鲇鱼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80 鼻屎大的国家,重生南非当警察,鲇鱼头,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塞西尔·罗德斯的后事简单的令人发指,和他本人的身份极不相符。
参加葬礼的除了罗克之外,还有阿德、菲利普、亨利三位男爵,其中阿德是作为国王爱德华七世的特使参加,塞西尔·罗德斯为了大英帝国呕心沥血一辈子,国王终于还是在塞西尔·罗德斯去世时,给了塞西尔·罗德斯应有的礼遇。
葬礼结束后,罗克和小斯在阿德、菲利普、亨利三位男爵的见证下,签署了关于尼亚萨兰的转让协议。
“一便士,你这家伙的运气可够好的。”亨利的表情很复杂,哪怕尼亚萨兰是穷乡僻壤,20万平方公里也够大了。
尼亚萨兰可不是穷乡僻壤,因为对罗克的内疚,小斯在确定尼亚萨兰范围时,大度的将尼亚萨拉的范围确定为20万平方公里,这样一来,就包括了一部分原本属于北罗德西亚的土地,这部分土地,恰好将原本属于北罗德西亚的赞-岗铜矿带包括在内,这条铜带上铜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四分之一。
除了铜矿之外,尼亚萨兰境内还有一个储量为11600吨的高品质铀矿,有非洲第三大的淡水湖,有直通印度洋的希雷河,这也就意味着,以后罗克再移民的话,就不用通过德班或者开普敦中转,移民船可以通过希雷河,直抵尼亚萨兰境内。
“你只看到价格便宜,却没想到这一便士背后要付出的代价。”罗克没有多高兴,还没从塞西尔·罗德斯去世的阴影中走出来。
塞西尔·罗德斯去世,确实是给罗克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阴影。
对比塞西尔·罗德斯和罗克的人生轨迹,会发现他们有着非常相似的背景和经历,都是一贫如洗来到开普,都是通过矿产资源进行原始积累,都是彻头彻尾的殖民主义者。
罗克和塞西尔·罗德斯最大的不同是,罗克一开始就加入开普殖民体系,成为殖民政府的一部分,哪怕拥有了金矿和大量农场,罗克也没想着脱离殖民政府单干。
塞西尔·罗德斯是在功成名就之后才加入殖民体系,通过进步党在开普殖民地的议会选举中获得胜利,继而担任总理顺利组阁,这时候,塞西尔·罗德斯已经有了雄厚的经济和政治实力,所以英国政府不会真正信任塞西尔·罗德斯。
纵然如此,塞西尔·罗德斯依旧凭借着雇佣兵和英镑,将罗德西亚变成英国领土,甚至在临死前,塞西尔·罗德斯还成立了“罗德斯奖学金”,专门向美国学生提供到牛津大学留学的机会,未来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就是靠这一奖学金,成了牛津大学的学生。
塞西尔·罗德斯成立“罗德斯奖学金”的目的,是为了在美国学生中培养亲英派,最终为大英帝国“收复”美国创造条件。
这个目的怎么样?
罗克自问,自己都没有这么大魄力。
站在“殖民主义”的角度上,塞西尔·罗德斯毫无疑问是位巨人,这么一位“巨人”都落得这么一个悲惨的下场,罗克的未来会怎样?
说实话,罗克也不知道。
“不用担心,尼亚萨兰在你名下,和在罗德斯家族名下是两码事,如果殖民地事务部想收回尼亚萨兰,你就可以去上院控诉,殖民地事务部的人会吃不完兜着走。”亨利没把这当回事,英国上院是贵族的后花园,原则上每一个贵族都有进入上院成为议员的权利,所以上院必定会维护贵族的利益。
哪怕,罗克只是个微不足道的从男爵。
“别想得那么简单,那个鞋匠的儿子是不会放弃的。”菲利普不太乐观,“鞋匠的儿子”指的是殖民大臣张伯伦。
这个张伯伦不是未来那个著名的“绥靖主义”张伯伦,而是那个张伯伦的父亲——约瑟夫·张伯伦。
约瑟夫·张伯伦是英国维多利亚后期最引人注目的政治明星,也是最具争议性的人物。
约瑟夫·张伯伦出身自由党,但是却一手毁掉了自由党。
他在议会呼风唤雨,却造成了英国自17世纪的内战以来最大的议会分裂。
他身处自由贸易的鼎盛时期,却被自由主义的领袖人物约翰·布莱特称为内阁中唯一的“沙文主义者”。
未来的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约瑟夫·张伯伦之子)和温斯顿·丘吉尔都深受约瑟夫·张伯伦影响。
约瑟夫·张伯伦在担任殖民大臣期间,力求改变英帝国各殖民地之间的薄弱联系,试图将大英帝国变成英国和各自治领联手管理的“企业”,大家共同分享管理帝国的权力。
为了实施这一计划,约瑟夫·张伯伦试图建立帝国议会,给自治领与英国平起平坐的地位,约瑟夫·张伯伦甚至支持和帮助澳大利亚成立联邦,以提高殖民地的政治地位。
《和平协议》签订后,著名布尔将领杨·史沫资前往英国争取支持,顺便邀请约瑟夫·张伯伦前往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实地考察战后布尔人的安置工作。
实地考察应该只是约瑟夫·张伯伦此行目的的一部分,约瑟夫·张伯伦这一次来开普,肯定也会关注尼亚萨兰,菲利普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
“殖民大臣还能把尼亚萨兰收归国有?”亨利不相信约瑟夫·张伯伦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问题是,约瑟夫·张伯伦真敢!
所以菲利普冷笑着看亨利。
亨利马上就败退,实在是老男爵积威已久,亨利这个小男爵承受不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