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何以制夷
福禄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七章 何以制夷,大炎小神医,女帝竟是我娘子,福禄海,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对了,北漠虽为游牧,却也要仰仗农耕。我大炎若是粮食丰收,这些蛮夷焉有不俯首称臣之理?只是,若想真正立于不败之地,还需从根本抓起才是。”</p>
想到这里,瞿宁愈发笃定。</p>
他连夜写下奏章,一面恳请圣上准允北归,一面吩咐属下,着手物色通晓农学之人。</p>
数日后,瞿宁告别北漠,星夜兼程赶回京城。</p>
一路上,他脑海中的种种念头翻腾不息。</p>
北漠行的惊险,刺客的凶残,无不令他心有余悸。</p>
但更多的,是对如何让大炎农事长足发展的深思。</p>
“启禀陛下,微臣已从北漠归来,有要事相禀。”</p>
瞿宁在金銮殿外,单膝跪地,恭敬地高声道。</p>
“瞿卿免礼,快快进来。”</p>
林耘端坐在龙椅上,满脸欣喜。</p>
她已从密报中得知瞿宁平安归来的消息,心中的焦虑尽数化为欣慰。</p>
瞿宁缓步走上前,再次深深一拜:“陛下,微臣此去北漠,为大炎开辟商道,广纳贤良。然而......”</p>
他神色凝重,将遇刺一事娓娓道来。</p>
“那刺客武功高强,显然久经训练。”</p>
瞿宁咬牙切齿,“这背后,分明有不可告人的阴谋!”</p>
林耘听罢,螓首微蹙:“爱卿以为,我朝当如何应对?”</p>
瞿宁沉吟片刻,开口道:“微臣以为,想要让这些游牧部族俯首称臣,关键还在我大炎自身。惟有国富兵强,方能令四夷臣服。而国之根本,在于农事。农事兴,则国运昌。反之,国势必衰。”</p>
他双目炯炯,振振有词:“陛下在位这些年,励精图治,大炎百业俱兴。可农事一直徘徊不前,实在令人扼腕叹息。微臣若有机会,定要广招天下贤士,大力改良农学,以充实国库,安抚民生!”</p>
林耘闻言,眼前一亮:“爱卿之言,正合朕之心意。如今正是人才辈出,国运当兴之时。若能让农事一日千里,国富民强指日可待!”</p>
她抚掌大笑,“就依爱卿所言,即刻发布圣旨,召天下精通农学之士,入爱卿幕下效力。务必让我大炎,农事丰登,遍地黄金!”</p>
“微臣必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p>
不出半日,诏书便下达了:“钦差大臣瞿宁,为国日夜操劳。念及边境之艰,思谋富国良策。尔等臣民,当悉心协助。若有精通农学之士,即刻进京,入瞿宁幕下听用。朕将重重有赏。钦此。”</p>
诏书很快便传遍了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p>
京畿大地沸腾了。</p>
那些隐居山野的老农们,闻讯后纷纷震惊不已。</p>
“种田也能做官,这可真是天大的机缘!”</p>
“是啊,走,咱们这就动身进京!”</p>
一时间,无数老农纷纷涌向京师。</p>
清晨的阳光洒落在宽阔的官道上,马蹄声和车轮声此起彼伏。</p>
老农们一张张苍桑的面孔上,写满了跃跃欲试的兴奋。</p>
路边茶摊酒肆里,到处都是议论之声。</p>
“听说昨个儿皇上又下旨了,说是咱们耕田种地的也能入仕。”</p>
“真的假的?莫不是在做梦吧?”</p>
“那可不,你没瞧见满大街都是老农吗?这一个个的,恨不得马上就进京请缨呢!”</p>
在这些涌向京城的人群中,有一位格外引人瞩目。</p>
他白须飘飘,身着粗布长衫。虽衣着朴素,却也掩盖不住一身儒雅的气度。</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