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陛下,不能与民争利啊!
柴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2章 陛下,不能与民争利啊!,跪求我换亲后,堂妹哭死在贫民窟,柴宝,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哪儿来的。</p>
皇帝在海边儿开辟了好几个巨大的盐场,派重兵把守,分出一半儿的盐给当地的文武官员。</p>
就算是江南这边儿的势力想搞破坏,对不住,当地的官员就不会让你得逞!</p>
皇帝这一手,玩儿得很绝。</p>
是他这么多年被江南盐商钳制出来的经验。</p>
大朝会上皇帝宣布了这个‘大好消息。’</p>
起码有一半儿朝臣只想哭。</p>
朝中两袖清风家产不丰的,朝中那些不愿意踩着百姓们的血肉挣钱的官员们幸免于难,真心恭喜皇帝。</p>
其他人则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心里骂咧咧,脸上笑嘻嘻。</p>
皇帝啊,就喜欢看他们这副表情!</p>
爽!</p>
他叹道:“大靖也就江南,蜀中,南诏产盐,蜀中远,路也艰险,把盐运出来豆腐都摊成了肉价钱!</p>
南诏的盐少,都不够支应他们自己的。</p>
唯有江南扛起了整个大靖的用盐。</p>
江南那边儿的盐政,实在是不容易。</p>
年年都减产,今年更难,居然减产了五成盐。</p>
眼看着这盐已经飚到二两银子一斤,朕除了日日在宫中唉声叹气以外就没有别的办法。</p>
诸位爱卿也是,日日上奏让朕抑制盐价,说这盐价若是这般涨下去,必会动荡朝纲,天下不稳。</p>
然而却没有一个人能拿出行之有效的法子。</p>
这个道理朕能不懂吗?</p>
朕能不着急吗?</p>
说句不好听的,有人造反杀了朕,你们却还是可以继续留下来当官儿的。</p>
不然新皇帝一个光杆儿坐皇位?</p>
怕是先帝都会笑得从棺材板儿里爬出来!”</p>
皇帝这话说到最后,可是诛心了。</p>
堂上立刻哗啦啦跪了一片!</p>
额头贴地,不敢抬起来。</p>
特别是江南系的官员,他们谁没拿过江南盐商的钱?</p>
可以说从读书开始,他们就受到了江南盐商们的资助。</p>
从江南考出来的学子,就没有不受盐商之惠的!</p>
不然江南盐商们为什么会那么猖狂,连皇帝都敢拿捏!</p>
因为大半个朝堂,都是他们一系的啊!</p>
皇帝心情愉悦地继续道:“好在,朕还是有上天庇佑的!”</p>
“朕派去海州的人,在一处小岛上发现了石涅,于是,朕就命人在沿海开建盐场煮盐!”</p>
“时间仓促,以至于江南的盐跟不上的时候,那边儿的盐还没出来!”</p>
“好在尚未酿成大祸,第一批二十万斤盐,顺利送到了京城!”</p>
“盐场还在扩大,第二批,第三批盐也会很快抵达京城……”</p>
“将来啊,就算是江南再不产盐,朕在其他沿海城市开辟的盐场,也能将整个大靖的用盐撑起来!”</p>
“大靖将再无缺盐之忧!”</p>
皇帝故意说是煮盐,没提晒盐。</p>
这个法子,他可不会泄露出去让江南的盐商捡便宜!</p>
而江南派系的官员们听了,汗水浸透了背脊。</p>
皇帝……他们再无法用盐来拿捏了,这对江南的那些盐商来说是致命的。</p>
多了其他的盐场,江南不再是唯一供盐的地方……要出大事!</p>
“恭喜陛下!”</p>
“贺喜陛下!”</p>
“陛下有天佑!是我大靖之福!”</p>
庄尚书率先恭喜皇帝。</p>
其他人跟上。</p>
下朝了,几个老臣连决来御书房找皇帝,询问盐场的事情。</p>
问皇帝是不是要在产盐的地方增设盐证衙门。</p>
又问皇帝,新设的盐场朝廷派谁去管。</p>
皇帝等他们说完,就冷笑一声:“怎么,江南的盐拿捏不到朕了,你们就把主意打到新开的盐场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