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改名大师·王莽
唯唯而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8章 改名大师·王莽,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唯唯而川,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你忘了标儿身体不好,你待会可别说那么狠......”</p>
看到马皇后忧心忡忡的目光,老朱心肝忽然抽了一下。</p>
得了,打不得,骂不得,咱委屈自己憋着吧!</p>
【自古以来,圣君盛世在朝,除了民生经济政治军事各指标外,也是得看外交的,例如:万国来朝、四夷宾服。</p>
王莽靠着的就是偌大的声望和被视为“圣人在世”的形象篡位登基的,而汉朝被冠以强汉之称,足以可见汉朝武功之昌盛,自然作为新朝的皇帝,你不能比大汉朝的武功差吧?</p>
可是,问题来了,王莽既不会打仗,而王家子弟也不会打仗,怎么办?</p>
欸!</p>
我有办法!</p>
于是,王莽花重金重礼并且许以重诺给四方边疆的外族政权,营造一股虚假的“万国来朝”现象。</p>
但是,这种假象也很快随着王莽再一次的“复古”改革骚操作里,如大厦崩塌般迅速殆灭。</p>
刚才我们说的这些是王莽登基前的外交军事操作,目的就是让朝野看见这样的现象:</p>
你们看啊,王圣人仅凭着名声就让外族拜服,能让敌人为之钦佩,这才是真圣人啊!</p>
我们的“王圣人”登基之后,自然也是要改变的,他觉得自己不比前朝的暴君“汉武帝刘彻”差,打仗?谁不会啊!</p>
刘彻能干的我也能干!】</p>
“......”刘彻无言。</p>
“朕现在已经不想在骂这个篡汉逆贼了,朕忽然觉得和这样一个幼稚的政治小白较劲,未免太丢面儿了!”</p>
【在同周边各民族的关系上,王莽一改西汉自昭宣以来建立的平等友好关系,妄自尊大,使中央政府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日趋恶化,直至爆发连年战争。</p>
首先,我们要知道,武帝之后,汉朝疲敝,国家的风向从连年征服之战转变成了进退有据的开拓之战。昭宣时期少战,主要为了恢复国力。</p>
宣帝中后期,以能战者而战,战则必胜,还是为了保存国力。</p>
这才有了宣帝时期汉朝的极盛版图和强大国力。</p>
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称帝后,以“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为由,将西域各国的王改封为侯,从而引起了西域诸国的普遍不满。</p>
此后,王莽在一系列同西域的关系问题上都处置不当,西域诸国先是互相征伐,继而攻杀西域都护。</p>
天凤三年,公元16年,王莽派五威将王骏等人率兵出征西域,被西域诸国联合袭杀,几致全军覆没。</p>
王莽将少数民族王贬为侯的命令也引起了“西南夷”的不满。</p>
封地在今云南广南县一带的句町王怒不从命,被王莽处死。</p>
于是,句町王之弟承便率众起兵,饱受王莽政权压迫的西南各族人民趁机起而响应。</p>
尽管王莽曾派几十万大军一度将句町的反抗活动平息,但西南各地的武装反抗一直延续到东汉初年。</p>
讲真的,汉武帝知道了肯定得气死,自己费了老大劲才把西南夷给收服,结果王莽又给人家逼反了。</p>
王莽为准备对匈奴作战,在征发内地兵员的同时,还向臣服于汉的高句丽征兵。这便引起了高句丽人民的反抗。</p>
不过,此时的高句丽还没有隋唐时期的那种巅峰战力,这个时代是蒸蒸日上的大汉和日薄西山的匈奴两大主角的天地。</p>
始建国四年,公元12年,王莽派严尤出兵,征服了高句丽,然后再次用出了自己的改名大法,将其改名为下句丽。</p>
汉宣帝以来,汉与匈奴的关系得到改善。主要还是大汉的战略目光放在了西域,以及丝绸之路的极西之地,而匈奴早就被汉武帝给打残了,再也没有与汉朝争天命的底蕴了。</p>
自然没了爪牙的老虎还能是老虎吗?</p>
例如呼韩邪单于穷困来降,汉王朝仍将匈奴视为对等的大国。</p>
毕竟体面还是要给人家的。</p>
汉王朝发给匈奴的印信,文字是匈奴单于玺,其下诸王之印信为“汉某某王”,以表示待以客礼而不是作为汉王朝的臣属。</p>
王莽掌权后,为表现其“威德至盛异于前”,便改变了这种友好的态度。】</p>
(/57194/57194218/15580382.html)</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