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朱元璋:咱修洪武大典,跟你永乐有什么关系?
似风无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章 朱元璋:咱修洪武大典,跟你永乐有什么关系?,开局被老朱绑架,我反手踹他大胯,似风无途,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听着朱棣的话吗,朱元璋嘴角抽了抽。</p>
“好小子,你这是翅膀硬了,还敢反驳你老子!”</p>
朱棣身形往后缩了缩,嘴角讪讪的笑了笑。</p>
他是看出来了,老爹这是嫉妒自己了,要是他再开口,省不得又要挨俩巴掌。</p>
朱元璋倒是没有再动手,他转头看向顾渊。</p>
“顾小子,还有呢?这小子只知道打仗,其他方面是不是乱成一锅粥了?”</p>
朱棣也有些好奇,军事方面他已经满足了,其他方面他也很想知道自己做的怎么样?</p>
顾渊朝着两人看了一眼,顿了顿继续开口。</p>
“永乐之所以被称之为盛世,自然不单单靠武治,在文治方面,后世对于永乐一朝的评价,亦是极为出色。”</p>
“靖难之后,朱棣延续了削藩政策,恢复锦衣卫的同时,又设立了东厂,其合称为厂卫。”</p>
“之后,又设立了内阁制度。”</p>
“永乐十五年,迁都北平!因为定都北平,结合大明后面的经历,后世便有了这么一句话流传!”</p>
“有明一朝,不和亲、不赔款、不称臣、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p>
“嘶!”</p>
顾渊话音刚落,边上的朱棣和朱元璋同时吸了口气。</p>
那句有明一朝,不和亲,、不赔款、不称臣、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话,直接让两人都振奋了起来。</p>
朱棣忍不住握拳:“好,这话说的好!”</p>
“咱大明,就是这么厉害,汉唐有和亲,弱宋失地赔款!唯有咱大明,有的是骨气!”</p>
朱元璋亦是点头,能得到后世这样的评价,算得上是不错了。</p>
不过,回过神,朱元璋倒也听出了些不一样的东西。</p>
锦衣卫他知道,这是他前些时日刚刚建立的,那东厂又是什么鬼?</p>
“顾小子,东厂是什么?”</p>
“还有那什么内阁又是什么制度?”</p>
朱元璋有些好奇,边上还没做过这些的朱棣亦是等着顾渊解释。</p>
“东厂,是由内臣组成,从永乐开始,宦官有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宦官自此成为皇帝心腹,耳目!”</p>
嗯?</p>
朱元璋转头,目光怒视朱棣。</p>
“咱说没说过,宦官不得干政,你小子是把咱的话当成耳旁风了不成?”</p>
朱棣嘴角抽搐:“爹,我没做,不是我啊!”</p>
“给咱记住,宦官不得干政!”</p>
朱元璋哼了一声,继续看向顾渊:“那内阁又是什么?”</p>
“说到内阁?”顾渊看着朱元璋嘴角含笑:“这还是因为你!”</p>
“自从你废掉丞相,独领六部大权,皇帝的权力倒是集中了,但要处理的事却也变得多了。”</p>
“不是谁都跟你一样,处理朝政起来像是个铁人!”</p>
“朱棣一开始也是学着你的,只是后来发现自己撑不住,所以便设立了内阁制度。”</p>
“所谓内阁,便是选拔翰林院官员为殿内大学士,入职文渊阁,随侍皇帝,帮着皇帝处理国家政务,此谓之,内阁大臣。”</p>
“但内阁大臣只有提议权,并无决策权,所有决策皆在皇帝一人身上。</p>
此举,在加固皇权的同时,也算是分担了皇帝的压力。”</p>
顾渊话音落下,朱棣眼神都亮了:“好,这个内阁好啊,不愧是我!”</p>
“好个屁,咱看你就是懒得,咱能日复一日处理朝政,你就处理不着,是把你累着了?”朱元璋喝骂。</p>
“这什么内阁,看起来是好,但咱也看出来了,若后世皇帝昏庸无能,这内阁只怕会做大,怕是比那丞相,权力都要大吧!”</p>
听到朱元璋这般说,顾渊倒是有些讶异。</p>
没想到老朱竟然看的这么远。</p>
确实,后面大明内阁的权力是变得越来越大,到张居正的时候,几乎到了内阁权力的顶峰。</p>
不过,这话顾渊没说,他只是突然想到朱标英年早逝,后世说累死的也不少。</p>
而前两天他去洪武朝的时候,也发觉朱标似乎有些憔悴了。</p>
“老朱,内阁自然有内阁的好处,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勤政?”</p>
“未来的朱棣还勉强可以,但往后的皇帝可就不一样了,再者就因为你如此勤政,后世还说标兄,是因为你,才累死的呢!”</p>
“什么?”</p>
朱元璋瞳孔放大:“咱标儿是因为咱累死的?”</p>
朱棣抿了抿嘴:“爹,大哥帮你处理朝政,事无巨细,事必躬亲,顾兄这话,也不无道理。”</p>
记忆中,他大哥的身体也算是不错的,结果自从成了太子之后,似乎就很少停下来过。</p>
那个时候,对于大哥,朱棣是极为佩服的。</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