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阿山小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三十章 利益冲突的选择!新风萌芽!,退位让贤,姜阿山小树,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吉垣在旁边笑道:“老爷,朝廷也许是另有打算。”</p>

老朱冷哼道:“能有什么打算?这等狂悖之论,怎可任其传播,会动摇人心的。”</p>

吉垣微微笑着,没有再接言。</p>

老朱往下翻看报纸。</p>

突然,他眸内精光一闪,怒道:“好啊,这报纸上,居然还有人为方孝孺狡辩,真是气死咱了!”</p>

他愤力将报纸往桌上一扔,气得脸都变色了。</p>

《大明日报》可是朱允熥办的,等于朝廷所办,怎么能为方孝孺的思想摇旗呐喊呢?</p>

半晌,老朱又再度拿起报纸继续看。</p>

目光所停之处,还是同一篇文章。</p>

这一次,他却没有再发气。</p>

看完这篇文章之后,老朱将报纸放下,道:“这《大明日报》上面,一篇文章批判方孝孺,直言方孝孺所言,违逆圣人之心,朝廷应将其捉拿治罪。”</p>

“另一篇文章却对方孝孺讲的‘天下大公’论大加赞赏,认为此论深得圣人之心,乃是圣人毕生所追求。这《大明日报》究竟是什么意思呢?”</p>

此时,茶铺的掌柜正趁着力工们都离开了的机会,收拾桌椅,听到老朱的话,便接言道:“这就叫‘各打五十大板’,两不相帮。”</p>

“两不相帮?”老朱反复琢磨着这句话,眸内缓缓明亮起来。</p>

他喃喃自语:“是啊,这种事,朝廷还是不要随意表态的好。刚才那些力工,可都支持方孝孺呢。朝廷不能寒了人心。”</p>

他想起当初将孟子牌位移出孔庙,最终却又不得不请回去的事。</p>

如今想来,当初自己就是太过冲动。</p>

小觑了孟子在天下读书人中的影响力。</p>

时至今日,儒家的圣人,亚圣,都不是能随便憾动的。</p>

即便是至高无上的君王,对此也只能因势利导,利用儒家思想为自己所用,而不能轻易去硬碰。</p>

硬碰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p>

方孝孺的“天下大公”论,若是他自己个人的思想,那将他杀了,将其言论封锁,书籍焚毁就是了。</p>

但若是圣人之言,经典所载,朝廷就不能轻易表态站队。</p>

从这个角度来看,《大明日报》采取中立的姿态,就很有道理了。</p>

随即,老朱再度拿起报纸,看起了其他内容。</p>

“黄子澄叛国一案正式开审,誓要将黄子澄同党一网打尽。”老朱的瞳孔不由得微微缩了缩。</p>

这个“逆孙”,将黄子澄关在监狱里面关了这么久,终于要审了吗?</p>

文章内容则是严厉斥责黄子澄卖国之事,并认为他敢私自与倭国签二十一条,国内必定还有不少同谋。</p>

这些人潜伏在大明,乃是大明的毒瘤,一定要将其全部找出来,彻底铲除。</p>

百姓凡有知道线索的,皆可向当地衙门举报。</p>

也可以直接写信给刑部、大理寺,都察院。</p>

并公布了这些部门的邮寄地址。</p>

茶铺掌柜在一旁笑道:“今儿个衙门里面,也贴了告示,要抓汉奸,抓叛贼!依我看,朝廷这次是要借着审理黄子澄一案,兴起大狱了。方孝孺的事,官员们只怕是顾不上啦。”</p>

老朱的瞳孔,不由得微微眯了眯。</p>

他忽然又想起自己的那位笔友朱孙,不知道他对方孝孺之事,以及黄子澄一案,又会有什么独到的看法呢?</p>

还是说,此人只懂治国之策,不通朝堂权力争夺的精妙呢?</p>

要不然,也不至于只能做一个小小的编辑,还四处受人排挤,连向朝廷献计献策,都被别人抢了功劳。</p>

……</p>

随着朱允熥下令公审黄子澄,并全力抓捕其同党的消息公布。</p>

朝堂顿时沸腾了。</p>

朱允熥一出手,便是雷霆之势。</p>

全国各地衙门,都张贴告示,“捉拿”黄子澄的同谋党羽。</p>

三法司的邮寄地址,更是被《大明日报》直接公布天下。</p>

于是乎,全国各地告状的信件,于雪片般寄来。</p>

这个时代的民众,想要越级告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p>

虽然老朱曾经下旨,任何人都可以来京中告御状,只要头顶大诰,就能将不法官员缉拿,押送至京问罪,沿途官吏,皆不得阻拦。</p>

但理论毕竟是理论。</p>

普通百姓怎么有能力冲进官府衙门捉拿官员呢?</p>

自己被官员捉拿还差不多。</p>

这道圣旨的真正用处在于,有能力将官员捉拿的人,那此人就不是寻常的百姓,而是具备了造反能力,可以召集人马,推翻当地官府统治的人了。</p>

这样的人,如果愿意放弃造反,转而来京城告状,朝廷当然是欢迎的!</p>

反过来,如果他没有造反的能力,那他就不可能真的抓捕得了地方官员。</p>

也不用担心那道圣旨,会造成普通民众不听地方官员的命令。</p>

因为对没有造反能力的人来说,这道圣旨是没用的。</p>

反过来说,如果地方官府衙门被百姓纠集人马冲进去了,将官员都捉拿了,那说明地方官员,根本镇不住当地的百姓,无力治理地方,这种地方官,留着也没用。</p>

正常来说,普通百姓要越级告状,还是非常困难的。</p>

且不说律法上的限制,仅路程距离这种天然限制,就足以让绝大多数的人打消赴京告状的念头。</p>

以这个时代的交通条件,对普通人来说,从千里之外来京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p>

路上的食宿消耗就不低。</p>

更别说,沿途还可能遇到强盗土匪。</p>

但如今有了大明邮司,可以寄信,事情就容易多了。</p>

经过几个月的全力建设,邮司已基本上在全国主要城市全面开设分司。</p>

百姓们只要徒步来自己家附近的城市,购买信封和邮票,就能寄信。</p>

三法司的邮寄地址公布后,全国各地告状及举报的信件,很快便如雪片飞来。</p>

至于举报内容嘛。</p>

“我家的牛不见了,我怀疑是隔壁王二家偷的,王二极有可能曾经勾结过倭寇,与黄子澄狼狈为奸……”</p>

“我们县的县官对百姓十分严厉,肯定是黄子澄等卖国贼一伙……”</p>

“我们这里有一个教书先生,曾经对黄子澄大加赞誉,朝廷要好好查一查他,多半是一个卖国贼……”</p>

“我几年前,曾经听县里讲书的先生说,他认识黄子澄……”</p>

“我听说朝中的某某官员与黄子澄交好,说不定他就是黄子澄的同党……”</p>

……</p>

总之,随着《大明日报》上正式刊登悬赏黄子澄犯罪线索的内容,号召百姓举报可疑的汉奸人物,三法司每天收到的信都堆积如山。</p>

太孙殿下已经下了指示,黄子澄所犯之事,罪恶滔天,绝不能放过其同党,一定要追查到底。</p>

不能遗漏任何一点蛛丝马迹!</p>

可黄子澄在朝为官多年,与他有交往的官员不在少数。</p>

如今查起来,自是人人自危。</p>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这只是安慰人的话。</p>

朝中官员都很清楚,就算自己没有参与,但真要被咬到了,麻烦就大了。</p>

这个时代办案,很多证据都是可以瞎编出来的。</p>

而且,口供往往是最重要的证据。</p>

但口供通常又是是用刑罚逼问出来的。</p>

这就取决于用刑审讯的人,怎么“诱供”了。</p>

说自己不害怕被“攀咬”,那肯定是假的。</p>

方孝孺的事,虽然不断有人提起,甚至还有人说方孝孺曾与黄子澄一起共事,要好好查查。</p>

但朝中与黄子澄有关的犯罪线索车载斗量,根本查不完,自然顾不上一个不在朝中做官的方孝孺。</p>

只有《大明日报》,仍然不时在角落里刊登批判方孝孺的文章。</p>

这些文章,往往会打着批判的名义,介绍方孝孺的思想观点,同时阐述其在经典中的来源与依据。</p>

然后再进行反驳与批判。</p>

至于读者看了文章之后,是支持反驳与批判,还是支持方孝孺的言论观点,那就只有天知道了。</p>

毕竟,这个时代也没有评论留言。</p>

读者的观点,无非直观的呈现。</p>

总而言之,正是通过不断的批判,方孝孺所讲的新儒学,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p>

偶尔,《大明日报》上还会刊登支持方孝孺新儒学的文章,以显示自己的中立。</p>

这些文章会从多个角度论证方孝孺讲得好,讲得好。</p>

……</p>

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激烈批判。</p>

方孝孺讲学时,前来听课的人,不仅没有丝毫减少,反而越来越多。</p>

每次开坛讲课,听课者动辄几千上万。</p>

新思想的风潮,如一粒粒的种子,撒向大明各地,并迅速生根发芽。</p>

只是此时朝中的官员,已经没什么人再去管他的事了。</p>

黄子澄一案,牵动着朝野上下所有人的视线。</p>

……</p>

(/70218/70218672/14970718.html)</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背靠国家探险,我的队友强无敌

吊娃

综影视:欲滴

窃月ing

被告无证行医后,他成了兽医一把手

佚名

开棺大吉

末日诗人

都市傲龙狂医

五官中郎将

渣男休妻?我夺家产登龙椅!

水木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