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阿山小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五十章 权力运作的两条线,反腐风暴!,退位让贤,姜阿山小树,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如果他们说可办可不办,那就要再好好权衡一二了。</p>
如果对方暗示他不能办,那朝廷的公文,多半丯成了废纸一张,扔在那里不管。</p>
官员会想方设法推诿拖延,或置之不理,当其不存在。</p>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p>
他总会有办法拖延,压下!</p>
还有时候,也可能不等他请示,他的“恩师”便先寄信来了,告诉他该办或者不该办。</p>
他当然会按“恩师”的指示行事。</p>
这便是权力运行的暗线!</p>
绝大多数官员,在上面都是“有人”的。</p>
不抱一条大腿,也不能得到提拨。</p>
事情该不该办,该怎么办,该办到哪一步,一方面是看朝廷的公文,但主要还是得听自己人的指示。</p>
双线权力运作,贯穿了几千年的封建王朝。</p>
一明一暗两条线,才构成完整的权力系统。</p>
毕竟,朝堂里面永远有权力之争,有派系之分。</p>
不管多英明的帝王,谁也不可能让其消失。</p>
这也是为什么老百姓看到很多朝廷公布的政令,可地方官员却偏偏不以为然,根本不去执行,但上面又从来不对这些官员问责追责的一个重要原因。</p>
因为在老百姓看不到的地方,该官员得到了上面的“指示”!</p>
为了规避可能出现的政治风险,暗线上的官员指示,很多时候会模糊不清。</p>
这就需要下面的官员,有很高的智慧,能深刻领会上面的意思了。</p>
不过,这一点倒也不用担心。</p>
因为办事能力再差的官员,在这方面的能力都是非常强的。</p>
要不然,也根本不可能得到提拨重用。</p>
官员们的“技能点”都加在这上面呢。</p>
在外人看来模糊不清,似是而非的“指示”,在官员们心里,可都跟明镜儿似的,一看就懂,一点便透。</p>
朱允熥很清楚这一点,才会在朝堂连续开七天的朝会,还接着亲自去各部门继续开会。</p>
将自己的意图摆得明明白白的。</p>
如此一来,朝廷里面的官员,才会分别寄信给自己的下面人,告诉他们,太孙殿下这回是动真格的,你就不要再推诿敷衍,更不要去触风头,犯逆鳞,那是给自己找麻烦,真出了事,我也保不了你。</p>
那些人收到信,才会真正将朝廷下发的公文重视起来。</p>
也只有这样,才能将大明庞大的官僚系统,真正全面动员起来。</p>
老朱的惩治贪腐,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可为何最终的成效,却差强人意呢?</p>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p>
但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老朱更喜欢事后的杀戮,而不是事情的动员。</p>
在老朱看来,事前已经发布的命令,你再违反,那便杀无赦。</p>
可在被杀的官员看来,却觉得自己好冤,我也不知道你玩真的,我也不知道你这么重视啊!</p>
我后悔啊,但已经晚了。</p>
说白了,老朱是在用治军的方法治国,觉得什么事都要令行禁止。</p>
但朱允熥更清楚,即便是治军,对于重要的军令,也要反复重申。</p>
这便是所谓的“三令五申”。</p>
为什么不是下一次命令就不说了,而要三令五申呢?</p>
因为人性的堕性。</p>
不时时刻刻抓,不反复重申,使人不敢有丝毫的松解,仅靠事后的惩罚,意义是不大的。</p>
在老朱眼里,朝廷官员是不能有暗线权力的。</p>
所以他办事也遵循这一原则。</p>
大明朝堂上两股最强大的政治势力,淮西勋贵和浙党集团,都是老朱严厉打击的对象。</p>
但朱允熥却明白,没有暗线权力是不可能的。</p>
官场的用人规则决定了,上面的官员,对下面官员的仕途升迁有极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迫使其产生一定程度上的依附,并按能影响自己升迁的官员的命令行事。</p>
权力永远如此,无法消除,只能加以利用。</p>
税务司之前征税为什么难?</p>
朝堂上的反对声越大,地方官收到上面的人寄来的信,便越对税务司官员不以为然,不加以配合,征税自然也越难。</p>
如今,在朱允熥的全力推动下,大明王朝的官僚机构迅速运转,收到自己人寄来的信,地方官员再不敢对朝廷布置的清剿江湖帮派,盗贼匪寇的命令不加重视。</p>
明暗两条线的权力齐心运作,官僚系统由此迸发出惊人的能量。</p>
……</p>
与此同时。</p>
邮司的举报监督系统也开始发挥作用。</p>
与之前举报黄子澄案不一样,对于举报贪腐官员,黑恶势力,江湖门派,百姓们多少还是有点顾忌的。</p>
不清楚举报的后果如何,是否会招致报复。</p>
因而举报信也要少得多。</p>
但这样反而使用刑部、法部、都察院都有足够的人手和精力,对举报内容进行深入的查处。</p>
而不是被海量的信件所淹没。</p>
都察院,刑部,法部皆设置专门的举报处理中心。</p>
都察院受理对官员违法的举报。</p>
刑部专司江湖帮派,盗贼匪寇等。</p>
法部自然是接受案件审理相关的举报。</p>
在这些部门,皆设置类似于朝廷通政司这样的办公形式。</p>
收到举报信后,当场拆开,并进行记录,再交予下面的去处理。</p>
举报信分为两类,一类是实名举报,另一类是匿名举报。</p>
凡实名举报,必须要件件核实,不能有任何遗漏。</p>
匿名举报,则视情况而定。</p>
一是举报的情节和内容,是夸夸其谈,还是深入细致。</p>
反映的问题,是不是特别重大。</p>
二则看是否有很多封笔迹不同的匿名信,反映同一件事。</p>
根据这些,做出轻重缓急的区分,再派人去调查处理。</p>
以举报监督系统为核心,一场新的反腐风暴在大明席卷开来。</p>
……</p>
(/70218/70218672/14970698.html)</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