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自清朝末才有国歌
汤汤哩哩啦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华夏自清朝末才有国歌,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汤汤哩哩啦啦,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追溯中国最早的一首国歌,是以李鸿章命名的《李中堂乐》,但其的诞生却颇为尴尬。</p>
1896年,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以外交特使的身份,赴西欧和俄罗斯访问。在欢迎仪式上,各国要演奏中国国歌。</p>
中国自唐虞以来,“几至于无国号、无国徽、无国旗、无国歌”。</p>
李鸿章只能临时抱佛脚,临时把王建的一首七绝诗加以改编,配以《茉莉花》曲谱,充当国歌。</p>
其歌词是: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云车驾六龙。由于此曲实为“应景”,所以毫无国歌的气魄。但实际上,清朝外交官曾纪泽出使英、法兼任驻俄公使时,谱写了名叫《普天乐》的歌曲作为“国乐”的草案上呈朝廷,但遗憾却没有得到朝廷的批准。而这首《李中堂乐》由于根本就没有国歌味。在李鸿章去世后,它也很快被人们淡忘了。</p>
后来的清政府统治者依旧蛮横地拒绝创制国歌的建议,他们认为,只有皇家之“家歌”,无需国歌。直到1906年,大清帝国陆军部成立,谱制了一首陆军军歌《颂龙旗》,清朝官员们就用这首军歌取代国歌。每当国际交往中需要演奏国歌时,便用此歌代替。</p>
中国第一首法定国歌是1911年即清政府颁布的《巩金瓯》,由著名翻译家严复作词、雅好昆曲与京剧的溥侗作曲:</p>
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胞,清时幸遭。真熙皞,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p>
但遗憾的是 6天后,武昌起义,清王朝灭亡,这首"国乐"也就随之寿终正寝了。</p>
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开征集国歌随后,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国歌《五旗共和歌》,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作曲,这首国歌词是:</p>
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p>
这也是我国首支白话文国歌。1913年北洋政府将《卿云歌》作为国歌,歌词来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卿云烂兮,钆漫漫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这又将国歌恢复到了文言文。</p>
1915年《中国雄立宇宙间》成了新的国歌:</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