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之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9章 农民起义军,明末:从零开始造反,神武之战,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旁边的老回回马守应看热闹不嫌事大,撇嘴道:“八大王,你们他娘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要俺看,干脆打一架得了。”</p>
他本来是要拱火。</p>
可是张献忠看着身姿挺拔的李毅,却瞬间恢复冷静。</p>
他娘的,和李毅动手,那明摆着是活腻了。</p>
王嘉胤摆摆手道:“八大王,李兄弟,如今大家都是兄弟,还是收收火气,先坐下说话吧。”</p>
孙可望连忙拉住他,大声道:“义父,如今大家都是义军,往日的旧怨,就不要提了。”</p>
张献忠恶狠狠地瞪了李毅一眼,怒气冲冲的坐了下来。</p>
老回回马守应倒是十分诧异。</p>
李毅对着王嘉胤抱拳道:“今日我前来拜访,并非是想生事。只是想拜会大头领,以及各位头领,往众位接纳,今后咱们义军共同进退,也好和官兵对抗。”</p>
王嘉胤爽朗笑道:“李兄弟说的是。单打独斗,一盘撒沙是绝对敌不过官兵的。既然李兄弟有这个想法,众位头领怎么想?“</p>
一旁的高迎祥笑着道:“李兄弟英雄少年,又当过三品武官,可比咱们这些粗汉厉害。有他相助,接下来对阵官兵,咱们也能多几分底气不是。”</p>
王嘉胤的亲信王自用也点头道:“李兄弟既帮了咱们,又给咱们面子,要是将李兄弟推出去,咱们不是不知好歹吗。”</p>
其他头领也纷纷点头。</p>
除了张献忠对李毅十分仇恨,冷着脸不肯说话,其他头领都愿意接纳李毅。</p>
王嘉胤点头道:“既然如此,今后李兄弟就是咱们义军中的一员。他本是三品武官,手下又有这般多能手,就屈居我之下,自成一家,当个头领吧。”</p>
其他人也并无意见。</p>
当天晚上,王嘉胤下令设宴,欢迎李毅加入义军。</p>
酒肉入肚,气氛十分火热。</p>
李毅酒量超群,自然是一桌桌敬酒,和众人混个脸熟。</p>
他这么豪爽的作风,也引得众位头领的好感,纷纷拉着他畅饮。</p>
等到了第二天一早,就算李毅身体素质极强,也有些头疼。</p>
好在云娘端来素面。</p>
李毅吃的浑身冒汗,刚刚的不适也完全消失。</p>
这时候,军帐外传来李自成的声音。</p>
李毅起身相迎。</p>
两人进了军帐,李自成抱拳道:“李头领,我这么早冒昧来访,你可不要见怪。”</p>
李毅苦笑道:“三哥也要拿我打趣吗?”</p>
李自成笑着道:“如今你也算是一家头领,我虽然是你三哥,但也不能仗着辈分,压了你的威风。不然到了其他头领面前,你该如何是好。“</p>
“好了,三哥还是坐下说话。”</p>
两人坐了下来,云娘还端来一壶茶水。</p>
李自成看了一眼云娘的肚子,道:“你们二人成亲时日也不短了,怎的还没怀上?”</p>
这话说的云娘面红耳赤,心中也有些刺痛。</p>
李毅拍拍云娘的手道:“我如今年岁不大,这件事不必急,也急不来的。”</p>
李自成这才后知后觉,尴尬道:“云娘不必多想,自当三哥说个胡话。”</p>
云娘摇摇头道:“你们说话,我先去忙了。”</p>
等到云娘离开,李自成这才道:“毅哥儿,你如今年岁虽然不大,但是势力不小。如今一万人马,整个义军中除了王嘉胤,谁也比不上你。若是拉出来真刀真枪的过过手,没人是你的对手。</p>
这么大的家业,还是要及早诞下子嗣,安定人心,以绝后患。”</p>
这种话,也只有极其亲近的人才会说。</p>
两人闲聊一会,李毅问起起义军现在的情况。</p>
李自成叹息道:“义军之内良莠不齐,明争暗斗,实在难以成大气候。不说张献忠、老回回等人野心勃勃,军纪败坏,王和尚、罗汝才也是流寇作风,不顾大局。除了我家闯王,也只有大头领高瞻远瞩,顾全大局。”</p>
经过李自成的讲述,李毅也对各家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p>
对于王嘉胤,李毅还是很有好感的。</p>
此人虽然是边军出身,但是为人仗义,心胸豁达,为人豪爽。</p>
也正因为此,互相之间常有摩擦的各家才会愿意听从他的号召,一同对付官兵。</p>
接下来几日,各部都在府谷一带修整。</p>
这时候,李毅得到了洪承畴已经和杜文焕合兵一处,率领六千官兵前来府谷的消息。</p>
当李毅将这个消息告诉众人,不沾泥、罗汝才等人皆是惊慌无措。</p>
要知道,一个杜文焕就让他们焦头烂额,现在洪阎王也来了,这个仗怎么打?</p>
众人议论纷纷,都有了离开府谷的打算。</p>
但是对于去哪里,又产生了分歧。</p>
李毅看到这个场景,心中不由烦闷。</p>
本以为起义军联合在一起,共同进退,对付官兵,能够帮到自己许多。</p>
但没想到内部这么混乱。</p>
长此以往,怎么能够凝聚力量,对付官兵。</p>
对于离开府谷,是南下宜川,还是东进山西,大家都有了许多的分歧。</p>
李毅刚刚加入起义军,自然不会多嘴。</p>
最后王嘉胤拍板,大军东渡黄河,去山西。</p>
陕西经历天灾人祸,粮食短缺,饥民遍地。</p>
与其留在这里和官兵死磕,还不如去山西就食。</p>
(/64010/64010951/12332614.html)</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