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盐叠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章 始皇陛下出没,直播李世民穿成扶苏,煎盐叠雪,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别较真,子婴在这呢,难不成是说始皇不好?】</p>
【不过二凤确实肯定过始皇帝的功绩,说过“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p>
【二凤还说过始皇帝暴虐无道呢,你怎么不说?】</p>
【太宗是经历过暴隋之乱的好不好?人口被隋炀帝玩没了五分之四,二凤想修个洛阳宫殿都要被大臣指着鼻子骂大兴土木浪费民力,和隋炀帝无异……他还得道歉认错。前车之鉴就在那,你让他还能怎么评价秦始皇?】</p>
【虽然我也觉得秦始皇是上下五千年排前三的皇帝,作为开创者来说实在伟大,但是吧,让我去修长城服劳役,我肯定不乐意干。】</p>
【叶公好龙了属于是。】</p>
那个黑金色的弹幕消失了,就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p>
李世民心里隐隐有了猜测,但没有表现出来,和子婴继续聊朝政。</p>
不久,冯去疾和冯劫一起到了。</p>
这对父子长得很像,父亲看起来五十多岁,温和持重,不急不缓,做儿子的眉目坚毅,更锋锐一些。</p>
总得来说,气质都很“大秦”,沉稳坚韧,好像能背起一座大山,并且背一辈子。</p>
李世民对比了一下,大秦的臣子仿佛石头一样,有点说不出的闷,还是贞观的熟人更活泼有趣。</p>
他有点怀念他的老朋友们了。</p>
常何虽然也不错,但跟他还不够熟。</p>
“长公子!”</p>
冯家父子向他见礼,李世民连忙还礼。</p>
“坐吧,我们有要事要同你们商量。”子婴让人关闭门窗,郑重其事地跪坐下来。</p>
众人一一坐下,冯去疾便问道:“长公子何故回朝?”</p>
李世民不得不将事情的原委同他们道来,冯去疾大惊失色,冯劫更是脱口而出:“那赵高心狠手辣,他若是坚持诏书乃陛下御笔,我们该如何应对?”</p>
“两位以为呢?”李世民不答,反问道。</p>
冯去疾尚在沉吟,他儿子已经振声道:“那就只有清君侧了。”</p>
李世民等的就是这个答案,他眉毛一扬,看向冯去疾:“右相觉得呢?”</p>
冯去疾慢吞吞地捋着胡子,神色微妙:“敢问公子是如何无诏进入咸阳宫的?”</p>
“北阙门守将,是我的人。”李世民微笑。</p>
“既如此,胜算便过了六分。”冯去疾缓声道,“我年纪大了,参与不了什么,御驾回朝必会经过北阙门,我等会在那里迎接陛下。只要确定陛下已经驾崩,等赵高一进宫城,就关闭城门,断绝内外联系。然后——”</p>
冯劫顺口接道:“杀了赵高。”</p>
“如此,正合我意。”李世民开始喜欢大秦的臣子了,至少这几位他挺喜欢。</p>
子婴肃然道:“扶苏回来的消息必须保密,不能泄露一点风声。这几日他便藏在我这里,烦请两位封锁消息,静候圣驾回京。”</p>
“算算日子,没几天了。”李世民沉着道,“我准备……”</p>
他们细细地订好计划,冯家父子才面色如常地离开。</p>
李世民对子婴道:“我暂时无法回去,叔父可否借我些金银?”</p>
子婴问都不问,让人取一盒金饼来。</p>
“还需要什么?”</p>
“我得准备一把趁手的弓……”</p>
子婴让人拿几张弓来,任他挑选。“原本的弓不趁手吗?”</p>
“感觉有点轻了。”</p>
李世民仔细观察着弓的纹路,拉动弓弦,一张一张试着。</p>
子婴随口道:“你暂时不能回去,可要给你儿子传个话?”</p>
“我儿子?”李世民一怔。</p>
【谁?谁儿子?扶苏有儿子?】</p>
【扶苏都31了,古代十五六结婚的多了去了,没儿子才稀奇吧?】</p>
【话虽这么说,还是感觉好古怪。】</p>
李世民思量着:“把他叫过来如何?”</p>
“也好。去请小公子过来。”子婴神态自若。</p>
弹幕翘首以盼,等了好一会,才等到这位小公子。</p>
他看起来十二三岁,长得很像扶苏,似乎是生病了,有点恹恹的,可是看见李世民时,却惊讶地睁大了眼睛。</p>
他们对视时,如同在照镜子,虽一大一小,却奇妙地像在天平两侧。</p>
李世民不认识小公子,小公子似乎也不认识他。</p>
这对理论上的亲父子,这时竟好像第一次见似的。</p>
一时间,李世民和小公子都怔在了原地。</p>
“怎么了?才两年没见,就这么生疏了?”子婴奇怪道。</p>
“叔、叔公见谅,我近来多病,总不见好,难免有些精神不济。”小公子年纪不大,礼仪却很周到,言笑晏晏地行礼,“我有些话想单独对父亲说,不知可否?”</p>
“当然可以。”子婴笑笑离去,“你们慢慢聊。”</p>
他一走,这场子便瞬间冷了下来。</p>
李世民觉得很奇怪,小公子看他的眼神,绝不像一个年幼的儿子看一个父亲,反而像在审视一个陌生人。</p>
“你不可能是扶苏。你是谁?”小公子一开口就语出惊人。</p>
“我为什么不可能是扶苏?”李世民饶有兴趣地问。</p>
“因为我……”小公子强行把话咽了回去,“因为扶苏不会无诏回京,夜闯宫城。”</p>
“为什么不会?”李世民更觉有趣,戏谑道,“你才几岁?你很了解我?你说我不是扶苏,那谁是扶苏?我又是谁?”</p>
【什么情况?我怎么看不懂了?】</p>
【求翻译!】</p>
【这孩子凭什么说二凤不是扶苏?还这么肯定?子婴都没看出来。】</p>
【子婴又不是扶苏儿子。】</p>
【可他们两年没见,这孩子这么小,父子连心也没有这么神的吧?一秒就看出来了。】</p>
小公子却有着超乎年龄的冷静,摇头咳嗽几声,好不容易喘匀了气,才道:“你是不是扶苏,一试便知。我不相信你的笔迹和扶苏一模一样。”</p>
不得不说,这句话倒把李世民将住了。</p>
但他丝毫不慌,反而笑道:“那你呢?你的笔迹和小公子一模一样吗?”</p>
(/48648/48648642/10101004.html)</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