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章,直播系统:我在云上宫阙吃蟠桃,佚名,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汉武帝(废)太子。】</p>
【刘据(元朔元年——征和二年)。】</p>
【唐太宗(废)太子。】</p>
【李承乾(武德二年——贞观十七年))。】</p>
这四行字在天幕上浮现了整整一天,足以让历史万界研究琢磨个底朝天。</p>
天幕自秦朝始,自清乾隆终,各朝各代上至君臣,下至百姓,都在争论这天现异象究竟意味着什么——往日最大的异象,也不过是日食、地震、蝗灾……</p>
但从未出现过如此具体清晰的文字!</p>
哪怕曾挖出过刻着文字的石像、捡到过腹中藏帛书,书上有字的鱼……那些文字也不是直接挂在天上啊!</p>
这根本就不可能是人力所为!</p>
这是真正的天神启示!</p>
更何况,虽然有人不知“汉”,有人不知“唐”,但“太子”二字,却自周朝便有,为天子与诸侯继承人,身份显要。</p>
此刻两个废字悬挂空中,真真是触目惊心。</p>
盛世之人担忧它预示着灾难,乱世之人紧张的希望上天不要再降下更大的天罚。</p>
讲究“天人感应”的朝代,统治阶级们纷纷思考自己最近是干了啥缺德事,值得被老天搞出这么大阵仗。</p>
如果他们想不出,自有大臣代替他们想到然后上谏。</p>
根据一般流程,皇帝要迅速举行祭祀向上天告罪,丞相或其他重臣准备代替皇帝接受惩罚,一般是罢官。</p>
不过这次天幕提供的讯息很精准,提到了两位太子,还是废太子,是要提醒自己什么呢?</p>
大概率是和太子之位有关!可到底要怎么解读呢?</p>
是说现在的太子要废掉?还是说现在的太子不该废掉?</p>
唐朝以后的朝代,直接在猜测两位身份一事上省下了力气。</p>
只因这两位都是史书上大名鼎鼎的人物,凡是读书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算不是读书人,不知晓历史,天幕出现后,每朝每代都舆论沸腾,所有人都在讨论这天象,那些没读过书的平民们随便也都能打听个清楚。</p>
有人嘀咕:“不过,天子去世曰崩,诸侯去世曰薨……这天幕怎么不合礼仪……就用一长条表示生与死之间?”</p>
老百姓朴素道:“人间的礼仪是人间制定的,上天的礼仪是仙人指定的,当然不可能和人间一样啦!咱们身为凡人,怎么敢质疑神仙,你千万不要说了,免得得罪老天,到时候降下天罚!”</p>
很有道理,大家迅速接受了这个设定。</p>
但他们省下的力气又在别的地方迸发了出来:</p>
大多数朝代,总有些立储问题,天幕一出,关于立太子之事争论的顿时更为激烈,都觉得这天象是在帮助自己——天命在我!!</p>
站在太子一方的臣子们据理力争,认为这是天幕警告说太子如刘据那般,有奸臣在其中挑拨皇帝与太子的关系,太子本身无错,不当废,应诛杀言废的奸人!</p>
站在想要夺嫡那一方的臣子自然反驳,认为这是天幕说当今太子如李承乾那般性狂偏激,不宜承宗庙,天象示警,正是提示当废!</p>
清康熙朝的倒霉太子胤礽无比熟练的撩袍跪下,迎着自家皇阿玛阴晴不定的表情,已经麻了——都二废二立了,爱咋咋地吧,爷累了。</p>
而最早的秦朝史官们,“焚书坑儒”前的时代,正疯狂翻检六国还未烧毁的史书,想寻找远古时期是否曾有名为汉唐的王朝,是否有名为汉武帝和唐太宗的上古之王;</p>
已经“焚书坑儒”的时代,则只能翻阅宫内存本。</p>
那“太宗”“武帝”听起来像是谥号,但始皇帝认为后人不配评价先人,秦朝已经废除了谥号。</p>
这两位若是不在秦朝之前……那,恐怕就在秦朝之后。</p>
这对渴望长生不老、秦传万世的始皇帝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天启。</p>
更何况,若是天象提示的是太子问题,始皇帝也像是针对对象——他没立太子!</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