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1章,直播系统:我在云上宫阙吃蟠桃,佚名,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阳嘉二年,有地动、山崩、火灾之异,公卿举固对策,诏又特问当世之敝,为政所宜。</p>
上奏天子曰:应权去外戚,政归国家;禁侍中尚书中臣子弟不得为吏察孝廉;罢退宦官,去其权重,裁置常侍二人,方直有德者,省事左右。”】</p>
眼见着这长篇大论,村民们连忙又吵了起来:“什么意思?什么意思?”</p>
读书人道:“这李固,字子坚,是汉中南郑人,父亲是三公之一的司徒李郃。但是他读书的时候,隐瞒身份,改变姓名,不借助父亲的声望,而闯出了自己的名声,许多人听说了他的才学出众,都来拜见他,想跟从他学习。知道他父亲是三公后,人们就赞叹说,李家又要出一位三公了。”</p>
有闲汉不屑道:“他说自己隐瞒身份,人家就真的不知道他身份了?没准早就知道他爹是个大官了呢!”</p>
读书人被打断了,顿时不悦道:“你听不听?听就闭嘴!”</p>
李固向来是清流士大夫推崇的榜样,一个不读书的闲汉根本就不了解,却张口便批评来批评去的,读书人一听就觉得烦闷。</p>
闲汉讪讪一笑,不说话了。</p>
读书人这才板着脸继续道:“汉顺帝刘保阳嘉二年时,灾祸频发,天子下令让百官商讨朝廷政策是否有误,导致上天不满,有人推荐李固,天子便特别下诏要求李固发表意见。</p>
李固直言不讳的说,外戚、高官、宦官们都在侵害国家利益,为自己、自己家族、自己的依附者们谋取利益,所以应该收回外戚的权利、位居高官者的孩子以及亲戚不得举孝廉为官、宦官权势太大,应该裁减人数。”</p>
“嚯!”有人咋舌:“这人,岂不是把所有能得罪的人全得罪完了?”</p>
读书人昂然道:“所以,李固才是真正的忠贞为国!不计个人得失,心中只有匡扶社稷!”</p>
【“见到了。”刘据轻声道:“但正因为他是个忠臣、能臣……我才更难以高兴。”】</p>
李固顿时一愣,心猛地一沉。</p>
读书人也傻了。</p>
村民们道:“这是啥意思?为啥汉太子这么说?不是说李固是个厉害的好官吗?只要让李固当宰相、丞相、还是什么内阁首辅啊之类的,国家不就能好起来吗?”</p>
“是呀,咱们现在过得这么苦,不是都说因为严阁老是个坏蛋吗?只要严阁老不在了,咱们就能有好日子了!”</p>
读书人这才猛地回过神来:“嘘!嘘!”</p>
【李承乾代替他问出了那个问题——也代替所有人困惑的人问出了那个问题:“为什么?”</p>
刘据道:“因为即便是这样贤明正直的人,也无法拯救国家。”</p>
李承乾微微一愣。</p>
刘据望向他的眼睛:“我不知道你的父亲是如何教导你做太子、以后做天子的,我只知他们总告诉我,天子最要紧的,便是亲近正直贤明的人,远离谄媚贪暴的人,只要满朝文武都是君子,天下就不会不安定。”</p>
李承乾迟疑道:“虽然我不记得了……但听起来,难道不对吗?”】</p>
普天之下的观众都道:是啊,难道不对吗?</p>
【刘据道:“可是正直贤明的人,从哪里来呢?”</p>
李承乾有些茫然的看着他。</p>
“要为官吏,就至少要能识字、写字、通文墨、最好还能精算术,是吗?”</p>
李承乾点了点头。</p>
“若说在西汉还能从底层提拔这样的人才,在东汉,非世家大族出身,有可能获得提拔吗?若罢免宦官、外戚,岂非只剩天子与世家共治天下?”刘据道:“如果局面如此,世家虽无诸侯之名,却有诸侯之实,正是如此,才导致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三国之乱。”</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