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秦一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7章 攻魏,祖龙赤蛇,楚秦一鹤,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魏国占领平陆后不久,派人向肥城城主发出使者,要求肥城不要为楚军提供资助,否则就要攻打肥城。</p>
肥城城主正愁没有理由赶楚军离开。接待了平陆的使者后,肥城城主哭丧着脸来见芒申,恳求他救肥城全城百姓,赶快率楚军离开。芒申向他解释,只要自己在,魏军绝对不敢来攻城。而魏军也不可能长期驻于平陆,他们终究是要回大梁的。但肥城城主不听芒申的解释,只求芒申离开。在城主的催促下,芒申只得整军重新出发。他自然不敢直接南下,在魏军旁边渡河;而是先向东穿过一个山口,进入阳关。在阳关楚军的掩护下,渡过汶水,回到曲阜。</p>
提前逃跑的县公们也大致沿着相同的道路逃回。他们的车乘较多,速度较快,沿途没有敢进入乡邑,而是一口气逃回阳关。当芒申率军进入阳关后,他们也出来相迎。他们各自领回自己县的残余士卒,返回各自的县城。</p>
这次战役,鲁出兵最多,损失也最大,几乎有五千人逃散,许多可能回不来了。后军一万人虽然几乎全部逃散,但他们分散在各县,每县也就损失一两千、两三千;前军县公虽然提前就逃了,但除了那个士卒坚决不出柯城的县,其他县的损失反而是最小的。</p>
芒申和芒未回到曲阜后,立即给春申君发出一份请罪公文,将失败的原因完全推给秦国背信弃义,从背后攻打楚军!另外,当面的魏军并没有撤退,而是主动向楚军进攻,只是失败的原因之一。对于各县公临阵脱逃一事,芒申只字未提。</p>
与芒申为县公掩饰相应,各县公写给春申君的报告则重点突出了申公子和无名在困难的形势下力挽狂澜,带着残兵败将返回曲阜。其中申公子受箭伤,无名公子手臂骨折。</p>
鲁公府门客们的报告就没有那么客气了。他们不仅通报了各县公临阵脱逃一事,还指责申公子临阵逡巡,没有主动进攻濮水对岸的魏军;而贸然进攻柯城,更是造成了全军的被动。鲁地的士卒各怀异心,不肯出力作战,稍遇挫折即四散奔逃,也被写进报告中。这次战役损失的兵力,大半是鲁军主动逃散,真正的作战伤亡人数极少。</p>
春申君这时更加闹心,因为陈地的作战也失败了。</p>
在得到芒申的报告,魏军已经出现在濮水岸边后,春申君立即命令陈城的楚军,按计划向大梁方向进军。</p>
陈地的军事行动由楚大司马亲自指挥。陈地各县集结的兵力总数达十万之众,几乎把陈地所能动员的人员全都动员起来了,大有一战而灭魏的架势。根据春申君的情况,魏军总数大约十万人,如此已经分出三万人到卫国,大梁最多还剩五万人,甚至有可能只有两三万人。楚军集中十万之众,那应该是绝对优势。</p>
然而事情从一开始就有些不对劲。在陈地楚军集结的时候,魏国还好说,韩国和秦国南阳郡均出现军队的异常调动。</p>
大司马向远在寿春的春申君报告了这一动向。春申君简单地询问了一下门客,门客们皆回答说,秋收以后,没有发现秦、韩、魏之间有什么重要的往来,——魏王向入质秦国的太子送赏赐自然不算在内;韩魏两国的商贸往来也不属于重要的往来。</p>
春申君借此认为,三国之间不太可能会有密切的协同,更不太可能针对楚国。楚军的大规模动员引起周围国家的反应,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只要不是三国联手,楚军的实力必然会碾压魏军,打到大梁城下不在话下。只要能打到大梁城下,他春申君只好轻动舌头,就能让魏王吐出大量的利益来。</p>
大司马听了春申君的解释,也觉得有道理,于十月新年后,将军队集中起来,准备向魏军进攻。</p>
(/64986/64986728/41931279.html)</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