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脸皮厚,捞个够
五味子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3章 脸皮厚,捞个够,重生五零,女兵上雪域高原,五味子1,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唐政委、高团长!多谢!多谢!”曹营长、李教导员找到团部,激动地拉着汤政、高团长的手道谢。</p>
以为能分到一半,结果人家平分的,曹营长提回那一袋子血粑,感觉像做梦。</p>
拿起血粑看啊看,熏得黑红黑红的,泛着油渍的光。</p>
大通铺里全是肉香,战士们馋坏了。</p>
随后老万切了一个血粑熬在粥里,是剁碎熬的,只为能多熬些油水出来。</p>
是冯素莲悄悄塞给他的两坨,说战士们一定馋坏了,熬粥给大家解解馋。</p>
老万只舍得用一个,另一个留着改天再熬粥。</p>
一个营,一坨血粑丢进去能熬出个啥?可战士们很满足。</p>
长久没吃肉,这熏肉真香,粥里能看到油星子,喝着格外鲜美。</p>
“你这一路送,还剩下两个,准备给谁?”白洁茹问。</p>
以为给陆营长,见冯素莲将血粑仔细包好收着。</p>
“给小赵,还有王排长!”冯素莲认真道。</p>
小赵是自己重生回来,遇到的第一个好人,王排长是上高原路上的同行者,结下深厚的革命情谊,不知道邦大镇能不能遇到?</p>
汽车滤芯经过改良,后面的路程顺利许多,出故障的频率大为降低,而且动力强劲。</p>
虽是山路居多,弯多路陡,但老司机们开得极稳。</p>
依然艰难前行,路面上全是冰雪,前面的车容易打滑,后面的车容易陷落,路面车辆压多了,变湿软,车辙越压越深。</p>
悬崖峭壁上窄窄的公路,没有防护栏,一个不留神,就会连人带车冲下悬崖。</p>
司机们全都打起精神、凝神屏气,丝毫不敢大意。</p>
车上全是战士,一车就是十几、二十条人命,全是战友。</p>
饶是冯素莲、白洁茹走过一次这条路,可这会儿是冰雪路,依然紧张得不行。</p>
没人说话,气氛紧张、沉默。</p>
每次走出一条难行的山路,大家不约而同长舒一口气。</p>
不像之前大家在车上昏昏欲睡,总觉得身上冻得慌。</p>
这会儿走山路,每个人都捏着一把汗,不觉得冷了,也感觉不到四肢酸麻,更没有瞌睡。</p>
虽然艰难前行,但汽车很少在急转弯上坡时熄火,加之滤芯的改良,轰隆隆一鼓作气就上去了。</p>
三天后抵达邦大镇,这里相对里面,气候温暖一点点儿。</p>
全部下了车,来不及休整,各自带着各自的部队将奔赴指定地点。</p>
团部从邦大镇南开始施工,一营沿着小路前行,以下一个小城镇作为起点施工,曹营长他们则是再下一个小城镇做起点施工。</p>
团部在镇南扎营,一营、曹营长的人马则大包小包扛着东西前行,走山路抵达目的地。</p>
奈何家当实在多,除了被褥等,还有帐篷、木架、木板、小火炉等,还有炊事班的锅碗瓢盆、种菜的大木箱、泡菜坛、粮食、土豆等。</p>
每个人再怎么分配,都带不走这么多,只能分两趟走。</p>
这里是高原,没有公路,全是山路,地广人稀,镇与镇之间距离差不多上百公里,这一趟翻山越岭,不走个三四天才怪。</p>
最苦的是曹营长他们,还要再往里一个镇,就是说他们至少离邦大镇两百公里。</p>
“营长,这些书就放我这儿吧!”冯素莲实在不想拖累陆远平。</p>
两箱书不轻,一次只能扛一箱,不能吃不能穿的书在这时显得很累赘!</p>
“也好!就放你这里!你要保护好!”陆远平看看一座座雪山,小冯的建议是最好的选择。</p>
老郑和老朱正在交涉,一营能想法带走坛坛罐罐,但是没法带走里面泡的泡萝卜。</p>
只能匀到老朱的泡菜坛,老朱相应的还两麻袋生萝卜。</p>
老朱舍不得,这两袋生萝卜是剩下的不多的蔬菜,可是战友有难不能不支援。</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