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心情截然不同的父子俩
梦溪州O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章 心情截然不同的父子俩,三鞭打散父子情,请称陛下!,梦溪州O,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普光寺,这座寺庙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五年为太子李承乾祈福而建。</p>
然而,与洛阳的寺庙相比,长安的寺庙历史相对较短。</p>
洛阳的白马寺建于汉明帝时期,历史悠久。</p>
此外,佛教的第一批重要碑文——《四十二章经》,据说是由白马寺刻制,而且传说是由当时著名的书法家蔡邕抄录。</p>
当然,考虑到当时佛教的地位,这是否只是一种自我吹嘘还有待商榷。</p>
尽管如此,普光寺的规模仍然相当可观。</p>
也许是由于它是皇家建造的寺庙,因此经常吸引着长安的百姓前来参拜,希望能沾染一些皇室的福气。</p>
当李承乾骑着马来到普光寺的门前时。</p>
往事种种都浮现在李承乾的心中。</p>
那个时候为了让李承乾的病好的快一些,李世民甚至都赦免了一些罪犯用来为李承乾祈福。</p>
那个时候的李世民还是真心的喜欢他的这个儿子的。</p>
“但为什么事情会一步步走到那种地步呢?”李承乾不了解。</p>
但是他知道这是他无法改变的,李二为了平衡是不可能不做这些事的</p>
即使是如今他的腿没瘸。</p>
青雀的地位还是在被不断的拔高,他正在不断的积蓄着力量向自己的位子发起冲击。</p>
“李二阿,你难道要亲自促成玄武门之变的重演吗?”</p>
李承乾在心中深深的叹息:“也罢!是你逼我的喔,等我造反成功了你可别哭!”</p>
“哭也算时间。”</p>
从普光寺回来的钱平恭敬的对着李承乾说道:“殿下,普光寺主持已经在前方等候殿下良久了。”</p>
“让他不必等候我了,照常吧,我要先去见道衍大师。”李承乾淡淡的说道。</p>
“诺。”钱平应道。</p>
李承乾在寺庙的路上所遇的皆是光头的小和尚,这在古代的观念当中还是而挺炸裂的。</p>
不过自从嘉平二年,朱士行成为第一位登记受戒的汉族僧人以后,剃度的仪式也在古代推行起来。</p>
到唐朝,不剃度的僧人已经很少了。</p>
前身倒是经常的来这里为长孙皇后祈福,所以一应的流程很是熟悉。</p>
李承乾并没有去那间祈福健康的侧殿,而是穿过铺满落叶的小道,来到了一座禅房前。</p>
这座禅房是贞观六年时,一位名叫道衍的和尚到此落籍后被分配到的住所。</p>
当李承乾屏退左右,走到此处时,一个身材清瘦、身穿黑色僧衣的和尚已在禅房外恭候多时。</p>
这位就是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儒释道三教合一,但全都不信的家伙。</p>
妖僧-姚广孝。</p>
“大师。”李承乾见礼。</p>
“殿下。”姚广孝回礼。</p>
“大师在这里可还曾习惯?”李承乾看着略显破旧的小院笑道。</p>
姚广孝没有回答李承乾的问题,而是说道:“殿下来的不是时候。”</p>
“我知道,现在的我,还很弱小。”李承乾点点头。</p>
“殿下就这么肯定我能帮你完成心愿吗?”姚广孝手上的念珠在不停的旋转着。</p>
“身负盖世武学,不施展一番,岂不是让人遗憾?”</p>
李承乾毫不在意的说道:“而且世界上哪有必成的事情呢?”</p>
“我等大师的缘分。”</p>
说罢李承乾就转身离去了。</p>
他来此的目的也不过是想见见这位传说中的黑衣僧人罢了。</p>
如今一看,跟大明风华的那个姚广孝差不多吗?</p>
意满离。</p>
看着李承乾离去的身影,姚广孝手中的念珠也旋转的越来越快。</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