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笮融?北有白马寺,南有关家庵
不吃烟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4章 笮融?北有白马寺,南有关家庵,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不吃烟火,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必了。”</p>
“徐州于陈国之重,你不清楚吗?”</p>
刘牧起身俯瞰道:“年后我亲自走一趟下邳,漕运,泊港不能有失,谁敢动陈国的经济命脉,便是与数万军卒为敌。”</p>
“诺。”</p>
顾雍作揖应道。</p>
直至刘牧远去。</p>
堂中文武,方才松了口气,瘫在大椅上。</p>
贾诩抿了口茶,咋舌道:“元叹,扼陈国经济之脉络,你们扬州士人都是如此勇猛吗?”</p>
“不知。”</p>
顾雍苦笑不已道:“某不了解他。”</p>
“不知进退。”</p>
戏志才冷笑一声。</p>
笮融兴佛又如何,佛见骠骑也当退十里之地。</p>
“哎。”</p>
顾雍揉了揉眉心,叹道:“其实周忠与张温并不太熟络,且张温非扬州士人,陶谦不知怎么随了张温,孙文台亦是如此!”</p>
荀彧扶案起身道:“张温为何要取徐州?”</p>
“谁知呢。”</p>
顾雍转头道:“他与你族荀爽有旧,天下士族皆如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与我有恩,我与你有仇,但你我行忠君之事,不是吗?”</p>
“是如此。”</p>
荀彧神情复杂的点了点头。</p>
刘牧为何让他领户籍司丞?</p>
因为豫州最大的士族便是荀氏。</p>
仅一族,所拥田亩不可计,为他们耕田的佃户亦是如此,他掌户籍司丞,赋税清缴,查的是人口,是户籍,更是耕田之数。</p>
陈国是开始,未来会查豫州,查徐州等地。</p>
同样,这是对他的考验,社稷忠君重,还是家族士族重。</p>
若家族为重,从陈国开始便要帮助士绅望族藏民隐田;若社稷忠君为重,开始就要下死手,查一个清清楚楚。</p>
“真有意思。”</p>
许褚送走所有文武,扶着刀柄感慨道。</p>
“什么有意思?”</p>
典韦从衣襟中摸出两个烧饼。</p>
一个递给许褚,一个则是塞到自己嘴里。</p>
“典君。”</p>
“他们争论多有意思。”</p>
“大汉户籍统计有两套,一套为编户,一套为荫户。”</p>
“朝廷在地方的编户,大概只占据一郡户籍的四成,剩下的皆为荫户,还有一些遁入山中为匪。”</p>
“征赋,便是以编户为重,劳役亦是如此。”</p>
“不足之处,由郡县官吏与士族豪绅商议,均分荫户补不足,以此避免赋税,劳役征用。”</p>
许褚嚼着烧饼,朝众人背影看过去。</p>
“这个某懂!”</p>
典韦咽下烧饼,愕然道:“不过,天子治民不足四成?”</p>
“四成?”</p>
“恐怕不足两成啊。”</p>
许褚用胳膊勾着典韦的脖子,低声道:“还有不少编户靠着士族豪绅活着,所以天子之诏莫说下乡,到了州郡就是一张废纸,全靠士族想不想为天子做事!”</p>
“仲康。”</p>
典韦呆愣道:“你怎的如此清楚?”</p>
“咳。”</p>
许褚干咳一声,讪笑道:“某家在谯县算得上大宗,所以给县中送过金银丝帛,自然对其中的道道有所了解,骠骑治吏,要从人口户籍入手,某等生于草莽,还不知其中的道理吗?”</p>
“哦。”</p>
典韦听得连连点头。</p>
杀人要斩草除根,这个他晓得……</p>
(/75005/75005557/10285427.html)</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