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中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二章:魏国局势,战国魏武卒,酒中狐,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古时大军挺进,日行三十里者,上军矣。</p>
倘若在敌国行军,在保证后勤供应的情况下,能日行二十里就是了不得的铁军了。</p>
魏国选拔武卒时,虽然只挑选能负重五十斤,上午奔行一百里,下午能返回军营者成军。但那只是主战部队的能力。大军作战时,除了负责作战的部队外,还有押送粮草、军械等的后勤部队,因此,整个军团每天的行军速度,也就只有二三十里了。</p>
此时的秦军,虽然经过商鞅的变法改革,并有一大批诸如白起、王翦等流传千古的优秀将领。</p>
但!秦军依然没有抛开这时代军队固有的桎梏——行军速度太低。</p>
低下的社会生产力,落后的交通条件,原始的交通工具,就算秦国建有驰道,帮助运送军资,也依然没有提高多少大军行进的速度。当然,比起其他列国,秦军速度还是快上那么几分。</p>
这是一个比烂的时代,两国军争,谁犯的错误少,谁就赢。</p>
后世的南阳桐柏山区,有残存秦朝驰道遗迹,此时的驰道已经与后世铁路基本相同。</p>
秦驰道:夯土为基,横铺枕木,枕木上铺设两排轨道。</p>
其形制已经与后世铁路无异,唯一不同的是:秦时铁路铺设的枕木间距稍宽,并将铁轨换成了木轨,经过碳化处理的硬木方。</p>
后世有学者做过研究,秦兵马俑出土的马车,恰好可以放在驰道的木轨上,而秦马车那独特的车轮设计,则可以保证马车卡在木轨上,不会滑、出轨。</p>
就算秦军有如此先进的技术保证,秦军的行军速度,也还是快不到哪里去。</p>
当然,其他列国军队前进时的速度,同样惨不忍睹!</p>
这才是秦国军队,至今还没到达大梁城外的主因。</p>
小股部队,可以一天之内穿插一百余里,甚至两百里!但!大军集体行动,速度绝对和蜗牛差不多了。</p>
魏国武卒军营内。</p>
唐雎拍着案几,他不知道该怎么去骂这群尸位餐素的蠢材!</p>
秦军已经在魏国土地上肆虐十天了,可是……眼前的这群鸵鸟,身体都快要被野兽踩扁了,还要把脑袋扎在沙子里,装做看不到现状,来自欺欺人。</p>
目前为止,已经可以确认的消息是:秦军又攻取了大梁城西北的三县,魏国首都大梁城,已经成了面对秦军的最前线。魏国已经向暴虐的秦军,露出了柔软的腹部。</p>
此时放在唐雎案前的是_——外黄令张耳,在外黄县城破前,发来的紧急公文。</p>
他在公文中说秦军足足有十万人,外黄即将不保,在城破之际,他派人送来他最后的一封公文,并将秦军的大致实力报上。</p>
在公文的末尾,他妄自猜测道:此次秦军的作战目的,必然是攻略整个魏国,希望朝中诸公早做应对。</p>
让唐雎老爷子生气的是,眼前这群目光短浅的货,竟然还在质疑这封信的真实性。</p>
只因为张耳没有在公文的下方用印!</p>
甚至有个军将,言之凿凿的说:必然是有人冒充张耳笔迹,目的就是扰乱魏国视线,做出错误的判断。</p>
更有人还主张要先派人询问秦军目的,若是魏国得罪了秦国,那么只需要魏王派人向秦王道错,再赔上一些钱粮土地,就能平息秦王的怒火。</p>
如此,也省得两国大动干戈,省得底层士卒死伤太多……</p>
唐雎气得只想骂娘:汝母婢啊!吃猪屎长大的都比汝等聪明!</p>
秦军来势汹汹,一路毁城无数,这不明摆着就是要灭亡魏国的么!</p>
这个白发苍苍的老爷子发了怒,虽然他既不是当官的,又不是有爵位的人。</p>
但满屋的大夫、公卿,竟然没有敢当面顶撞唐雎的。</p>
唐雎名声太响亮了,不单单是名气大,他的年龄更是又太大了。</p>
在这个国君去野外,遇到田间地头的老翁,都需要保持礼貌的时代。唐雎就是魏国的活宝,莫说他们这些武将,就算是君王假,也要对唐老爷子毕恭毕敬的。</p>
所以唐雎一发怒,武卒顶层的军将们,都纷纷缩了脖子。</p>
自十八年前,信陵君去世后,唐雎就成了魏国声望最高的人。</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