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程(部分重复,发完再改),唐奇谭,猫疲,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夏夜的凉风习习,月朗星稀,虫鸣悉悉,隐隐远处大河奔流,与河巷水道中舟楫漂浮撞击,港市上打更声声的场景。与之前寒意明显的秋风飒飒中,落叶凋零遍地金黄的另个时空,形成鲜明对照。
也让江畋终于可以确认,自己又重新回到了本来的世界,并且看起来时间并没有过去多久。而在此之前的另一个时空当中,所发生的一切还是历历在目;比如中原京内被他依次上门过的三管四领。
所谓的三管四领、五都七兵,外加十三州牧;就是海东公室统治下的外官(郡县)/家臣(公领),二元体制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三管又被称为三长,源自周礼新编里的太师、太保、太傅。
只是为了避讳天朝上国,才有所降等和易名为,所谓的冢宰(内府管领)、左辅(领议政)、右弼(大统军)。也是辅弼公室主决策国事和教导、规谏日常之责,地位最为尊崇显贵的顶层人物。
因此按照过往的体制,三管同时也身兼未成年公室主的师长,而具有代为合议军国政大事,乃至封驳公室主非正常,所发下的诰命和敕令。因此从不轻易授人,差不多要等新老交替才会委任实职。
所以,实际上海东公室的大小事务,还是有被称为四领的大臣所执领。他们也被称为春夏秋冬四官正,也就是春官/司徒、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分掌民务、财计、提刑、军伍诸事。
因此,在三管之下各有一套配属的幕僚班底;以为协同日常的事务处理。而在四大官正领导之下,也有被称为二十四曹判事的次级机构,以为分管更加细化的具体分工和职责,也是主要执行机构。
此外还有一个直属公室主的左右判司,分别负责内外体制的日常人事迁转、考核和地方监察、巡视之务。虽然位卑却权重,正好与三管四领的内府外朝,构成某种意义上不怎么对等的三足鼎立。
而五都七兵则是构成和代表了,公室所掌握的主要军队体系。五都也就是除王京拱卫军之外,在五小京所设立的殿前、后、左、右、中的五方卫士,所构成的威慑和镇压地方,少而精的机动部队。
而七兵则是指,分别驻守海东十三州要冲的,龙骧、御翎、清海等七支规模不等的常备武装。此外还有非常设的防御、经略、都督,类比临时性的战区长官,统辖境内的公室军、诸侯藩兵和义勇。
当然了,经年日久的太平岁月,也让这些五都七兵在内的公室军事序列,变得弛废和糜烂下来;各种亏空吃饷和虚名冒籍,也只有备边北地十九镇的部分人马,还保持了像样的编制和战备的状况。
而南方的清海镇左右中翼,更是以地理和职务之便,在黄水洋和渤海上的生意做得飞起;保持了一个相当光鲜体面,甚至还有些大大超编的建制。但是一旦扶桑联军大举来攻,就彻底现行崩解了。
因此作为江畋提供的建议,就是在北地行台新构建的,政权构架和统治秩序中,不直接对原有三管四领、五都七兵,外加十三州牧的名目,做出太大的改变;或是干脆直接废止其中一些的存在;
而只是以战时一切从权为由,让一些部门暂时空缺和虚悬;再适当分走另一些部门的职权,再新设一些针对性的机构,来完成新政权和统治秩序的更新换代。比如加强和提升左右判司的职权地位。
又比如,以基本已经不复存在的五都七兵构架,以叙功和恩赏、人事提拔为由,将北地诸侯、分藩的庶支子弟、精壮健儿,直接吸纳进公室军队的体系当中,与出身微寒的义军,一起打散整编。
以形成相互竞争,又相互制约的格局。然后在整编的过程当中,以公室的权威和恩赏手段,鼓励和促进不同出身来历的兵员,相互影响和融合、协作,以一致对敌的立场,重塑一个新的军功阶层。
当然了,在这個过程当中,那些利益受损缺无能无力的诸侯、分藩,也根据各自三六九等的态度和立场,得到了直接或是间接的相应补偿。有的得到了大量扶桑俘虏,作为地方劳动力缺失的补偿。
有的被引入公室朝堂当中,获得了名头尊崇的清贵职位;还有的则是获得置换藩邸的机会。因为南方各州大量诸侯、藩家,不是因此家门破灭或是绝嗣,或是因为投附了扶桑联军,而遭到了清算。
因此,将原本位于寒冷北地的藩邸,宣布上交给公室;然后带着亲族家臣集体南下新光复各州,就此获得一块同等或是略大规模,但是更加温暖富庶的新藩邸,同样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和出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