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一锅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年节抓人夜当下(第一更),带着系统来大唐,农家一锅出,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快走,磨磨蹭蹭,又想吃鞭子?”<r/>
<r/>
李易带土著参观游艇时,一群从舒州被带来的官员刚到霸桥。<r/>
<r/>
他们在几里外的地方下马,直接戴上枷具。<r/>
<r/>
不止有穿官服的人,还有老人、妇女、孩子,他们没上枷。<r/>
<r/>
霸桥的位置灯光明亮,大家看热闹,谁呀?哪地方的官又被抓了?<r/>
<r/>
是的,又,总有官员被从其他地方送到霸桥转一下。<r/>
<r/>
即便在西边抓的官员,一样绕城来霸桥,有种仪式感。<r/>
<r/>
不到五里的路,一共九个戴枷的官员,挨好几下鞭子,还摔了十多个跟头,差点没摔死。<r/>
<r/>
“朝廷官员的颜面,你等居然不顾礼仪,肆意羞辱?”<r/>
<r/>
其中一个看官服应该是刺史的人哆嗦着出声,应该不是生气气的,是疼的。<r/>
<r/>
手和脑袋套在一个枷里,脚上有链子,摔个跟头,得多疼啊。<r/>
<r/>
要不是每一次摔倒,都有人在旁边跟着垫一脚,应该就有挂掉的。<r/>
<r/>
“哪里有官?大家看到官员了吗?”挥舞着鞭子的人高声嚷嚷。<r/>
<r/>
“没有,只有囚犯。”<r/>
<r/>
“官员为百姓着想,戴上了枷,何来官员一说?”<r/>
<r/>
“我算是知道为什么被抓的狗官到李家庄子前面转一圈了,喊冤吧,觉得自己没做错,喊!”<r/>
<r/>
“喊完李家庄子去查,发现确实有罪,是不是判得更重?”<r/>
<r/>
“不能当贪官啊,连累家人。”<r/>
<r/>
“捞好处的时候,难道家人没跟着吃香?”<r/>
<r/>
“哪里抓来的,大过年就抓?”<r/>
<r/>
“就应该过年抓,一家哭,何如一路哭!”<r/>
<r/>
“还有刺史,哪里的?当地百姓被欺负苦喽!”<r/>
<r/>
附近瞧热闹的百姓才没人可怜官员呢,活该!<r/>
<r/>
“我要见陛下,我冤,我要见陛下。”刺史喊冤了,他不敢见李易,他要见李隆基。<r/>
<r/>
李隆基在,呆在旁边的帐篷中,他不想见这个刺史,刺史都是他经手过。<r/>
<r/>
还有其他人跟在一同在帐篷,他们出去,一大群。<r/>
<r/>
宋璟打头,苏颋、毕构、张九龄、姚崇、卢怀慎、李日知、刘幽求、尹思贞,魏知古也凑热闹。<r/>
<r/>
另外有九个人,一对老夫妻,两队年轻的夫妻,一个十二岁的丫头,两个十岁的男孩儿双胞胎。<r/>
<r/>
他们年前就到李家庄子,没见到李易,李家庄子走报纸的渠道去查,很快消息传回来。<r/>
<r/>
确定,有罪,有证据。<r/>
<r/>
直接转给团儿里的人,团儿里的人快马出发,到舒州,把人抓回来。<r/>
<r/>
一路急赶,今天刚到。<r/>
<r/>
“毕载毕明府,姓毕的,你可还认识我们?这张虎皮你要不要了?”<r/>
<r/>
老太太来到一个县令官服的人面前,抖开一张虎皮,盯着对方的眼睛。<r/>
<r/>
毕构在旁边:“……”<r/>
<r/>
“你们还活着?”毕载吃惊不已,随即后悔。<r/>
<r/>
他连忙改口:“你们的事情是误会,活着好,好啊,我就担心你们一家遇到危险。”<r/>
<r/>
“姚相、魏相,救我,我冤枉啊,我受牵连了,许多事情我不知道。”<r/>
<r/>
刺史看到来人,朝魏知古和姚崇喊。<r/>
<r/>
魏知古看着对方,认识,毕贤承,舒州刺史,他摇摇头:“毕刺史,你认错了,老夫不是宰辅,早已不是。”<r/>
<r/>
他的声音平静,没有怨恨,对姚崇,他不恨了,他珍惜自己的生命,姚崇都进团儿了。<r/>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