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三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一千四百八十一章,怪异管理公司,花三落,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吕不韦,商贾出生,对秦国忠心耿耿,鞠躬尽瘁,强化了秦国天下大一统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吕不韦就没有后来一统天下的秦国,他对秦国的功业是李斯远远不能比的,有了吕不韦的秦国民富国强,国力鼎盛,实力超过六国之合,使大秦轻而易举就拿到天下,秦国后期的栋梁之才几乎全部出自吕不韦之手,可谓一手带大了大秦这个孩子,在秦始皇亲政时,给了他一个最好的大秦。同样,没了吕不韦的秦朝开始加速灭亡,奸臣当道,最后竟沦落到朝堂之上指鹿为马的可笑可悲境遇。
吕不韦对秦国的贡献,大家有目共睹,可以说是力挽狂澜,为秦皇嬴政登基称帝扫平道路。
吕不韦两次破合纵,平内乱,在大秦风雨动荡之际,两次抵挡它国围攻,第一次,魏国信陵君魏无忌,率领五国联军,大败秦军,秦军败退进入函谷关,吕不韦设计离间了信陵君,成功夺取魏无忌兵权,五国联军不攻自破,终究函谷关叩首,魏无忌余生也再未得志。第二次,赵国大将庞煖率领联军,出奇策,绕过函谷关,直达咸阳城下,吕不韦分析各国形式后,选择从楚国开始,逐个击破,结果楚军看到秦军先来打他了,打都没打就跑了,这也是历史事实,如同戏剧一般,其余各国也被逐个击破。说白了打的都不叫仗,打的是人心。
两次合纵,不但成功削弱他国实力的同时,还让秦国在危机中不减反增,借机扩大秦事力量。,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吕不韦自知兵法非自己强项,便放手将兵权交于蒙骜,果然蒙骜不负众望,成功纵兵千里,横截华夏版图,彻底切断六国地理间的联系,这点非常关键,以致此后再无六国合纵,便于大秦分而歼之(合纵抗敌纵贯了整个战国史,简单来说就是较弱的国家们联合起来抵御强国的军事入侵,不仅仅是针对秦国,也被秦国用来针对过其他的国家,结果也很明显,秦国在东出路上处处受阻,屡次被打败退回函谷关,拉锯拉了几百年),为之后秦国一统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军事基础。
于国,励精图治。对君,鼎力相助原本没有任何前途的质子异人登上大秦王位,后被异人托孤,全力培养始皇接班,采百家所长为秦用,著治国大纲吕氏春秋(一字千金典故的由来),留于始皇研习,在始皇年幼无知阶段,不起异心,在大秦最为风雨飘摇之际尽心尽力照顾年幼的嬴政,以及赵姬(始皇当时十三岁,赵姬也不到三十岁)这对孤儿寡母,直至始皇亲政,亲手将一个无比强大的秦国交还与他,此为忠。于外,不嫉才,礼贤下士,聚天下能人于大秦,知人善任。兴修水利,以儒家治民,以法家治天下,废除削首记功,赏罚分明,经济军事并行,为大秦东出蓄力,打下良好基础,此为仁义。对家,劝说卫国并入大秦,后怕始皇破害家人,自己服毒自尽,得已保全家人,让家人善终,此为孝。
很多人觉得秦国一统天下的局势早就形成了,秦国的强大也都是之前先辈们的努力造就的,吕不韦并没有出多大力,可曾想过再强大的帝国也都有自己的兴衰?每个王朝都有自己的高光时刻,也都会迎来自己的低谷,子孙后代不争气,老一辈就算积攒下金山银山也会被后代挥霍一空。秦国先人再强大,也没能一统天下,因为天下其他各国也在努力,也在发展,并不会等着被你灭,诸国之间相互攻伐,吞并,可以证明他们也有一统天下的志向,春秋战国时期的舞台上如璀璨般出现过无数国家,结果它们都如同流星一般在春秋战国的历史天空里一闪即逝,最后能存留下来的也只有七个国家,可想而知当时的国家兼并与分裂是何等残酷。
秦穆王死的时候甚至殉葬一堆秦国的能人异士,导致天下才子不敢去秦国。秦国的发展是起起伏伏的,有兴盛的时期,也有衰退的时期,就好比秦军,有打胜的仗,也有打输的仗。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一路高升,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发展可以是一路高升的。到了昭襄王执政的后期,因为连年兵战,百姓疲敝,国力衰退,连吃败仗,之前秦国几代人积累下的军事战果又全部都还了回去,出来混早晚都要换,大秦帝国起起伏伏亦在常理之中,就算有柏氏一族的鼎力相助,秦国数百年也没能踏出秦川,为什么?
因为其余六国同样能人辈出,人才济济,名将镇守四方,秦国有柏氏一族在暗中相助,其它国家照样有能人异士在暗中辅佐,比如楚国的阴阳家,赵国则是继承了周朝大部分遗产,赵国中多有周朝时期就存在的古老望族,因此赵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一直都是前三的存在,其它国家起起伏伏,赵国却从未掉过出前三,即便在其最虚弱的事情,依旧令人不敢小觑,这便是底蕴力量!
单单一个赵国就拦在秦国前面数百年,让秦国动弹不得……其它国家能屹立到现在自然也有各自独特之处。
不否认秦国先人为一统天下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也不能否认其余诸国也在为之付出努力,商鞅变法,其他国家也在变法,都在谋求强大,否则更不会有后来苏秦掌六国相印,玩弄天下与鼓掌之事。当时局势走向并未写在纸上,不一定非得是秦国一统天下,也可以由赵国,楚国,魏国去完成大一统。
天下大势未定,鹿死谁手更未可知,在那当时的情况下还是一件犹未可知的事情,天下由谁去拿,比的不仅仅是前人奋斗的成果,更多还要取决于自己后人本身的实力。否则,秦二世而亡,难不成要归罪于秦先辈不够努力,积攒的成果不够后人挥霍么?
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