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钳工果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四章 相信直觉,剥削好莱坞1980,莫斯科钳工果沙,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剪辑的问题……
本来乔说的就是剪辑的问题啊!
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罗纳德还是没看出来问题所在。
罗纳德又从保温杯倒了杯红茶,试图放平心情。
乔也不是神仙,他说看出来有天赋,看不出来呢?不一定就没天赋。
况且就算没天赋,自己也不会饿死,回去当摄影师,给人拍婚纱照,也可以生活的很好。
凯伦姨妈一个饭店的侍应,养活了自己和表妹,谁又能说她不成功?
说到凯伦姨妈,对了,她电话里和上次和自己说什么来着?
“当没有方向的时候,要凭自己的直觉找方向,不要在直觉指出方向之前,就开始用思考解决问题。”
“要相信上帝给自己的指引。”
没有方向的时候,要相信自己的直觉。
罗纳德回想了下自己加入“摇滚高中”剧组以来的经历。
发现贝司手不肯合作的异常,说服罗杰·科尔曼给自己拍摄权,选择用黛咪摩尔为模特在报纸上做广告……
可以说每次成功的决定,都是依靠直觉给出的方向去努力的。而不是事前分析,思考,推理。换成阿美利加众多宗教信徒们的说法,也可以说是“上帝的指引”。
当然确定方向之后,最后解决问题的时候,需要这些理性分析,也需要广泛的思考,和持续的努力。
但是那最初的一点微弱的灵感,上帝的指引也好,重生者的感觉也好,似乎都是不用思考,而是直觉感受到的。
还有,依照直觉作出决定后,身体也会变得格外雀跃,思维非常顺畅,好像自己的体力和脑力都加倍了似的。
那这次我的直觉是什么呢?
对,直觉就是……
我拍的镜头没问题!
那就是别人拍的镜头有问题了?
罗纳德站上剪辑机,干脆又多倒带了一段胶片。
这次出现在毛玻璃上的画面,是操场上的群演们在跳迪斯科,舞蹈非常业余,有点让人出戏。
还有乖乖女凯特,搭讪帅哥汤姆被无视。这剧本编的相当傻,汤姆一个大帅哥,怎么可能不懂美女在搭讪他?
不愧是剥削片大师的公司拍出来的,故事随性,非主要演员业余,反正观众也不是来看这些的,他们早就预料到这些傻傻的,毫无真实感的剧情。
观众买票的时候就知道不是什么正经剧情片,也就不会计较剧情和表演,反正针对的主要观众是年轻人,他们来看的是美女和摇滚。
画面继续前进,是校长,留校惩罚,然后是自己拍的夕阳下的姐妹。
唯美的画面,这么多镜头就属自己拍的最好。是这个电影的故事,配不上这个镜头……
等等,故事配不上镜头?
“我明白了!”
罗纳德开心的大叫一声。
他真明白了,自己把这个镜头拍的太过于诗意了。
“摇滚高中”本来是一部剥削片,反派吵吵闹闹,美女跳舞唱歌,再塞些栏梗,大家哈哈一乐就完了。
在这里突然插入一场温馨感人的场景,非常突兀。
观众的情绪被撩拨起来,他们期待后续的故事,但是后面接上的,又回到了很狗血的剧情。
打个比方,就好像这几天在家看的电视连续剧“朱门恩怨”。如果在豪门少爷和美女的日常对话里,突然插入一段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台词,然后再切回豪门的日常撕扯。
观众只会觉得那段莎士比亚很怪异,而不会欣赏其美学价值。
这时艾伦和乔闻声推门而入,“你明白什么了,罗纳德?”
“这场戏和电影的……嗯,基调吧,基调不搭配。”
乔点头,“是的,看来你真的明白了,某个镜头拍的太好,也可能对整体造成不好的影响。你果然是个有天赋的。”
“永远记住,整体要大于局部。”乔·丹特总结到。
“那怎么办?我记得这里,我就拍了一条。”
罗纳德抬头问乔,心情糟糕,就像花无数心血写了一封唯美的情书,结果姑娘拿着在闺蜜面前,一条条地取笑自己的拼写错误。
“别担心,罗纳德”,乔·丹特笑了起来,
“低成本剥削片的好处,就是观众不挑剔,他们本来就知道这是剥削片,就没打算来看什么真实性,艺术性。”
“在电影中间,插些舞蹈,爆炸,搞笑片段都是允许的,观众本来就期待看到一个大杂烩。再加一个诗意镜头也没什么。”
“况且我们也拿不到重拍的经费”导演艾伦向他眨眨眼。
罗纳德长呼了一口气,能保留下来就好,突兀一点也没关系。
公映的时候,自己还能指给朋友看,这段是我拍的……这感觉还是挺爽的。毕竟是自己的银幕首作,还有字幕呢。罗纳德美滋滋的想。
通过了乔·丹特的考试,想出了正确答案,心里很放松,罗纳德这才感觉到自己的肚子已经很饿了。
他去麦当劳点了双份巨无霸套餐,加大份的薯条和可乐,和一份巧克力冰淇淋圣代,美美地吃了一顿。
好像自己被直觉指引之后,都会特别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