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乡小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43章】 丰收雨季,极品地主,壮乡小仨,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等到野兔场建成,投放了大量的野兔、空间灵泉和空间牧草之后,时间已经到了七月底,银杏地区的雨季真正来临了!
来自于印度洋的季风带来了丰沛的雨水,这也是整个滇西北地区一年中最大的降水补充,正是因为有了这三个月的雨季,滇西北的雪山才能够保持足够的冰川,为区域内的河流提供大量的雪山融水。
不过,相比于其他地方的雨季,滇西北的雨季并不是阴雨绵绵的状况,经常是大雨过后立刻就出太阳,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场景基本上每天都在上演。
雨季的到来对镜湖景区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毕竟许多项目、游览活动都是需要在室外进行,三不五时倾泻而下的雨水,成为了景区运转的一大障碍。
雨季到来之后,每天抵达银杏村的游客呈现了下降的趋势,日接待游客数量只有前段时间的三分二,周末人数都没有超过500人。
对于这种情况,以杨远航为首的镜湖公司高层早有预料,他们在强化服务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景区的各种硬件设施,为雨季结束之后的客流高峰做好准备。
总体而言,现在的镜湖景区更多的是依靠着镜湖、清灵山以及周边区域的绝美景色来吸引游客,其实在游玩项目、活动设计上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刚刚成立不过半年的镜湖景区,还无法充分利用景区内的各种资源,开发程度属于初级阶段。
雨季的到来让景区的经营受到一定影响的同时,也给了管理层一个反思、沉淀的缓冲,让他们能够根据半年以来的营业状况,适时地调整景区的工作方向,为接下来的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在镜湖景区的远景规划中,每年接待游客人次达到30万,才能算是基本合格,现在的镜湖景区,距离这一目标还有一段相当远的距离。
…… ……
至于银杏村的村民们,对于游客的减少也不太在意,毕竟在过去的半年中,他们挣到了过去好几年的收入,已经很知足了。更何况,雨季的到来也给村民们带来了新的收入渠道,一进一出,也不算吃亏。
雨季的到来,也意味着滇西北的野生菌季节开始,十里八乡的乡民们犹如蚂蚁一般冲入丛林、草甸,寻找这种大自然的精灵。
而来自于滇南各地乃至省外的酒店、餐厅以及二道贩子也是纷纷涌入滇西北,就地收购各种野生菌。
滇南省是全国野生菌种类、产量最多的省份,每年都能够形成数以十亿计的庞大产值,而由野生菌类衍生而来的产业链也是成为了很多人发家致富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在滇西北地区,是全球最大的松茸产地,每年对日本出口的松茸数量达到上千吨,创汇数千万美元!
对于上山采菌子的山民来说,他们所辛苦采集的野生菌类,只能够卖出微薄的收入,大城市餐厅里的昂贵野生菌,其实和他们的关系并不大。
以滇西北最著名的野生菌松茸为例,在产地的收购价格仅为100-200元/公斤左右,进出口企业经过包装、保鲜之后,通过空运从姚州送抵海州,然后转运日本。这个时候,松茸的出口价基本稳定在100美元/公斤以上。遇到丰产的年份,各大进出口企业的收购价格还会进一步降低,压缩农牧民的收入空间。
当天在姚州收购的新鲜松茸在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出现在东京的超级市场,每公斤的平均零售价高达人民币5000元以上!有时候,由于受到松茸产量的影响,东京市场上的松茸售价最高可达10000元/公斤!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松茸的利润甚至比军-火、毒-品-走私更高,只不过这些利润都被贸易公司和零售商攫取了。
外人很难理解日本人对松茸的狂热,这种‘山珍之王’在日本人的生活中拥有着极高的地位,每年的松茸季都是一场盛宴。
不过,即便东京市场的松茸零售价再怎么高,对于滇西北的农牧民来说,和他们的关系并不大,他们每天冒雨进入丛林深处,也只能勉强获得一些廉价的收入罢了!
一直以来,松茸的出口都被滇南省的几个进出口企业所垄断,农牧民们没有其他的销售渠道,也只能忍受这些垄断企业的盘剥了。
不过,从今年开始,来自沿海地区的‘叶氏贸易’加入了收购松茸的行列,对封闭的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有了竞争者的出现,其他的企业纷纷提高了自己的收购价格,这无形中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刺激他们往更深的丛林寻找松茸。
…… ……
当初,在海州见到‘镜湖农产’的火爆销售之后,叶凡就萌生了涉足高端食材市场的念头。本来他是想在鹭岛开设‘萧家农场’的专卖店,但是在萧风的劝说之下,决定向从松茸出口业务入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