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八十章 初遇拦路虎,官场之风流人生,更俗,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东华这些家金融机构里,市里能如臂使指的,也就东华城市信用联社;这跟信用联社的性质有关。
东华城市信用联社当初就是由东华市效益较好的几家市属国营企业主要出资成立。
虽然联社的主要负责人,名义上要由联社成员投票决定,但实际上人事任命权还是控制在市里,故而市里要用什么款,基本上就能把城市信用联社当成自家的提款机用。
唯一叫人头痛的,就是东华城市信用联社发展有些慢,规模有些小,就算是在市政府及市属国营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存款余额也就三个亿左右。而且之前拖欠的坏帐、烂帐太多,明年能放出去的款子,顶天也就四五千万。
很多市属企业,无论是维持生产,还是扩大生产规模、多种经营,都要借贷的需求。从其他银行贷款难,大家眼睛都盯着城市信用联社,自然不会乐意让联社把明年的放款额度都给了市钢厂。
也是在市委市政府一力推动之下,城市信用联社决定把明年一半的量放给市钢厂,但也就两千万左右,远远填不了市钢厂的缺口。
除了信用联社外,市里对中行、建行、工行等在东华的分支机构,就没有多大约束力了——包括业信银行在内,五家实力都要强过信用联社的五家银行,第一次会议才勉强凑出一千万的授信额度给市钢厂。
所谓授信额度,就是银行核定后给企业授予贷款信用。在约定期限内,只要企业对银行的贷款总数不超过授信额度,就可以不用进行额外审计、审查,不受次数限制的随贷随支。
市钢厂现在要是从金融机构拿到一亿两千万的授信额度,等到合资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时,就可以直接从银行把款子贷出来,而不需要到时候再一家一家找银行的谈贷款,浪费时间。
谭启平亲自主持第二次协调会议,希望各家银行能够增加对市钢厂的授信额度,把一亿二千万的出资款凑出来。
不过,包括张力升、孙亚琳等两人在内,所有银行代表都避开谭启平的眼睛,私下里作无声的交流。
顾同在协调会上也是声嘶力歇,陈述市钢厂的经营状况有所好转,明年将持续好转,还贷能力会继续增加。
任凭顾同把话说得跟花儿一样,台下人照例岿然不动。
有人给纠缠急了,说话也冲,建行的分行长林如春就直接说:“市钢厂要是把拖欠我们行的八千万都还上,这次授信额度缺口,我们行全包了……”
一人开口,其他人都跟着附和,要跟市钢厂算陈年旧帐。
顾同当即脸涨得跟猪肝一样;沈淮则很无聊的在桌下拨着手指甲,问孙亚琳身边有没有带指甲钳;还拿出两盒烟摆桌上,让会议室里烟鬼们随意抽。
市钢厂早期的建设,都要靠自身积累,发展缓慢。
到熊文斌时期,依靠当时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几乎把东华市当时一半的贷款都借用到市钢厂,为市钢厂新添了两条生产线,也创造了市钢厂当时的辉煌。
到熊文斌给调离时,市钢厂当时的贷款差不多都清欠干净,整个市钢厂当时的净资产就达到四个亿。
到顾同时期,市钢厂为生产运营、新建项目、多种经营,又陆续向金融机构大笔借贷。短短五六年的时间,加上这些年来累积产生的利息,市钢厂的债务规模就迅速膨胀到五个亿。
如今市钢厂的明面总资产是八个亿,负债五个亿,从财务结构来说,算不上多坏。
关键是市钢厂眼前经营状况有所好转,也仅仅是能维持日常运营,工人的工资也只需要拖后两三个月支付,但按时向银行支付贷款利息还存在困难,更不用说有几笔到期的款子,还需要新借贷款去还。
这种情况,谁愿意再给市钢厂增加总数高达一亿两千的新增贷款?态度都差不多跟林如春一样:旧债还完、新借不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