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者晨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一八零、土豪,和我做朋友吧,大宋风华,圣者晨雷,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天子派出的代表,与他们背后的权贵、富豪派出的代表,权力完全相同!

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削弱了天子的权威,增加了朝臣的权利。

宋太宗赵匡义志大才疏,弄了些小伎俩,试图强化皇权弱化君权,但是,他的政治手段,也只是比他的军事才能略强一点。他在成功地削弱了武臣之权的同时,却强化了文臣之权。

所以有天子与士大夫治天下之语,也所以有包拯往宋仁宗脸上喷口水、富弼甚至威胁皇帝“伊尹之事臣能为之”。

虽然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并没有李唐之时那么尖锐,但皇权与文臣权力之间的矛盾,却是丝毫不逊色于李唐。

此次大会,并没有赵佶的代表来此,虽然给他留了一个董事位,可实际上,只给予和别的董事相同的权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限制了君权。

在场众人,有不少就是依附于君权之上的,比如说那些太监们派来的代表。

但是,在商会这一点上,众人的利益又是一致,不希望君权太强,失去平衡之道。

故此虽然人人都意识到这一点,却没有一个人开口。

话到此时,事已尽矣,众人开始盘算着这八十万贯钱的用途来。

八十万贯,按照最初众人同意的事项,其中百分之十五,也就是十二万贯,是给周铨个人的,专门用来购置他的全套棉纺技术。看起来十余万贯不少,但真正平摊到各家身上,不过万贯罢了,众人都觉是不算什么。

剩余的六十余万贯,用于启动棉花大规模种植这个项目,也是足够了。

海州准备种上十万亩棉花,算起来就是每亩可以补贴六贯,种粮食是无论如何也得不到这样收获的。

实际上周铨估计,每亩有一贯补贴,就足够用了。

想到这一点的,不只是周铨,众人都想到,但周铨对此也有所解释:一年一贯补贴,可众人购得的是十年专销权,也就是说,这些补贴的钱是要分摊到十年之中。

以此算来,每年每亩就是六百文,这就显得比较平均。

众人都明白,不可能每年每亩六百文,只要两年功夫,那些种棉的百姓获得实利,棉花收益胜过种粮收益,毫无疑问,整个海州,乃至临近州府,都会蜂拥而上,广种棉花。

到那时,补贴就完全可以取消,甚至还可以将棉花的收购价格给压下来。

可惜的是,为了避免震动过大、阻力过多,一开始周铨只在海州推广棉花种植,否则利用众人背后靠山的权势,在整整一路推广棉花种植也不算什么难事。

有人甚至向周铨提出过这建议,但被周铨否决了,原因很简单,说是怕防止意外,至于损失过大,伤害百姓,招来反对之声。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原因,实际上的原因,就不足为外人道也。

若是规模太大,就非现在的他所能控制,那么只会给别人做嫁衣。

这些来人自然不会随身携带数万甚至十万贯钱,在众人签订契约之后,接下来就是各自回去,将钱押解至徐州。

同时,他们背后的势力,也将派出一个人来,充任董事,常驻于利国监。

送走这些人之后,周铨长长舒了口气。

今天的这场拍卖会,其实还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不过他也是第一次弄这种玩意,能够成功达成目标,就已经是大胜利了。

但回过头来时,却发现还有一个麻烦。

苗仲先没有走!

因为事关重大,所有邀来的客人,几乎都是在第一时间就离开了龙川别业,唯独这位徐州太守,却是一直赖在食堂之中,一副要留下来吃晚饭的模样。

“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这一轮忙完了,接下来就是按部就班,等待时间了……先不理他,他若识趣,自然会离开!”

怀着这个念头,周铨开始忙活自己的事情,不准备去理会苗仲先。

但苗仲先很闲。

他在食堂里坐着,周傥就不好不理会,二人又没有话可谈,于是大眼瞪小眼。周傥是做实事的,哪里做得住,闭目养神了好一会儿,再睁开眼睛时,发觉这苗仲先嘴巴在不停地动。

似乎是在说什么。

他凝集注意力去听,片刻之后,好悬没有气乐。

这厮口中竟然在念念叨叨,背诵着《道德经》!

大宋官家好道,故此文官们也多数对道家经典不陌生,象《道德经》,不少人可以倒背如流。

坐在这里无事的苗仲先,就在那背《道德经》,他宁可无聊到这个地步,也不提出告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