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大洋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40章 走入艺术的宝库,重生之改天换地,永远的大洋芋,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可是陈康杰知道,几百年来,尤其是近代以来,我们国家流失出去的文物数以百万计,千万计。别的不说,就敦煌失踪的极其珍贵文物,就有上万箱,遗书至少三万件,还有圆明园里面遗失出去的宝物,更是数不胜数,就连那些兽首,人家也没有放过。
一想起这些,陈康杰心里就有一种刺痛的戚戚焉。
文物是一个国家历史和文化源头和传承的承载体,可是这些东西,在我们腐败落后的时候,被人乘火打劫,强取豪夺,从而流失在世界各地。可以说那段历史是每一个华人心里难以磨灭的痛。
从前面看到的藏品来看,陈康杰几乎可以肯定,就在这个房间里,一定少不了国内流失过来的艺术珍宝。只可惜这些珍宝现在是在别人的私藏博物馆里,而不是在国内让老百姓随便参观。
果然,随着惠特尼一进去,陈康杰就眼花缭乱,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各样的古代陶瓷,宋朝的,明朝的,元朝,清朝的都有,甚至里面还能看到春秋时期的鼎。
在墙上,还挂着很多水墨画,甚至陈康杰还看到了唐朝画家韩滉画的牛和韦偃画的马,如果这两个人很多人不熟悉的话,那阎立本应该是听说过的了,他的一幅人物画也在其中。
在远处的墙上,还有一排书柜,毫无疑问,那里摆放着的应该是一些在国内看不到的书籍。
“那些是华文书籍?”陈康杰指着那排书柜问道。
“有一些是书,也有一些是收起来的卷轴画作,因为我不懂中文,所以以前这里我很少来。”
陈康杰大步的走到书柜前,看着那些纸张发黄的书籍,心中无比的激动。
陈康杰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文物专家,但是从那些书的纸张上,陈康杰看得出来,绝对是很多年前的古物。至于这些书如何流落在这里,那就不得而知了。
“这些书是你爸爸买的?”陈康杰问惠特尼。
“有些是我父亲收藏的,有些是我爷爷从欧洲带回来的,至于这些东西有什么价值,我也不知道,我父亲和我爷爷其实都不懂中文,在我印象中,这些书放在这里后,应该就没有怎么动过。”看着书柜上的东西,惠特尼有些茫然。
“我能哪一些下来看看吗?”陈康杰礼貌的征询道。
这毕竟是人家的私人博物馆,而这些东西不管人家看不看得懂,那都是很有价值的东西,陈康杰要动,那当然要征询得主人的同意才可以。即便他是惠特尼的老板,也不可失了礼数。
“当然可以,我爸爸不是说了,你有喜欢的就送你一件吗?那你当然可以仔细寻找。你知道吗?我父亲是很少用这些东西送人的,有些他懂,有些他不懂,可是对他来说,都是要珍惜的东西。”
陈康杰理解这种心情,就像一个喜欢收藏车的人,即便某一辆车不能开了,可是,那种人也不会随便轻易将那辆车给处理掉或者送人。
收藏,或许对约翰.惠特尼来说已经成为了他现在最大的爱好和最好的寄托。当然,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他就算要研究这些藏品,估计精力也主要是放在文化更接近的欧洲和北美文物上面。一个人的精力和学识毕竟是有限的,相比之下,中华国的这些东西,也许一本书就够他研究一辈子。
陈康杰随便抽开一本不太厚却宽大的书,还没有打开,陈康杰就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
原来他拿着的,是一本明代张瑞图的草书千字文字帖。
咱们别忘了,陈康杰自己也是书法爱好者,而且受到陈启刚的传授和影响,他的书法造诣并不低。
陈康杰拿着字帖看得津津有味,可是却苦了不明就里的惠特尼。
“LONG,这上面写的什么啊?怎么看起来一个个奇奇怪怪的字,好丑,我一个都看不懂。”
“上面写的当然是汉字,这些字不但不丑,而且还很优美,这是我国古代书法家留下来的珍品,只不过他的书写形式是草书,因此一般人看起来会有点费劲。我们的汉字,在书法中有很多种不同的写法,你能认得的那种,是楷书,算是最端正的了。在古代,我们都是用的毛笔,那么有些人想学着把字写好,就会揣摩和学习这本书上面的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