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头大将军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二章:抽调备倭军,嘉峪关的惨状,赵王爷的血战之心!,大明:家父九千岁,狗头大将军啊,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明:家父九千岁第九十二章:抽调备倭军,嘉峪关的惨状,赵王爷的血战之心!
来送信的人是沐斌,一见面就知道太子肯定是担心消息泄露的话会引起民心大乱,想一想也只有通过身边的人来把消息送给太孙。
可楚萧他们是如何也没想到这场仗竟然会来的如此激烈,皇帝亲率大军赶赴边关竟然就出了变故。
“你能不能别来回晃悠,办法是想出来的!”
看着朱瞻基来回踱步楚萧也是头痛不已,而听到这话后朱瞻基却焦急道:“现在爷爷被也先困在赤金山,我如何能不着急。”
“如果爷爷真的被也先围困致死那就是大明的灾难,而且我三叔手上现在只有一万将士,鞑靼部勐攻嘉峪关他根本坚持不了多久。”
“再过几天,等阿鲁台部跟马哈木合兵,到时候就什么都晚了!”
闻言,楚萧也是头痛不已,大明后方虽然有数十万大军在赶赴边关,可路途遥远再加上冰天雪地的至少还需要半个多月的时间才能抵达。
真到了那个时候,瓦剌人早就已经攻破嘉峪关,直接兵临明大都了。
可现在说什么也来不及了,这时候就算是太子把满朝文武全都问个遍也不会有什么好法子。
等等
楚萧忽然一愣,既然太子明知道消息不能泄露,而且满朝文武也都无法解决,为什么还让沐斌送消息来通知他们?
只是因为太孙在这么,可如果只是太孙在这的话他们这几块料加起来也没有法子啊。
除非
“我明白了!”
楚萧忽然一拍大腿,旁边的朱瞻基立刻回头问道:“你明白什么了?”
闻言,楚萧却没急着回答,而是在脑子里仔细过了一遍计划后这才开口道:“咱们现在距离哪最近?”
“哪里?”
“山东啊!”
“现如今我大明的数十万大军还在往嘉峪关赶,可走陆路至少还需要二十多天才能抵达战场,根本来不及支援!”
“可咱们大明在山东是有十五万备倭军的,而且南方多是江南水乡之地,这里的货船、商船和战船远比北方多,如果我们连夜去抽调几万备倭军,乘水路从运河出发,不进京师而直接改道河南,到时候入黄河,不用两天就能进入河西走廊!”
“那里距离嘉峪关只有不到一日的路程,我们先抵达那里支援赵王的话,没准陛下他们就真的能够坚持到我大明后方数十万大军的支援!”
闻言,朱瞻基顿时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仔细想来还真是这么回事,从这里抽调备倭军走水路过去是最快的办法。
虽说山东需要防御海上,他们最多也就只能抽调几万备倭军过去,可至少也能解嘉峪关的燃眉之急,不至于让瓦剌人这么快就打入大明版图。
“我这就去!”
事情已经火烧眉毛了,朱瞻基准备连夜就去山东抽调备倭军。
楚萧这边也没闲着,跟李祺出去连夜召集淮阴的商会,准备在朱瞻基回来之前就让商会准备好能用来载人货船,至于沐斌则直接去召集这淮阴的工匠了。
毕竟货船和商船的坚固程度比不上战船,出发之前必须得做一部分的调整。
时间如白驹过隙,两天的时间转瞬即逝,第三天清晨的时候朱瞻基回来了,带回来的消息是他以太孙的身份也最多只能调用三万备倭军。
现如今那三万人已经在山东的运河口扎营了,只待他们过去就能随军出征。
沐斌带来了好消息,楚萧和李祺费尽力气搞来的三十二艘货船也全都改良好了,货船本就船体巨大,甲板的面积加起来至少能容纳三万五千人。
同时按照楚萧的要求,每艘船都配备了弩箭,并且还加上了螺旋桨。
当楚萧亲眼目睹了眼前的货船后都不得不佩服沐斌的手段,这货船竟然被他改装的有模有样,用他的话来说是前些时日在工部认识了个叫薛瑄的奇人,这些时日手段学了不少。
这家伙手里有本孤本的武备志,听说里面记载了一百八十多种火器和机关零件的制造方法,甚至他这段时间还在研究里面记载的一种平时放着没事,但一碰就炸的火药弹。
触发式地雷现在就有了么,楚萧感觉如果这次能熬过去的话回去非得认识一下这个奇人。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有了螺旋桨和配套的踩踏齿轮,这些船的速度至少能再快两倍,驰骋在运河里那无疑就是水上的无敌霸主。
来到山东的时候楚萧还真的有些被这三万备倭军吓到的感觉,全都是身披甲胃,手持横刀的杀才,一个个的还没上战场就已经满身杀气了。
正在这时候朱瞻基开始训话了。
“大明将士们听令,这次我们不是去抗倭,而是去北方跟瓦剌人血战!”
“马哈木趁着冬日来临勐攻边关,大明国门及及可危,我们不能让瓦剌人攻破我大明的国门,杀害我大明的百姓!”
“将军百战死!作为大明的兵将,无论你是三千营,五军营,还是我山东的儿郎,都有义务杀入漠北之地,叫瓦剌人再也不敢冒犯我大明的领土!”
“日月山河永在,明君威武!”
“明军威武!”
“太孙威武!”
提气!勇勐!
朱瞻基这一番话说的大气蓬勃,效果非常的不错,饶是没告诉他们皇帝的处境也依旧把这些杀才的战意给调动起来了,没看见河岸上这些将士们全都纷纷红了眼睛么。
“全军听令!上船!”
正在这时朱瞻基再次开口,而随着他话音一落,三万备倭军纷纷上了船。
紧接着,传令官立刻站上了船头。
“扬帆!”
“出征!”
哗啦!
顿时,随着几十面巨大的白帆升起,船体纷纷顺流而下,一时,千帆竞发!
可出征的时候有多意气风发,路上的时候就会有多么消极,嘉峪关的战况已经日渐紧张,备倭军顺丰北上的路上几乎每过一城都能接到八百里加急的战报。
在这种焦急的心态下,上到太孙朱瞻基,下到备倭军的将士们全都是红了眼睛,一个个都是全力以赴,全速赶往边关。
最终,在第二天傍晚时分终于来到了河西走廊,随后大军便立刻下了船准备连夜急行军,顺着河西走廊直奔嘉峪关。
作为这次出征的主帅朱瞻基时刻都在盯着路上的风吹草动,没别的,因为根据战报所说嘉峪关的战况已经非常惨烈,他三叔朱高燧的手下人已经战死了六成,如今只剩下四千残兵在誓死抵抗鞑靼人的进攻。
无他,在这种情况下,路上很有可能会出现瓦剌或者鞑靼人的斥候,三万备倭军星夜兼程,难免会引来敌人的窥视。
“你有什么计策么。”
坐在马车里,楚萧看向了正顶着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巡视回来休息的朱瞻基,这两天在路上楚萧也时刻都在思考破敌之策,但到头来也是毫无头绪。
朱瞻基两天没合眼了,闻言便用沙哑的声音说道:“我想不到任何能赢的办法,爷爷现在被困在赤金山,将士们肯定毫无营救的手段。”
“我们这些人过去也是杯水车薪,或许只有等到后方的支援才有可能扭转战局。”
“太孙,前方疑似有一股敌军!”
正在这时外面传来了沐斌的声音,这家伙似乎对军队里非常向往,能骑马绝对不在马车上坐着,正好让他负责监督大军的进程。
听到有情况,朱瞻基立刻窜了出去,楚萧也撩开帘子往外看,只见前方的山口处似乎有几十名兵卒,而为首的偏将手里还举着大明的旗帜。
是明军?
不对啊,他们赶来边关的消息没告诉赵王,他们这些人怎么会在这等着。
“全军听令,稍有异动,立刻消灭敌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