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头上的猫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一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来了,五千大章!),相公,陛下又请辞啦,墙头上的猫1,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宗保生夫妇分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十亩田地,分到了田地之后,一家人齐上马,按照打好的标杆垒上田埂,到衙门去办理了手续,拿到了田契,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随后宗保生按照衙役的吩咐,去办理了户籍,然后衙门给分了宅基地。
与其他的人不同,宗保生手上有些钱,便想着将屋子好好地建一建,而不是随意用竹子稻草随意搭个草棚子安身。
宗保生去咨询了一番,发现现在的水泥转头价格都颇为便宜,心想几个孩子过几年便大了,若只是草棚子,恐怕到时候不好说媳妇,于是与妻子商量了一番,决定干脆起個砖头房子。
建房子倒是简单,现在的他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工头,想要找人来修房子其实也比较简单,认识的人也多嘛。
但夫妇两人还是陷入了纠结之中。
十亩地的确是很好的,但他们用简单地算术算了一下,发现比起去当工头,种田的收入远不如他在工地上干,但有着十亩地在手,若是补种的话,那也太暴殄天物了。
最后还是宗妻咬着牙道:“当家的,你只管去工地上干,能干多久是多久,田地这边就由我和孩子们来干,干多干少无所谓,少收成也成,反正没有你挣得多嘛,都是挣的!”
宗保生有些不落忍:“孩子们还小,你的身体也薄弱,若是累出毛病来……”
宗妻咬牙笑道:“当家的,不怕的,我听说县衙那边有搞什么桑基塘培训的,就是教我们怎么种植东西。
如果是种植水稻什么的,可能会很忙,但听说这桑基塘却没有很忙。
只要挖好鱼塘,将鱼放进去,然后种上桑树,到时候可以养些蚕。
养蚕这个我和孩子们都是能干的,孩子们可以去摘桑叶,我在家里照料蚕宝宝,听说钱可不少挣。”
宗保生闻言立即心动起来:“还有这种做法?成,我去县衙那边看看去。”
宗保生果然跑去县衙去,县衙那边果然派了人供人咨询,去的人多,干脆还办起了课堂,其实倒是不太难,宗保生便是干活的好手,许多东西都是触类旁通的,听完之后,他便决定搞这个桑基塘了。
不全是桑基塘轻松一些,其实桑基塘的琐碎事情更多,但关键在于,桑基塘的出产产值可比种植水稻多多了!
水稻花半年的时间,一亩地可以出产三四石粮食,一年下来,也就不到八石的粮食,好的年景时候,一石粮食可以卖到一贯钱,也就是说,一年下来,一亩地可以收到不到八贯钱。
但若是开发成桑基鱼塘,一亩鱼塘可以出三千斤鱼,如果是南方的草鱼鲤鱼之类的,卖出的价格也是颇可观的。
根据宗保生的经验,夏天的鱼比较便宜,但若是在南方养殖,完全可以养到冬天。
北方冬天的鱼可珍贵,与羊肉的价格都相差仿佛,若是年景好,一斤卖个100文钱,那三千斤的鱼,可以卖到三十万钱。
当然,如果南方大量养殖的话,价格肯定要打下来,而且更贵的是运费,但是卖个十文二十文应该也没问题。
那么一亩地三千斤鱼,按照十文钱一斤,那也有三万钱,也将近四十贯钱了,十亩地的鱼塘,也是四百贯的收入了!
这还只是鱼的收入,这里面还有桑树养蚕的收入啊,根据衙门请来的专家所说,一亩桑基塘的桑树可以养活二十斤的蚕茧,十亩地的桑基塘的桑树则可以养活二百斤的蚕茧。
100斤干茧,最终可以得到大约38斤熟丝,两百斤的干茧,可以得到七十六斤的熟丝,而往年的一斤熟丝价格可以卖到一百二十文,也就是说,每次可以收入将近一万钱!
更加疯狂的是,根据专家所说,因为广南东路气候温暖,所以每年至少可以养上六七次,这还是考虑到他们技术不太行的情况,因为江南一带已经有到达每年一十二次收成的案例了!
那就是说,光是养蚕,这十亩地每年便有一十二万钱的收入,一十二万钱,那就是155贯的钱啊!
所以,十亩的桑基塘,每年的产出的鱼与养蚕的收入,加起来便是五百五十五贯的收入!
这种收入是宗保生难以想象的。
他在北方的时候,也就种种小麦水稻,一年只能种上一季,交了税之后,所得实在是太少了,连养活一家人都够呛。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过,十亩地竟然能够产出这么多的钱,在听课的时候,他才意识到,为什么北方穷苦,而江南却那么富裕,原因在此啊!
宗保生听了课程之后,他便不打算去工地了,他要将这十亩地开发成桑基鱼塘,他们宗家有了这十亩的桑基鱼塘,以后也能够过上好日子!
当然,这十亩鱼塘侍候起来可不简单,鱼可不仅仅吃蚕沙就可以的,还得割草喂鱼,草鱼吃草,鲤鱼之类的可以吃草鱼的粪便以及蚕沙。
而养蚕也是很耗费人力的,他有四个儿子呢,年纪虽然都不算大,但摘桑叶、照料蚕宝宝的工作却是可以胜任的,这样一来,他们一家便有六个劳力了,照料十亩鱼塘应该绰绰有余了!
宗保生决定搞桑基鱼塘,但却是遇到了一个大问题,要挖十亩的鱼塘可不是他自己一个人便能干的,这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怎么办?
宗保生左思右想没有办法,只能又跑一趟县衙试试,他硬着头皮与衙役说了这个事情,他还怕衙役不耐烦骂人,侧着半边身子准备随时走人,没想到衙役还颇热情。
“这个问题啊,县衙已经想到了,近来不是来了一些新的北方流民么,他们也能分土地,但他们也没有干过活,凭什么分土地?
所以,县衙要他们帮着你们这些之前造堤围的人,将鱼塘给挖了,才能够获得这些土地,这样才公平嘛。
你别担心,县衙已经在组织了,很快便可以开始挖鱼塘了,你可以先到户房那里登记一下,等到你的时候,自然会通知你。
对了,这个是要钱的,钱不是薪俸,而是要拿来购买粮食的,总不能让人干活,连口饭也不给吃吧,但你放心,这钱不多,一亩地你只需给一贯钱就行了。”
宗保生一听顿时大喜,一亩鱼塘才花一贯钱,那可是真等于不要钱了。
他之前想过去请人来挖,可是一问价钱,直接就将他给吓跑了,不过也正常,一个一亩地的鱼塘,十个人一个月都挖不好,可想而知,十亩鱼塘挖下来要花多少时间,又要给出多少工钱去!
宗保生交了钱,才等了几天便等到了,之所以这么快,是因为他是自己主动去问的,而别人哪里敢去衙门问,也就宗保生与徐进那边混得熟了,认为自己也算是与官府有关系的人,才敢去问。
不过等鱼塘挖起来的时候,宗保生却是发现自己之前将困难想得太大了,在这边挖鱼塘,还真的没有过于艰难,因为这里的地势本来就不高,只要将堤坝垒起来,便天然是个鱼塘了,不涉及太多的土方,便十分轻松起来了。
宗保生希望将鱼塘挖得深一些,便每天自己做好吃的,甚至买了大骨头熬粥给流民吃,流民自然也就投桃报李,帮他挖深了半米深,这样便是一个极其优良的鱼塘了!
宗保生倒是没有将十亩地都搞成桑基鱼塘,大约挖了六亩,其余的他打算种水稻或者种蔬菜,毕竟作为农家,还是得自给自足的,米菜都得有嘛!
宗保生一家便是整个珠江三角洲的缩影,大量的流民南下,在各县衙的组织下分田,然后帮着原来分到田地的农户开挖鱼塘,整个珠江三角洲掀起热火朝天的大建设。
如此忙到二月多,春耕也随之开启。
-----------------
章衡在忙碌之中,收到了来自汴京的书信,是他的老师兼老丈人写来的信。
曾公亮在心里面问起他们小夫妻在广南东路习不习惯的事情,又讲了最近的情况,在最后,透露了最近汴京发生的事情。
章衡看了之后,神情有些凝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