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神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84 东边(2),我祖父是朱元璋,岁月神偷,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东”
突然,解缙的飞快的拽了下李景隆的手。
而后者马上闭口,目光环视四周。
“换个地儿!”
李景隆的嘴唇无声动动,站起身背着手朝外走。
解缙叹口气,落后片刻,然后才动身。
出了侍卫处的伙房,正看到几名站在门外的杂役太监。
李景隆大声道,“入冬了,正是吃冬瓜的时候!也别整天弄这些羊汤,弄点什么冬瓜汆丸子,冬瓜海米,冬冬瓜豆腐之类的时令菜!”
说着,盯着伙房领班继续说道,“你们从中揩油我懒得管,但有一条,得让宫里的兄弟们吃好!”接着,又突然骂道,“我听说昨儿东宫侍卫处那边,有道豆芽菜都臭了!”
“臭不能啊!”伙房领班忙摆手,“小人等经手的食材都是新鲜的,哪敢糊弄诸位侍卫大爷”
说着,他说不下去了。
在李景隆冷笑的目光中,渐渐低下头,后背渗出冷汗。
“厨子不偷五谷不收!”李景隆继续盯着他,“有些事本公平日不愿意说,但你们别给脸不要让本公跟你们较真!想吃你们这碗饭的人,多着呢!”
“是是是!您说的是!”伙房领班等人忙躬身道。
李景隆又斜了这些人一眼,拂袖而去。
~~
出了侍卫处的伙房,过端门走夹道。
李景隆放慢脚步,等解缙跟了上来,忙低声道,“东边?到底怎么回事?”说着,满脸郑重,“小解,那可是东边呀!”
宫里的东边还能有其他地方吗?
只有一个答案,东宫!
所谓的东边,是从洪武朝留下的老称呼老叫法。
当时孝康皇帝尚在时,朝中的折子分两份,一份送往乾清宫,一份送往东边这个东边,说的就是东宫太子。
“跟我也没什么关系!哎!”解缙摇摇头,低声道,“那几位!”
“哪几位?”李景隆急道。
解缙看看周围,欲言又止。
“你要是不想说就算了!”李景隆道,“跟你没关系跟我更没关系!我问,是因为我怕你这没心眼的,让人给卖了还帮别人数钱呢!”
“您都猜到了,非要让我说这么明白?”解缙皱眉。
李景隆顿时怔住,站在原地,“真是那几个书虫儿?”
答案,其实已经呼之欲出了。
东宫太子还小呢,四六不懂的年纪整日胡闹,朝政的事对他而言,远没有出宫逛大集来有趣。
而解缙口中的那几位,定然就是东宫太子的几位老师。
东宫四大学士,除解缙外还有张显宗,高逊志,杨淞!
张显宗跟解缙一道管着翰林院,高逊志是国子监祭酒还管着太学,杨淞主管詹事府。
虽说官职上,没有各部尚书那么位高权重。可也都是小九卿,是大明中枢的重臣。
更让人忌惮的是他们另一层的身份,太子的老师!
就是未来的帝师!
都不用多,再过十年,等太子成人之时,这些人就完可以跟南书房诸位大臣,分庭抗礼。
“这几个书虫跟李以行有过节?”
李景隆纳闷道,“他们不是一向不怎么掺和朝政吗?”说着,又骂道,“蠢材!吃撑了?”
在他看来,这些人只需要好好给太子教书就是了。未来的权柄是水到渠成的事,而现在太子还年幼呢,根本护不了他们,他们却急不可待的跳出来。
不是蠢材是什么?
“我先头说,陈迪在谋山东巡抚的位子!”解缙又低声说了一句。
霎那间,李景隆明白了!
皇上从武昌回京之后,罢各省布政司使改为设置巡抚。,主管军民政务。
巡抚之人可由各部和都察院推荐,再经皇上定夺。
看起来不过是官位的改制,但其中涉及的却是权利的重新分配。
比如以前,一省的布政升侍郎那绝对是高升。
可在设定巡抚一职之后,日后凡是京堂侍郎大小九卿等,必须有主政一省的履历。所以现在侍郎谋求一省的巡抚外放,反而是为了以后再进一步做打算。
陈迪谋求山东巡抚的位子,他以前是詹事府的属官!而东宫那那几位,则是洪武年间就主管詹事府了。
李景隆的后背,隐隐有些发凉。
刚设各省巡抚的时候,朝堂诸公所提及的候补名单中,就有几个以前詹事府出身,如今在各省或为布政,或为按察使的官员。
而当时李至刚实授了都察院,在这事上能说上话。就开始跟张紞他们打擂台,张紞他们提的人李至刚看也不看就是否。
另外还有一事,皇上去广西那一次,对沿途各省的监察御史大为光火甚是不满。
李至刚掌管都察院后,狠狠的把地方上的监察御史都洗了一遍。
要知道,那些地方上的监察御史,多是翰林出身。翰林出身入詹事府,再为地方清贵监察御史,然后再转回中枢。
这正是历朝历代,读书人进入帝国核心决策圈,最为稳妥的一条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