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小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48章 诱饵,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光荣小兔,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袁熙制定这个战略的前提,水位在当前时代,短时间内无法发展化学工业,也无法做出化肥,提高粮食亩产上限,所以只能另辟蹊径,挖掘工矿业潜力的,这虽然是无奈之举,但也是几十甚至百年内,最有可能实现的一条道路。</p>
科学技术的突破和发展,无法离开科技线上的前置技术,而中国自古以来在金属冶炼上的技术优势,则是袁熙敢于如此做的底气所在。</p>
后世直到十六世纪,除了中亚阿拉伯地区某些小规模的锻造技术有所发展外,华夏的钢铁冶炼一直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且甚至铁锅都属于限制出口之列,而这一千多年时间内北地民族民族的崛起,都离不开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到了能够和中原比肩,甚至某些地方超过的地步。</p>
后世宋朝便是没有对此足够重视,向北方辽金输送了大量的金属冶炼技术,以至于辽金吸取了中原和西域矿石锻造技术进行结合,能做到在某些方面的金属制品和宋朝并驾齐驱。</p>
金人的铁浮屠便是其中一例子,之外从攻城炮到兵器兵刃,皆是能够和宋军持平甚至有所压制,这是宋国无法外战取胜的重要原因之一。</p>
而幽州作为盛产盐铁之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袁熙不知道后世的华夏先祖,是不是得知了这一点,才会在明朝时死死占住这块地方,但最终还是没有阻止女真在鲜卑山以南发现大量铁矿,导致功亏一篑。</p>
所以此世他必须趁着自己在世的短短几十年里,将幽州边境往北拓展到辽东郡以北的地区,直达鲜卑山,便能够彻底截断关外胡人崛起的希望。</p>
以这个时代上千年的气候条件来说,鲜卑山以北的地区如果不进入工业社会,根本无法进行矿业开采和冶炼。</p>
从这个意义上来,幽州这块地方,是华夏民族真正的龙脉所在,只要占住占死,关外的胡人除了放牧什么都做不了。</p>
袁熙不知道柯比能是否看到了一丝半分的危险征兆,亦或单纯是因为关外气候恶劣,才不计代价入侵幽州,但他要做的,就是彻底将其图谋彻底粉碎,然后吞并东鲜卑的地盘,至于步度根的西鲜卑,反而是最不重要的。</p>
他对田豫牵招道:“还有两个月就开春了,凉州那边可以继续推进了。”</p>
“诸葛丞相如今在许都雒阳邺城的三角地区,进行了重新布防,在这个区域重新屯田,以成为日后对付曹魏的后勤补给地区。”</p>
“接下来的,就是是曹魏何时守不住长安了。”</p>
牵招出声道:“只怕曹魏没那么容易退走吧?”</p>
“长安可是连接荆州司隶凉州的关键节点,曹魏要是舍了长安,等于是三州通道尽断,只能各自为战,挡住陛下大军的希望更加渺茫了。”</p>
袁熙点头,“没错。”</p>
“但曹魏要是在长安做困兽之斗,只怕今后的几年里,还有数十万生命填在里面。”</p>
“所以诸葛丞相才去了雒阳,准备和曹魏展开试探性交锋,只怕就在这一个月内,两边就要开打了。”</p>
“凉州那边,我已经布置了子龙高干他们打入凉州,两边齐头并进,看曹魏如何应付。”</p>
“而这个时期,对于幽州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也是非常危险的士气。”</p>
“我预测接下来,春天一到,柯比能见我用兵,必然派鲜卑骑兵过来骚扰试探。”</p>
“而我的应对,便是最为猛烈的还击,猛烈到让柯比能都猜不通我到底想要做什么。”</p>
“这也是为什么我把你们两个都调过来的缘故。”</p>
“这次我们不仅要打击他们的骑兵,更要打击他们的部族。”</p>
田豫惊讶道:“犁庭扫穴?”</p>
袁熙出声道:“稍有不同。”</p>
“我们尽量不杀人,而是将打败的部族带往关内。”</p>
牵招疑惑道:“胡汉杂居?”</p>
“只怕几十年内,效果甚微啊。”</p>
袁熙微笑道:“不让他们在北地,我用船直接运往江东去。”</p>
“那便会稽开荒,打通海路,缺少不少人手,正好那边开始教化,百姓也可以读书识字,让这些鲜卑人从小学习汉话,不出十年,便再无分别。”</p>
牵招沉思道:“那他们的家主,只怕会有抵触……”</p>
袁熙出声道:“所以这次迁走的,只有妇孺。”</p>
“男子投降的,我会想办法另外寻地方安置,不过这种家庭应该很少,因为大部分青壮出去作战,早就做好了抛弃妻儿的准备,他们的居住地被偷袭,也不会回来救,只会往北地去,另外娶妻生子,以图东山再起。”</p>
“但关键问题来了,若他们的妻子被送到江东,他们哪里能寻找那么多合适的适龄妇女呢?”</p>
“于是他们便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了。”</p>
此时田豫牵招方才恍然大悟,两人面露惊讶之色,心道果然不愧是陛下,这么毒的釜底抽薪之计也能想得出来!</p>
因为若真如袁熙所想,关外鲜卑必然出现男多女少的局面,他们若想繁衍下去,要么通过激烈的内斗争取女子的分配权,要么只能被迫向北或者西征伐抢掠,这是祸水东移之计啊。</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