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字的李世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一章 各有盘算,镇疆军,码字的李世卿,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历经国祚八百年的圣唐皇朝,占据着中土二十八州纵横万里的广阔疆界,而为了夺取和守卫这一方江山,皇朝曾面对过的敌手,几乎到了数不清的地步。
但是话说回来,之前无论是金河流域的大小城邦,还是北方的胡族南方的蛮夷,都不曾像如今的突厥帝国那样,令圣唐感到非同寻常的警惕。
原因很简单,突厥很强大,和圣唐一样强大。
西大陆在短短数十年的时间里,被突厥人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袭荡蹂躏,除了波斯、大食、天竺等国拼命支撑,一息尚存之外,其余小国尽皆臣服。
因此,纯以国力而言,位于西大陆的突厥帝国,并不比东部神州的圣唐逊色多少,甚至,在尚武好战这个方面,突厥人还要更胜一筹。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玄门与圣教成为了整个皇朝的思想根基。
玄门讲究清静无为,圣教宣扬仁义忠孝,圣唐的官员百姓们逐渐接受了文明教化,兴科举、尊道义,“温良恭俭让”被视作高尚的表现,除了皇族和军方仍旧坚持武功武德,皇朝上下已然变得愈加平和。
在这种情况下,以嗜血杀伐为乐的突厥人,对圣唐子民而言就自然而然显得越来越可怕。
百姓怕,朝廷也怕。
所以,尽量避免与突厥帝国爆发直接冲突,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启战端,成为了圣唐的一种国策。
当年先帝李成文在西疆叛乱初起之时,一上来就发动四十七万大军,以屠国之势猛扑过去,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有“以战止战”的用意。
只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才能震慑住强大的敌人,避免因误判而导致举国大战的爆发。
也正因为如此,当帝都收到镇疆都护府急报,说突厥人入侵西疆鬼漠,挑起战事,朝廷上下便都一致认为,应该立刻派遣圣唐最精锐的力量前去处置,以便火速平息危局。
迅猛压制,同样是为了避免更大的战争。
就这样,历史上圣唐与突厥的“第一次西疆会战”,在不知不觉间拉开了帷幕。
皇朝名将、玄甲军团大统领谢光亲自担纲,指挥十万玄甲铁骑和七万镇疆都护军,与突厥血狼军团的十五万兵马,对决西疆。
交战双方第一场真正的较量,也是整个会战中最为重要的较量,就发生在车迟王城。
此战经历了整整七天,又被后人称作“七日战役”。
激战的前半阶段,是突厥主攻、圣唐主守。将近十五万突厥血狼军围攻由七万镇疆军防守的车迟王城。双方激战五天五夜,进攻的一方使尽全力,险些得手。然而就在王城即将被突厥攻克的时候,圣唐主力及时到达战场,当即扭转了攻守之势。
七日战役就此进入到了更为激烈的后半程。
然而出乎突厥人意料的是,驰援到此的玄甲军并未直接投入战斗,而是仍旧由都护府出马,以疲弱之师强行挑战突厥大军。
更令他们没能想到的,以步兵为主的镇疆军,居然在平原旷野上,与血狼骑兵硬桥硬马的打了足足两个时辰,直到双方都累得精疲力竭,在旁边观战的玄甲铁骑才突然发动,向狼军主力掀起了猛烈进攻。
这场战役的胜负,在黑色浪潮冲下山岗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
不久之后,帝都收到了来自于万里之外的西疆战报:
车迟王城保卫战,圣唐大获全胜!
是役,突厥血狼族十五万兵马被玄甲军团彻底击溃。敌兵阵亡两万七千余人,伤六万以上,被俘九千两百三十三名,其中百夫长以上军官六十八人。
敌军副统帅,克伦公爵当场毙命,主帅古里台率领残部向西撤退。
目前,玄甲军正兵分多路,追击溃敌。
整个战报,通篇没有提起镇疆都护府半个字,就好像那些人完全是透明的一样。
不过,这也并不影响帝君李成武的好心情。
闻听突厥溃败,李成武大喜过望,当即颁下旨意,犒赏前线将士,同时擢升谢光为一品军侯,领“上柱国”衔。
照理说,像这种大战,取得重要胜利之后,通令嘉奖有功人员实属正常,但正式的加官进爵,往往还需要等到整个战争结束,胜负完全落定之后,再论功行赏。
而李成武之所以这么着急的升谢光的官,主要是因为他实在太高兴了。
究其原因,还是那句话:成文不文,成武不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