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二二〇章 自知之明,怒海覆清1852,董王不懂,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二个重点就是分工的问题,不能坐在京城臆想,你后面要是有空的话出去转一圈,到太平洋沿岸,将我们准备纳入经济圈的所有经济体去走一圈,实地看看他们的经济发展情况。我之前跟你们讲过,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p>
陈得利感觉到了董良在这件事情上的慎重。</p>
华族人为地给环太平洋经济圈中的经济实体进行分工。</p>
这种认为的干预,势必会出现不公平的问题,时间长了,不同经济实体之间的矛盾就会加剧,甚至会有人产生对华族本土的怨恨。</p>
而董良让他下去走走就是为了将这种不公平降低到最低程度。</p>
在董良看来,华族本土与海外领土以及其他华人势力建立的国家都是平等的。</p>
他不会厚此薄彼,因为他的目标是扩充华人在这个世界的生存空间。</p>
目前来看,占据世界一半人口的华族拥有这个条件。</p>
而在后世,因为百年的屈辱,他们失去了这个机会,最后不得不在夹缝中艰难地崛起。</p>
董良建立的华族能够像开挂一般,在短时间内崛起,便是因为这一屈辱时期才刚刚开始,华族的元气犹在。</p>
陈得利接过董良递过来的文件。明明新内阁花了一个月时间制定的文件被董良说成是闭门造车,原封不动地打了回来。</p>
然而他却一点都不生气,反而因为元首刚才的话深受鼓舞,甚至感到一种使命感。</p>
这就是董良的用人之道,他总是能够让那些做事情的人感到自己做的事情非常伟大。</p>
董良这段时间忙于研究英国人的“勇士级”铁甲战列舰,连各大战区的战事都没有在意。</p>
上万吨的战舰在几十年后算不上什么。但是在此时却需要凝聚欧洲数百年积累的造船经验以及科技成果才能够制造出来。</p>
这其中凝聚的智慧要想提取出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p>
光是战舰的布局就是一门大学问。</p>
于是乎,董良不得不亲自出马。在当今的华族,董良的技术算不上最好的,但是他的见识依然超越了所有人。</p>
经过了将近半年时间,这艘被拖拽到江南造船场的铁甲舰终于再次下水,他们将一边完成海试,一边前往新加坡军港。</p>
第一舰队的将士已经在那里接收了一批改造后的英国战舰。</p>
他们将最终汇聚成第一舰队的生力军。</p>
华族海军将携带着大胜的威势杀进印度洋。打通通往西方的航道。</p>
送走了陈得利,董良驱车前往总司。</p>
赵烈文的职务依然没变,他还是总参谋长,华族目前还没有人能够取代他的位置。</p>
林文察再次返回了西北战区,为了保险起见,董良并没有换将,这提现了他对沙俄军队的重视。</p>
这样一个强大的敌人,董良希望能够始终以百分之百的状态去应对。</p>
所以在西北地区,华族实行了换兵不换将的制度。</p>
华族的兵都是按照标准化的操典训练出来的,除了经验上有所不同,战斗力上的区别并不大。</p>
“元首,文察将军提前回去了,沙俄人在北线跟我的骑兵制造了一点小摩擦,我们的一支边境巡逻队死伤惨重,还有两处牧场被洗劫。</p>
我军也展开了针对性的报复,一支骑兵穿插进敌人的后方,毁掉了对方的一个移民安置点。”赵烈文汇报道。</p>
“那你觉得这件事情是偶发性的,还是沙俄人的试探?”董良问道。</p>
“属下觉得应该是偶发性的,沙俄人在北部设置了两道防线,一道在叶聂谢河东岸,这里以哥萨克骑兵为主,补充了一些高加索少数族裔,这些士兵作风彪悍,,作战勇猛,但是不服管制,经常作出违反军纪之事,据说他们连自己的移民点都抢劫。这次应该是一支高加索骑兵越境想要捞取好处。恰巧撞见了我们的巡逻队。”</p>
华族在北部沿边地区设立守边民兵制度,就是将一些牧民迁移到边境线周围居住,在这里给他们划分牧场,同时他们的牧场也是他们的巡逻区。</p>
这些人享受免税政策,每户每年还能够得到二十斤茶叶、二两斤小麦的补贴。</p>
作为交换,他们必须组建巡逻队,定期对华族与沙俄的停火线进行巡视。</p>
华族与沙俄之间并未签订停火协议,因此两者之间没有边界,只有停火线。</p>
这些高加索骑兵显然是野惯了,他们杀了巡逻队,然后抢了他们的牧场。</p>
这完全是草原人的那一套野蛮作风。</p>
李开芳也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他当即下令调动两个机动骑兵师到边境地区。</p>
沙俄那边的反应也非常迅速。</p>
双方眼看着要在萨彦岭西侧干起来。</p>
只是李开芳来了一招声东击西,西萨彦岭这边是在对峙,一支骑兵师已经从图伦西进,连续拔除了沙俄军队三个边境哨所,渗透到托姆斯克州的后方,将一处干余人的移民定居点给拔除。</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