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做的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六十五章 战争准备,雄起北亚,爱做的事,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工坊区里,他当着很多围观工人的面儿,接见了好几位在工坊做工的平民百姓。
问题也都很亲民,比如你叫什么呀,在工坊干了多久,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呐。
被选中的百姓则因心情太过激动的缘故,多是磕磕巴巴的回着话。兀鲁图斯也没为难他们,依旧装出一副亲切的样子,并当着所有人的面,赏赐一块从萨满那里拿来,被吹捧成可以逢凶化吉的木牌。
尽管其并不昂贵,且是萨满为了敛财,而弄出的一种手段。但由兀鲁图斯亲自赐予,还是让百姓们激动的不能言语。
而后去了商业区,他也是装模作样的走访了几家商行,表现出极大的亲民姿态。从而让全城的百姓们都觉得,即便他们的明王殿下将都城定在了上京,但心里还是没忘记他们这些满洲里人。
这番表演完,已经到了晚上了。
必备的宴席是少不了的。
虽然是由巡抚衙门全盘操办主持,但做主东家却是兀鲁图斯。在满洲里城有分量的商贾、官员和数量不多的地方权贵,都受到了邀请。一些有着军队背景且又退役转为地方上文职的官员,更是邀请的重点。
在觥筹交错间,兀鲁图斯不断的展示着体恤民情,皇恩浩荡的姿态。参宴的宾客也在心理上,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并且全都表示,一定会配合好巡抚衙门,共同维护地方上的安宁与康泰。
到了后半夜,城里完全归于沉寂时,兀鲁图斯乘坐马车,又来到工坊区。
不过这次倒不是政治作秀,而是真的来视察来了。
因为在满洲里,可是有着火器作坊和军械作坊存在的。虽然在迁往辽东时,有很大一部分工匠也跟着南下,火器作坊和军械作坊的规模和产量,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但在这几年持续不断的搜罗工匠和培养工匠的政策努力下,火器作坊和军械作坊的规模已经远超初建时的模样了。
并且为了掩人耳目,火器工坊和军械工坊都挂着羊毛工坊的牌子,并且位置很偏,寻常时节根本就不会有人来到这里。而且工坊外松内紧,就算有人闯了进来,也很容易被伪装的护卫擒拿。
负责这里的也是一名老东蒙古人了,名叫巴彦。只不过他一开始就被分配到了兀鲁图斯的部落,所以忠诚度上,是很有保证的。只是他不是传统形式下,以收徒方式成为工匠,而是在火器作坊成立后,由一名普通的工人转型成的匠人。
且其能坐上这个位置,主要还是看他的管理和身份。真正技术上的事情,却是由老工匠们担着的。
知道兀鲁图斯关心什么,巴彦早早便准备好了。一边将这里的生产情况以书册的形式呈上,一边以口述的方式介绍着。
如今三发火筒,这里一个月可以生产一万支,十发火筒,则是七千支,火绳枪一千支。火雷八千颗、开花弹两千枚。还有明国的秘密火器,这里也已经能生产了。
只是产量不高,一个月就只能生产四到五十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