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泡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卷 第553章 让人神经紧绷的会试,寒门帝师,我是泡泡,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举人会试,所以又叫上公车。
这个名词来源于汉代,依汉制,以公车接送应征之人。
所以在另一个时空中,康南海率领举人闹事,就被称之为“公车上书”,来源就在这里。
这次会试的主考官除了吴兴邦,还有翰林院掌院学士兼吏部尚书邱腾。
会试一般是有两个主考官的,主考官基本上都是在翰林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或者詹士府少詹士、左右春坊、大学士等官中选用。
两个主考中必有一人带着翰林院学士兼任各部侍郎或者部堂、太常卿担任。
不过到了英宗之后,主考一般都是由大学士担任,有的时候甚至还会由两名大学士一同担任。
但这一科就有意思了。
按照常理,上一科是秦砚和夏阳秋担任主考,这一科应该轮到吴兴邦和徐嵩担任主考了。
但神奇的是,徐嵩并没有被皇帝钦点为主考。
徐嵩上任得晚,会试主考这么重要的事,应该早就定下了。
所以徐嵩未能被点为主考,这还情有可原。
但秦砚却没有被点为主考,这就让很多人意外了。
又没有人规定,上一科是他,这一科就不能是他。
皇帝化掉了秦砚的名字,却选中了邱腾,这很耐人寻味啊。
没错,邱腾作为掌院学士,翰林院的头头,身上还有礼部尚书的衔,这绝对够资格当主考了。
但关键是,大魏朝已经很多年没出过两个主考,竟然其中之一不是大学士的了。
那是不是代表,在皇帝的心中,秦砚已经……
京城中最近关于秦砚失去圣心的流言甚嚣尘上。
不过,很快,皇帝就亲自下旨,以秦砚劳苦功高的名义,赏赐了一些东西,这才让京城的流言渐渐消弭!
当然,让大家打消疑虑的除了皇帝下旨之外,其次,身为鸿胪寺左少卿的秦阙担任了今科会试的执事官也是部分原因之一。
会试的执事官的岗位与职责大致跟乡试差不多,但官衔上却比乡试要高很多,毕竟是大魏朝最高级别的考试。
当然,以秦阙的身份,总提调官兼知贡举官他肯定是没资格了。
这本来应该是邱腾这个礼部尚书的位置,但现在邱腾成了总裁,这个位置被礼部左侍郎给占了。
监试官又是监察系统官员的专用位置。
最后秦阙只捞到一个受卷官当当。
大魏朝的会是考法也跟乡试差不多,但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考试一共三场,每场一天,分别是二月初九、十二、十五这三天。
考试前两日,要张贴席舍图,都是按照报道顺序安排的坐席,这就跟乡试有很大不同了。
另外还有一点不同,就是考试当日清晨,应试举人“逐名挨次点入,审视齐藤,细加搜检”,但这仅限于撩起你的发巾,摸摸你身上有没有夹带便可。
不必脱衣露体,致损士气。
卷子是礼部印制的,但这时考官还没有公布考题,不过礼部刊印试卷的人,以及所有跟考试相关的官员、吏员此刻都已经进了考场,而且也要锁院的。
举人的笔墨砚是自备,每场草卷、正卷各十二张,首书姓名、年甲、籍贯、三代、本经,字体一律次第楷书,草隶等体一例罢黜!
而且,每个举人面前都有一名军士看守!死盯的那种。
总之,规矩繁多,最后两天,徐鹤他们压根就不是在温书,而是在查看大理寺那个司务写给他们的【注意事项】!
就说,这能不让人紧张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