绅士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六十四章 送粮(大章),城姬三国,绅士东,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且说广陵太守舒邵,数月前在广陵城中,开仓放粮、救济了不少灾民,有效的遏制了人口向江东迁徙。
然而这种违背袁术军令,私自开仓的行为,却令其被加罪、免职押送回了寿春。
幸好舒邵还算是有些辩才,见到袁术之后,马上请罪,并且明言道:“罪臣知道陛下会怪罪我,只是想要用我的一条命,来救百姓于涂炭而已!”
也幸好袁术身边,还有杨弘、阎象这样的贤能,虽然在袁术称帝之后,阎象就一直称病,连袁术封的官职,硬按在他头上的,但至少还有杨弘……
在杨弘不断隐蔽的为其打眼色之后,袁术勉强压制下了怒火,假笑道:“仲应,你的意思,朕自然明白,但是你难道不愿意与朕共享你的名声吗?”
于是舒邵得以免于一死,而且……擅自开仓还成了奉命救灾,只是这位“立了大功”的舒邵,之后只是在大仲朝廷中任个闲职,而广陵太守换成了袁涣。
袁涣也姓袁,但并不是出身“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而是陈郡袁氏的人。
当然,陈郡袁氏的确和汝南袁氏沾些亲——陈郡袁氏乃是袁氏之源头,算起来汝南袁氏其实是在百年前,才从陈郡袁氏分出的“旁支”。
别看袁术动辄认“舜”当祖宗,“袁氏”的祖宗也的确是舜,不过“汝南袁氏”的话,其实也就是一百年出头的历史。
只是百年间气势极旺,百年前汝南袁氏的“二代目”袁安,因为下雪天在家里冻着不出门、也不找人帮忙,被洛阳令惊呼“人才啊”,之后举了孝廉,至此袁氏的仕途一发不可收拾,百年间出了五位三公级的大员,而且是连续四代、三公不绝……
煊赫程度,还要超过千年历史的陈郡袁氏,不过相比之下,陈郡袁氏比现在亲自下场争霸天下的汝南袁氏,更像是“世家”。
毕竟汝南袁氏在袁绍、袁术败亡后,便销声匿迹,后世东晋、南朝历代,与王、谢、萧并称的“袁氏”,便是陈郡袁氏侨居。
袁涣一开始投奔袁术的时候,也是想尽心辅佐他,将来袁术显贵后,对自己、对陈郡袁氏也都有好处。
不过没几年,就发现了袁术的不靠谱,现在居然还一步登天的做了仲家皇帝……
袁涣当时可真怕袁术一拍大腿,将陈郡袁氏认作皇亲国戚。
还好袁术从一开始,就没将陈郡袁氏当回事儿,之后……袁涣的心理就有些复杂。
被委任为广陵太守之后,袁涣深感队伍不好带的——毕竟前任太守,可是冒死开仓救民,之后被带走问罪的。
有这个榜样在前面,袁涣不开仓、显得不仗义,开仓……袁涣还没活够!
明知道前任是私自开仓才被明升暗降,袁涣再故意开仓,怕是能获得袁术的双倍愤怒。
而且更重要的是,舒邵敢开仓,是因为当时他认为广陵城的存粮足够救济灾民,只是之后无力再承担军用而已,毕竟广陵本身就是“大粮仓”。
然而现在眼看春耕时节,老天爷还不愿意赏雨,广陵怕是也没有余粮!
这种情况下,袁涣拿头开仓?
屋漏偏逢连阴雨,时间转过四月,广陵九成以上的耕地,基本可以确信不会有收成,余下一些在大型水源、水渠左近的膏腴之地,还有希望收获。
就在这时,江东有所行动,一直持续接受流民的瓜洲驻军,露出了獠牙,直扑广陵而来……
得到消息之后,袁涣也愣了一下。
去年春夏那么好的局面,白公都没有进攻淮南,今年……这都揭不开锅了,明显不应该用兵的时候,居然出兵广陵?
疑惑归疑惑,城池还是要守的。
见到陈宫带着大军来到广陵城一箭之地外,袁涣估计了一下,眉头大皱——江东军这军容倒是整齐,但是……眼前这也就五千人左右的规模,想干嘛?
打广陵?闹呢?
城内守军都有两万,后世陈登在这儿……一万人就打退了孙权的十万!
然而就在迷惑时,只见陈宫的军阵前,推出了几个“大家伙”……
“这是……投石车?”袁涣可是有见识的人。
陈郡袁氏,祖上是春秋时陈国的上卿,而且是国君世系的旁支,家学渊源深厚,秦皇焚书坑儒之后,好些绝版的书,陈家都有收藏。
而战国时,就已经有投石机、或者说是“抛石机”,不过却是最原始的“人力驱动”,也就是大家喊着、口号、一起拉绳子,以此将石头抛出去的那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