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诞的表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7章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满唐华彩,怪诞的表哥,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507章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p>
其实,仆固怀恩只需要像辛云京一样刚来时就认个错,表示了恭敬的态度,事情也许就过去了。</p>
可他性格犟得厉害,又自恃功劳高、付出得多,一定要把这些事情掰扯清楚,浑不知世上有很多事其实是掰扯不清楚的。</p>
在辛云京看来,仆固怀恩太过跋扈了。若要放任这样一个忠奸难辨之人引来其回纥女婿入关中,甚至不如与李琮谈出一个对彼此都好、对社稷有利的条件来。</p>
“陛下,仆固怀恩御前咆哮,臣请治其不敬之罪。”辛云京再拜道:“叶护之败,仆固怀恩亦难辞其咎。为防万一,臣请暂解其军职,直到查明真相。”</p>
因担心李亨不答应,辛云京还贴心地把接替仆固怀恩的人选都选好了。</p>
“京畿招讨兵马使马璘,忠勇可嘉,兼救驾有功,可替代仆固怀恩。”</p>
李亨若是果断,当场就解了仆固怀恩的职,以仆固怀恩之忠心,绝不可能当场抗拒。偏李亨又不想做这等过河拆桥之事,连忙叱责了辛云京,下令都不得再谈,一切就当没发生过。</p>
他当着众人的面,把薛白那封信撕成碎片,道:“都回去吧,别中了薛逆的离间之计。”</p>
“陛下,可臣……”</p>
仆固怀恩犹不甘心,还想自证清白,李俶连忙把他拉了出去,算是好不容易把一场内讧压下来了。</p>
入夜,泾州城并未安静下来,城中依旧有人悄然活动着。</p>
有身影鬼鬼祟祟地到驿馆,敲了敲魏少游的住处,不一会儿,门便被打开了。</p>
“魏公。”</p>
“进来说。”</p>
魏少游引进了来人,关上门,脸上浮起了笑意,道:“你能来,可见是个知恩图报的,很好。”</p>
对方原是一個小吏,乃是当年魏少游任朔方转运使时提携的,因此得以建了拥立之功,被李亨封了官,如今就在李亨的元帅府任事。</p>
“小人听闻,雍王早年间也曾得到魏公的救命之恩,他知恩图报,向长安天子举荐魏公,小人当见贤思齐。”</p>
“好一个见贤思齐。”魏少游欣慰道:“你是个聪明人啊。说吧,可有何消息?”</p>
“辛云京早就怀疑仆固怀恩有反意,今日得了信,果然是闹开了,小人听到他与骆奉先说‘叶护之败,难保不是仆固怀恩所为’。”</p>
魏少游眉毛一挑,显出喜色来,低声道:“忠王、广平王重用宦官,尤其相信身边人所言。你且拿这些钱财去向骆奉先求官,再告诉他,是仆固怀恩故意让仆固玢被俘,投效长安。之所以杀了这儿子,担心事情泄露而已。”</p>
“魏公放心,骆奉先嗜财如命,此事一定能办妥。”</p>
“再放出传言,称忠王有解仆固怀恩兵权之意。此事,让人以忠王的名义询问仆固怀恩麾下将领即可。”</p>
“小人明白了。”</p>
魏少游了解李亨的用人方式,知道这位“圣人”威严未立,用人过宽而又多疑,吏治并不严肃,故意对症下药,出了这么个主意,相信李亨想防都防不了。</p>
~~</p>
不出魏少游所料,骆奉先在李亨面前中伤了仆固怀恩。</p>
他这么做,却不仅是因为钱财,而是他认为世上就不可能有武将比宦官还要忠心,他阉了身子入宫侍奉,仆固怀恩倒好,能把儿子都杀了。</p>
再说,仆固怀恩两个女儿嫁给了移地健,转头,叶护就败了,那些回纥骑兵溃散回草原,只怕要被移地健收服。</p>
除了骆奉先,李辅国、鱼朝恩在此事上也是相同的看法。</p>
“万一让他把圣人献给了薛逆,那可如何是好啊?”</p>
三人成虎,李亨一听这话,生怕自己被薛白活埋了。</p>
他其实并不相信仆固怀恩,只是害怕引起动荡,不敢轻易除了仆固怀恩之权,登时纠结起来。</p>
李辅国在一旁见状,转念一想,出列道:“圣人,奴婢有一个办法。”</p>
“快说。”</p>
“圣人何不召回郭子仪?”</p>
李亨道:“朕还指望郭子仪围困长安,如何能将他召回?”</p>
“奴婢是这么想的。”李辅国道:“李泌当时说,太原的王缙、相州的李光弼、雍丘的张巡等人都支持薛逆,故而要切断其联络。可如今史思明南下,河东、河北应对史思明尚且来不及,又何需郭子仪?再者,郭子仪出兵这么久,无所作为,想必是他与李光弼有私谊。”</p>
其实谁都明白,更大的原因其实不在郭子仪,而在于西京凤翔丢得太快,坚定了各地许多将领支持长安的决心。但话肯定不能这么说。</p>
闻言,李亨不由点了点头,对李辅国刮目相看。不知从何时起,自己身边这个宦官已经有了独到的见地。</p>
李辅国眼皮一抬,很快观察了李亨的神情,他如今已十分擅长于揣摩李亨的心思并根据它来说些看似头头是道的话。</p>
可事实上,他想召回郭子仪的理由很简单,害怕薛白或仆固怀恩要了他的命,觉得还是郭子仪来镇局面更让人安心。</p>
李辅国接着道:“圣人再留郭子仪攻长安,即便是攻下了,难道是要让郭子仪的威望超过圣人吗?”</p>
李亨眉头一动,马上就起了召回郭子仪的念头,却还有犹豫。</p>
“凡事就没有比圣人安危更重要的。”李辅国继续道:“今圣人兵少,苦守泾州,召回郭子仪才可保圣人无恙。至于平定薛逆,太上皇既已布告天下,长安早晚可下,又何必急于一时?仆固怀恩万一有叛心,除了郭子仪,又有谁能镇住他?”</p>
李亨终于被说动了,当即下旨,召郭子仪立刻到泾州勤王。</p>
此时距房琯在咸阳桥大败、郭子仪出兵河东不到一个月,李亨却战略反复,使郭子仪来回奔命,看起来荒谬,其中却还有一个原因。</p>
让郭子仪出兵河东是李泌的主意,一开始李亨就觉得舍近求远了,只是出于尊重李泌所谓的“大局”与“长远”才答应的。如今李泌都背叛了,当然不该继续坚持其策略。</p>
这一件事,标志着李亨由听从李泌的建议转变为更听从宦官的意见。</p>
~~</p>
郭子仪还未归来,短短数日之间,泾州城内外忽然传言四起。</p>
军中不少人都在私下议论着圣人要解了仆固将军兵权一事,且消息终究还是传到了仆固怀恩耳里。</p>
另外,一些仆固怀恩麾下做的不法之事也被人提了出来,朔方军有胡汉相杂,本就难以管束,仆固怀恩平时也确实喜欢纵容军士。</p>
比如,他的儿子仆固玚曾见军中将领有妻子美艳,便擅自劫走,因仆固家的大功,无人敢问。辛云京一直就看不过眼,如今终于动了手,要把那女子夺回来归还给那将领。</p>
仆固玚出使回纥未归,其麾下士卒拦着辛云京,被辛云京射杀了两人。</p>
此事闹到李亨处,还未有结果。</p>
朔方行军司马范志诚进了大帐,面露忧色地道:“将军,末将听闻了一件事。”</p>
“又有什么事?!”</p>
仆固怀恩心情很差,正在暴饮,面前已经堆了数不清的酒坛子了,一张脸也喝得通红。</p>
范志诚道:“末将听闻骆奉先与圣人进馋,提醒圣人提防将军成为下一个安禄山,已派人去召回郭节帅,为的就是镇压将军你。”</p>
“我哪里像安禄山了?”</p>
“是,将军除了是胡人、战功赫赫、大权在握、深受陛下信任,其余无处再像安禄山。”</p>
仆固怀恩揉了揉眼,清醒了些,问道:“你这是在说反话吗?”</p>
范志诚道:“将军何不想想,圣人屡战屡败,如今能倚恃者,除了将军还有何人?”</p>
“我当然知道,我是圣人的柱石,那他更不应该疑我才对。”</p>
“谬矣。”范志诚道:“越是只能恃仗将军,圣人越害怕将军会背叛他。依末将所见,军中传闻,圣人要解将军兵权,此事不是空穴来风。”</p>
仆固怀恩面色僵了僵,眼中浮起悲恸之色,把手里的酒坛子一摔,起身便往外走。</p>
范志诚连忙拦住他,问道:“将军何处去?”</p>
“我去见圣人,自请解职。”仆固怀恩啐了一口在地上,道:“一腔热血,反受猜疑,再打这仗也没屁大意思。”</p>
一句话说完,他才忽然意识到,这仗不打了,无非也就是让庆王安稳当皇帝,也许天下反而还太平了。</p>
“不可啊!”范志诚忙道:“将军一旦失了兵权,辛云京、骆奉先等人岂会放过将军?将军不为自己考虑,也不为满门考虑吗?”</p>
仆固怀恩一把推开他,大声道:“我忠忱为国,别无二志,又何必为一己之私多做盘算?!”</p>
范志诚便跪倒在地,泣道:“末将绝非要拦着将军为国尽忠,可末将不忍看将军的忠心被践踏啊,将军越是忠勇,他们越是轻贱将军,这才是末将最痛心疾首之事。”</p>
这番话戳到了仆固怀恩的痛处,他不由眼睛一酸,泪流满面。</p>
范志诚又道:“将军不要坐以待毙啊,依末将所见,眼下唯有两条出路,上策莫过于将军一声号令,命朔方将士拿下忠王、广平王父子,押于京师,献于天子,则将军不失安定社稷之大功……”</p>
话音未落,仆固怀恩转过身来,抬脚一踹,把范志诚踹在地上滚了两圈。</p>
“懦夫!我绝不做这等卖主求荣之事,你若再敢说一句,我现在就杀了你!”</p>
范志诚重新爬了起来,道:“将军若不愿如此,那便唯有回师朔方,图得保全。”</p>
仆固怀恩不答,思量了许久,终究是不忍就这样弃李亨、李俶而去,最后还是决定上书一封,把事情都解释清楚。</p>
他回到大帐中坐下,招过范志诚,道:“我说,你来写。”</p>
范志诚叹息一声,见劝不动仆固怀恩,只好坐下,提起笔。</p>
“我是铁勒部的夷人,从太宗朝就世代效忠大唐。我年轻时就得到过东宫的恩惠。”</p>
范志诚遂写下“臣世本夷人,少蒙上皇驱策”,同时摇了摇头,心想,如今再说这些还有何用呢?圣人一旦起了猜忌,只会越来越深。</p>
但仆固怀恩还在不停说着,说他这些年的功勋,说到后来怒气渐生,一发不可收拾。</p>
“陛下不加明察,听任谗邪之人,这是最让我痛心泣血的事。我仔细反省,认为我有六大罪,不得免死。”</p>
“安禄山背叛,天下兵患不断,我不管母亲年老,跑到灵武追随陛下,募兵讨贼,这是我不忠的大罪之一!”</p>
范志诚听到后来,也是义愤填膺,下笔飞快。</p>
“斩子仆固玢以严军律,舍天性之爱,是臣不忠于国,罪二也!”</p>
“二女远嫁,为国和亲,合从殄灭,是臣不忠于国,罪三也!”</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