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游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章 立储,山河入梦来,燕山游侠,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二郎久在军中,长于征伐,朝野无人可望其项背,然则,治理天下终究与领兵作战不同。领兵作战,乃是天下最讲效率之事,成败往往系于一身,若要号令三军,克敌制胜,它需要的是杀伐决断,需要的是统帅至高无上的军威,更需要军将士对统帅绝对的服从;可是,治理天下,靠的是虚怀若谷,海纳百川,以使四海凝一,从来就不是一人的独断专行。朕承认,若论军阵纵横之才,二郎确有天赋,但却疏于理政,说起来虽头头是道,可多是纸上谈兵,不识稼穑之艰难,不知百姓之疾苦,亦不晓政务之繁琐。这样的人,只可为三军之帅,却不可为一国之君。所以,无论是为了大周,还是为了天下,朕都不能立二郎为太子,相比之下,还是长耀比较合适。”

萧长耀有帝王之才,却不擅军略;萧长陵挞伐天下,战无不克,却不宜为君,这是身为皇帝和父亲的萧隆先,对两个儿子作出的最中肯的评价,天下尚未一统,楚、燕尚未平灭,可眼前的这位一国之主,就已经在考虑千秋万代的事情了。

终于,独孤元姬仰起玉颜,面露一丝不忍神色。

“只是委屈二郎了……”

“委屈?!”

萧隆先眯着双眼,温和的眼神之中,带着一抹令人难以捉摸的感情,凝视着坐在他对面的独孤皇后。

“就他一个人委屈吗?!狼烟尽掩征人骨,这天下,本就是大争之世,委屈的人多了。”

帝后双双陷入沉默。

就在这时,御书房外,传来一声内侍的通报。

“启禀陛下,六部尚书已齐聚甘露殿,求见陛下。”

“朕今儿个累了,有什么事,明天早朝再说。”宣帝挥了挥手。

“是,奴才领旨。”

次日,太极殿,大朝会上,立储诏书公之于众:

大周皇帝萧隆先嫡长子,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宗正寺卿,驷车庶长,上京府尹,大冢宰,齐王萧长耀,册为皇太子,加九锡殊礼,赐羽林虎贲,甲仗百人,正式入主东宫。

国本既定,举国同庆!

多年以来,一直悬而未决的储位之争,至此终于尘埃落幕。

……

转眼间,数日匆匆而过,晨曦,东方破晓。

永兴六年的初秋,随着季节的召唤,悄然步入上京;此时此刻,空气深处,虽然还残留着少许盛夏的暑热,但当天边的一轮朝阳,冲开初晨的云霞之时,暑热便已经徐徐褪去。

一年一度秋风劲。

萧瑟的西风,由内向外,一路席卷而去,扫过了帝都皇城的广厦通衢,扫过了高大宽阔的上京城头,扫过了茫茫不见尽头的大平原……

远远望见,京畿的清晨,分外壮美,分外秀美。

浩淼的拒马河,平静的水面,在火红的天幕下,金波粼粼。红日高高升起,涌出水天相接之处,山水与风物,顿成一片朦胧的红色剪影。苍茫的芦苇荡,翻滚着金红交加的长波,影影绰绰。

永平,靖北行营。

这里,是素有“京畿咽喉要地”之称,驻扎着十二万靖北大军的永平城,更是萧长陵身为靖北主帅,坐镇掌控,号令麾下靖北将士的“秦王行营”所在。

一股森寒的杀意,笼罩了这座军威赫赫的靖北行营。

连绵不断的各式军帐,战车,旌旗,矛戈结成的壮阔行营,方圆二十余里,环绕着永平城的城郭与拒马河的河畔,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却月弧状,宽阔,威严,肃杀,依山形矗立。

当下,日光熹微,晨起雾霭,淡薄的秋阳,逆风拖曳数尺,在迷蒙天色的掩映下,将偌大的行营染成大片火焰般的红色,竟幻化作数十条长长的火龙。

从高处往下望去,靖北大营外,十里方圆,莽莽平原,就像被一群密密麻麻的蚂蚁,布满大地一样,随着这些蚂蚁的轨迹,似乎整个地面也在渐渐蠕动,仿佛是要越过这片平原。

极目一望,整座行营之中,铁甲光寒,映入眼帘中的,尽是黑衣、黑甲、黑纛、黑骑,幽冥到极致的黑色,看不到一丝明亮;漫山遍野,黑色的大营,黑色的盔甲,以及营中无数黑色的将士,共同汇成了一座黑色的城堡。

介于大营的防线间隙,列着一排栅栏,无数靖北长弓手,神情肃穆,额头青筋暴动,持弓肃立于栅后,身形却纹丝未动,遥望远方烟尘滚滚;而后排的长枪队,皆手执枪矛戈戟,正保持着一种昂然的英姿,踏着铿锵有力的步子,分成多个纵队,穿梭在营帐之间,来回警巡。

此时,军校场上,早已是杀气腾腾,沙尘大作。

一座形胜铁塔的点将台,迎着飒飒西风,凌云而起,巍然耸立,缓缓呈现出如山丘般的轮廓。

临近高台,最先展现在营中将士面前的,是两面凛然醒目的大旗:一面是猎猎招展于秋风之中,上书“靖北”二字的玄墨大纛;一面是高高擎于半空,镶嵌着猩红正楷“萧”字,象征着秦王萧长陵赫赫战绩的“银龙王旗”。

王旗、军旗之下,由东至西,由左向右,分置成三大威武雄壮的大型军阵:由北大营、东大营各路中军副将统率,身重甲,配以马刀长槊的骑兵方阵;兵戈林立,寒光闪烁,状若长龙的步军方阵;由巨型弩机、八牛床子弩和数百弓箭手组成的强弩方阵。

三大军阵之间,隔着一条宽广的通道,露出一张张英气勃勃的面孔,他们每个人的连上去,似乎还保留着浴血的征尘,洋溢着横扫千军的豪情;至于诸如霹雳车、武钢车、拒马枪等重型军械,也已数就位,一层叠着一层。

孤零零的点将台上,萧长陵一身戎装,目光寒冽似刀,双手拄着自己那柄黑沉沉的“承影”古剑,身形挺拔伟岸,傲然地立于高台顶端,岿然不动,任凭初秋的凉风,吹卷过他坚毅的脸庞;此时此刻,身为大周秦王,十二万靖北军统帅的他,早已除去了束冠,一头黑发随意盘起,换上了行军时的装束:

一身高贵的战甲。

一袭飘逸的风氅。

昔日的白衣胜雪,如今衬在他的寒甲之下,雄毅风骨一览无余。

萧长陵的戎装,纹着炎徽印记,肩甲铸以流云火焰,一袭战袍,皓然凝霜雪;铁盔缀以白羽,垂于脑后。翎盔银甲,配上须臾不离的长剑,愈加显示出这位靖北之主英武挺拔的身姿;而他那凌厉的眉目,寒峻的面庞,加之他傲岸不群的神情,愈加显示出他作为十二万雄师执掌之人的不怒自威与赫赫风采。

这个时候的萧长陵,不再是当日那个在浣花溪的月色下,与佳人卿卿我我的白衣少年,也不是那日身在皇宫之中,倔强直视天下至尊的清贵皇子;此刻的他,或者说,此刻他的身份,不是少年,也不是皇子,而是一支大军的统帅,是十二万健儿的主宰,是威慑群雄的秦王!

初秋瑟瑟的风,打着美妙的节拍,吹过萧长陵清俊的脸庞,吹过他的白衣战甲;秋阳下,他那沉静如冰湖的面容,仿佛笼罩上了一层如迷梦般的光华,越发显得英姿如仙,遗世绝尘。他,是这般出众,又是这般令人心折,面对这样的一位男子,莫说是春心荡漾的少女,即便是男子,也会甘愿拜服于此人俊秀的光芒之下。

立在点将台上,萧长陵居高临下,紧紧地拄着承影漆黑的剑柄,凝神举目远眺,眼神愈发深邃,打量着营中披甲持刃的靖北将士;那双敏锐沉稳,如雄鹰般明亮寒肃的瞳眸,从每个人的脸上,一一扫过,阳光下的他们,镌刻在萧长陵的眸底深处,都是那样金光闪耀,熠熠生辉。

这是大周的靖北军,更是隶属于他一个人的靖北军;作为一位举世公认的统帅,萧长陵坚信,终有一日,自己会带领这支虎狼之师,纵横驰骋,北上踏平柔然王庭,南下碾碎南朝江防,打下一个大一统的江山……那时,天下再无战乱,百姓安居乐业,而他的靖北军,或许会化作冢中枯骨,亦或许,会成为镇国支柱,坐拥百万雄兵,叱咤九州。

天下混战,四海沸腾,萧长陵,靖北军,注定要肩负起扫除乱象的使命;即使有朝一日,靖北军就算灭亡,也要倒在冲锋的路上,生而潇洒,死亦壮烈!

校场旷寂,西风骤起,四下旌旆翻卷,唯有天畔断雁孤鸿,幽幽哀鸣之声,不绝于耳,恰似胡笳阵阵。

忽然,伴随着一阵刚健的铁靴声,黑盔黑甲的大将胡锟,疾步登上高台;只见,这位被秦王殿下倚为心腹,且在靖北军中威名赫赫的北大营猛将,除了腰间悬佩的那柄佩刀,手上还提着一柄崭新的军刀,一看就是一把刚刚打造好的制式佩刀。

“噗通!”

胡锟单膝跪地,双手奉上军刀,呈递到萧长陵面前。

“启禀大王,此乃军械司新打制的第一批靖北军刀,请大王检验。”

“好,让孤看看。”萧长陵面色不变,只是重新将承影佩在腰畔,接过胡锟手中的刀。

却见,这柄刀的质地,可谓独树一帜;刀长三尺,外附金铁刀鞘,锋刃深藏鞘中,刀柄雪白光亮,乃是以上等的大理石打磨而成,镶嵌着一颗闪亮的西海宝石,给人一种既诡秘又耀眼的感觉;而且,就整把刀掂在手上的重量而言,也非常适中,不轻不重,极大增强了执刀之人使用的灵活性,兼顾威严与观感,又保证了实用性。

雪刃在手,萧长陵的双目之中,划过一道惊电,渐渐凝聚成了一抹剑气,仿若长虹横贯苍穹,一剑劈开天幕,直杀得天地间黯然失色,一片晦暗,映衬得他眼底的寒意,顿作漫天飞雪。

蓦然间,萧长陵自嘲一笑,凌绝的杀意,立时从身上喷薄而出。

“孤,乃天子手中之刀,不曾想今日,竟也做了回执刀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天官志

活儿该

这年头谁还当正经狐妖

我来脏波兵线

箱子里的旧日

云上麒麟

黄昏分界

黑山老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