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不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2章 小半年连升三级,初唐:砥砺前行,无言不信,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62章 小半年连升三级</p>
《师说》!</p>
看着名字,令狐德棻就觉得眼前一亮,只看这文章名就知道主题围绕教育来写。</p>
令狐德棻最欣赏陈青兕的地方就是他对教育的重视,不管是青溪县的县学,还是《三字经》,以及对国子监的整改,无不围绕教育,也是如此,他才放心放权。</p>
令狐德棻带着鉴赏的态度看来,手中之文。</p>
可看到第一段,令狐德棻原本老迈浑浊半张的眼睛瞪得老大,嘴唇微抖,连带稀疏的胡子都在颤抖。</p>
陈青兕能够理解令狐德棻此刻的心情。</p>
华夏文化的传承千年,先秦散文功居第一。</p>
不过古来散文有一特点,主要是以史书、经典、典籍等形式出现,如《左传》、《国语》、《战国策》、《论语》等,以叙事为主,注重历史事件的真实客观。</p>
随着发展,到了汉代,散文有了独立性,如《汉文帝集》、《世说新语》等,开始注重文学艺术性,以文字的力量反映社会风貌与生活。</p>
这种记体文题材范围比较狭窄,主要侧重于记事,记录历史上的事件,以警示后人,甚至可以将之视为史书看待。</p>
“替朕拟一道旨意,《师说》朕很喜欢,达者为师,说的很好。连孔圣人都能不耻下问,何况我辈俗人?此文可表于天下,让天下读书人都知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p>
当然李治身为皇帝,他可以压下陈青兕推动的势,但这并非李治的意愿。</p>
许敬宗如实道:“更胜昔年洛阳纸贵,也就是陛下贤德,百姓安乐,长安才没有出现商贩哄抬物价的情况。”</p>
他继位之初,便知自己有两个难缠的对手: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关西勋贵,以关东五姓为首的士族大家。</p>
只是陈青兕发展的速度竟超乎他的预料,先是科举的变革,现在又是《师说》奠定自己大儒的地位。</p>
相对诗词而言,散文的地位显然更高。</p>
《师说》一文,在反响最热烈的时候,传到了宫中。</p>
作为一代英主,李治想要如自己的父皇一样,成为一大伟大的君王。</p>
这种说理文最是难写,需要有雄浑的笔力,不但能够令人信服,还得言简意赅,深入浅出,且让人有读下去的欲望。</p>
而陈青兕也没有选择低调行事,主动号召天下学子求学,不问士庶。</p>
陈青兕这位庶族出身的才子,在士林中的声望越高,对于他的计划越有利。</p>
原本沉寂下来的陈青兕,再次冲向了风口浪尖之上。</p>
如果说《三字经》是蒙学中的王炸,那么《师说》就是整个士林的王炸。</p>
陈青兕忙道:“不敢!”</p>
“那反响如何?”</p>
“另外……”</p>
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被誉为“文章巨公”、“百代文宗”,就个人古文水平和古文成就来说,纵观整个历史,也无出其右者。</p>
李治也读懂了《师说》,知此文绝妙,但却不如许敬宗这样的名士理解的透彻。</p>
这一次更高,力度更大。</p>
陈青兕之所以选择《师说》,也是一次回击。</p>
这《师说》一出,许敬宗也惊愕半天,庆幸自己并没有轻视陈青兕这位少年郎。</p>
面对机遇,哪有退缩的道理。</p>
现今长孙无忌已经是瓮中之鳖,生死就在他的点头之中。</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