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老Q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4章 “剁手党”的理想之地,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重庆老Q,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汉兴二年(1672年),黑山(今澳洲帕默斯顿附近)钢铁厂一名高级工匠发明了反射炉和搅炼及辗压法。</p>

搅炼可以除去铁水中的炭素,辗压是用辗压机代替锻铁的打铁锤,这一发明的革命意义,不仅在于大省燃料,更重要的在于把每小时的铁产量较此前提高了十倍之多。</p>

汉兴十四年(1684年),弋阳(今澳洲西南城市柯利)钢铁厂一名工程师发明了热风法炼铁,既省煤,又省时。</p>

这一系列的技术革新,使齐国的钢铁不断增加,至永隆元年(1730年)全国钢铁产量达一千八百万吨,八十多年间,增长近三百倍,几乎占整个世界钢铁总产量的80%。</p>

这使得早在四十多年前,齐国就已经是钢铁出口第一大国。然而更重要的技术革命还在炼钢工业方面,因为机器制造离不开钢。</p>

汉兴五年(1675年),在太祖皇帝的提点下,皇家科学院工业研究所联合大兴钢铁厂弄出了坩埚炼钢法,可以非常轻松地炼出优质钢。</p>

这个炼钢法虽然不很完善而且成本又高,但一直被采用到现在,成为齐国各大钢铁厂最主要的生产方法。</p>

随着动力燃料和钢铁工业方面的技术革命推进,给齐国的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准备了物质条件。</p>

在工业革命初期,齐国绝大多数的机器都是用优质木材由手工制造成的。这种机器,产量小,成本高,效率低,不耐磨,大都由使用专用机器制造厂和使用机器的工厂联合制造,斧凿刀削,不适于大规模工业发展的需要。</p>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齐国采用蒸汽锤和简单的车床为木制机器制造一部分金属部件,手工木制机器开始部分地被代替。到了八十年代初期,逐渐开始用机器制造机器,建立起初步机器制造业。</p>

随后,压延机、切削机、机锤、铣床、钻床、旋床等陆续发明,齐国的机器制造业最终建立起来,进入机器制造机器的时期。</p>

要知道,齐国自建国起,人力资源的极度匮乏就一直是个致命的硬伤。在政府每年拿出大量财政资金加速移民、增加人口数量的同时,齐国还将无数的南洋土人强征为苦力,用他们的累累尸骨和无数生命为汉洲大陆的开发和工业的进步,蹚出了一条带血的发展道路。</p>

因而,为了最大程度的节约劳动力,齐国政府和工业企业也在不遗余力地加大机器制造业的投入,尽量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从而获得相对优势的生产成本。</p>

而占据了绝大多数劳动力资源的农业生产也迫切要求技术革新,需要将更多的人力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摆脱出来。</p>

汉洲大陆广袤而辽阔,陆续开垦出的耕地面积更是与日俱增,相对于不丰的农业劳动力,也催生了大农业生产的需要,而工业方面的技术成就,恰好给这一要求提供了实现的条件。</p>

于是,新式的播种机,刈草机、收割机、打谷机等纷纷出现,形成了农业方面的技术革命,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产原料和足够的粮食保障。</p>

工业革命的顺利进行,使齐国的商品生产迅猛发展。国内外贸易的增长,市场的扩大,以及国际联系的加强,空前大量的商品和原料急需远程运输,一切都对交通运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p>

汉洲大陆孤悬海上,远离周边主要海外市场,这就迫使齐国不得不大力发展和推进海上运输业,积极提升船舶制造技术。</p>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齐国所建造的船只速度越来越快,型制规模也是越来越大,在泰平二十五年(1729年),一艘排水量达八千吨的全钢制蒸汽船下水后,雄心勃勃的齐国造船厂随即开始准备建造满载量超过一万吨的巨轮,从而能继续巩固齐国第一大船舶建造国的地位。</p>

汉洲幅员辽阔,面积广大,而且各种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可以为齐国的工业发展提供最为充足的原料。</p>

但是,汉洲不像神州大陆,有长江、淮河、黄河、珠江之类的大江大河,也有江南密如织网的溪流水道,商业连通和物资往来,可以经水路自由通达。要是肯多花些钱财和人力,还能修建大量运河,从而得以贯通南北,纵横东西。</p>

汉洲诸多河流大部分皆为季节性河流,而且水量不丰,通航条件极差,即使花费巨大成本,疏通河道,开建运河,但效果并不是很大。</p>

尽管,在建国初期,也修筑了一些公路,但囿于低效的马车运输,都显得无济于事,特别是煤炭、铁矿石等大宗矿产的运输问题根本解决不了。</p>

好在,齐国很早以前,便不计成本地投入巨额资金和人力物力,研制蒸汽机的应用,在为工业生产提供更高效率的动力输出同时,也开始逐步摸索和试验将其安装在“大型马车”上,从而引发了一场颠覆性的陆地交通革命--火车诞生了。</p>

蒸汽船的广泛应用,不仅使齐国成为第一个现代海运国家,更重要的是开辟了世界海洋运输的新时代。</p>

而铁路运输和铁路技术的发展,则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出行方式,并将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商业联系也越来越紧密。</p>

新铁路不断兴修,迅速代替了公路运输的主体地位。泰平七年(1711年),齐国重要铁路干线已经基本建成。至泰平十八年(1722年),齐国已有铁路机车七千五百多列,到了永隆元年,可以说,齐国的铁路系统基本已告完成。</p>

从齐国工业技术改革方面来看,这一进程开始于工作机的发明和应用,完成于“生产机器的机器”的系统发明和应用。</p>

从工业门类的革新来看,与后世英国的工业革命过程所不同的是,齐国采取的是轻重工业并举的发展模式,以政府强势主导为推动力,在不到八十年的时间,就逐步完成了轻工业和重工业两部门革新进步。</p>

总的来说,整个工业革命的过程,就是齐国工业化的过程。它以工业的机械化为主流,旁及农业的机械化和交通运输业的机械化。</p>

它之所以不像后世英国那般自发地从轻工业到重工业,从而可以利用轻工业投资少,周转快,利润大这些可观有利条件,积累大量工业资本,最后为重工业的发展创造厚实的经济基础。</p>

盖因,齐国缺的是人,而不是钱。</p>

在建国初期,齐国便陆续在汉洲大陆发现了大量的金银矿,使得齐国手中握有“花不完的钱”。</p>

再加上,齐国通过两次汉荷战争,一举确立了齐国在南洋地区的霸主地位,从而可以肆意掠夺和压榨南洋诸岛上的土邦王公。</p>

无数的土人被强征为苦力,沦为齐国大大小小矿场的廉价“雇佣劳工”,土邦王公积累数百年的财富成为齐国经济发展的“润滑油”,无数肥沃的良田为齐国的工业发展提供充足而稳定的农产品来源。</p>

更不消说,齐国还一头闯进了这个世界上最为富庶的地区——印度境内,从而为齐国的工业制成品提供了一个极为庞大的消费市场。</p>

第一次齐印战争(又称齐莫战争),齐国重创莫卧儿帝国,彻底踹开了印度地区的半掩的大门,再无任何势力可以阻止齐国对印度殖民活动的扩大和深入,使其成为齐国予取予求的超级“大血包”。</p>

工业革命中,机器的普遍应用,机器大工业在生产中开始占据绝对统治地位,使齐国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千百倍于往昔。</p>

从乾武八年(1650年)到泰平十六年(1720年),齐国工人每个工作日的生产率平均提高了约三十倍。</p>

此前,制针工场里,每个工人每天生产可以生产四千余枚扣针,工业革命后,利用专业的机器,一个工人每天可以生产高达五十万枚扣针。纺织品行业中,在新的织机未有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棉花消费量从2.8亿公斤增加到13亿公斤,几乎消耗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棉花。</p>

工厂制度下的机器大生产,使得社会商品的价格不断降低,在增强了齐国对外竞争力的同时,也惠及了整个社会阶层。</p>

例如,乾武十年(1653年),一公斤棉纱价格为八角五分钱,到了永隆元年则只有八分钱。</p>

大规模机器工业,辅以流水线生产,这就使得齐国商品在全球市场上,据有巨大的成本优势,得以让他们排挤其他国家的商品,扩大了自己的销售。</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