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县域经济再定位
一颗水晶葡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39章 县域经济再定位,官道:从殡仪馆平步青云,一颗水晶葡萄,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939章 县域经济再定位</p>
张元庆知道这些领导是谨慎的,不会随便回答问题。毕竟在这个环境下,回答的不好露了怯,就有点不好意思了。</p>
所以张元庆自己开始进入课件内容:“县城最早是城,这个城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泰伯奔吴,据当前考古,吴国早期建立了一座都城,让曾经的南蛮之地有了城的概念。而这个城,正是县城的原型。</p>
从这个意义上说,城乃是诸侯之地,代表的是地方上的权威。县城的主宰,几乎就是天子的代言人。可是到了秦汉之后,立下了郡县制,士大夫开始取代诸侯。这期间也是经历了漫长的斗争,例如项羽起兵的时候,就是杀死了会稽县的郡守……”</p>
张元庆已经将期间内容完全融会贯通了,此刻就像自己在轻松的口头表达一样。</p>
张元庆不仅介绍秦汉,而且还谈到了后面的士大夫崛起,还有权力的变化。他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下:“豪右、乡绅、大族。”</p>
张元庆说道:“这就是封建时期,县里面最主要的力量。县就是豪右之地、乡绅之城、大族之域。直到上世纪开始,县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前是从上而下,天子、士大夫、豪右、乡绅、大族、百姓。</p>
而在民主之风吹遍神州大地之后,县从自上而下变成了自下而上,权力自人民而来,历经数千年,回归人民中去。而县从诸侯之地、豪强之地转变为民意聚集之地……”</p>
这些内容,远远超越了张元庆所写的那本书。完全从历史角度,讲述了县域的变迁。</p>
不得不说,这样去授课,远远比你喊几句口号要有用的多。当然张元庆课件里面的内容,自然是收集整理而来。</p>
而张元庆之所以敢于大胆使用一些新颖观点,完全因为有郑瑶和严立的把关。这两人都是个中老手,自然不会让不合理或者有问题的内容出现。</p>
通过张元庆的讲述,现场学员发现这堂课还是有些意思的。至少这个年轻人,是有点干货的。忽略他的年龄来说,就这么一番讲述,有点学者的风范了。</p>
张元庆通过这么一连串的讲述,终于把话题重新引入到了县域经济:“那么我们说什么是县域经济,既然如今人民才是县的权力核心,那么经济也当赋予人民性。所以近年来,网上有个词叫做人民经济。这个人民经济,是我们未来发展县域经济的一个重要方向。”</p>
张元庆通过讲述历史,回答了自己提出的问题。紧接着,就进入了第二阶段,那就是抛出一些新颖的观念。</p>
这个观念正是张元庆在郊区书屋里面找到了系列丛书所表达的,他转述了书中的概念:“我们不能再把人民群众当作所谓市场规律下的一个要素,不能再把人民群众当做所谓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不能再把人民群众当做财富分配的一个末端。</p>
我们要让人民群众成为市场本身,我们要让人民经济成为产业发展本身,我们要让人民生活所需成为财富分配本身。”</p>
这个新的观点,的确对在场之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p>
张元庆这才开始介绍自己的经历,他提到了在打造白彭镇产业的时候,村民自发组成了车队,通过三轮车等方式将土特产运出大山。他提到周奇打造的散养基地,通过家家户户的养殖,其养殖的数量和品质,不亚于大型的养殖场。</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