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安排和高句丽
三吃糖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48章 安排和高句丽,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三吃糖豆,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时,一位谋士模样的人站了出来,此人目光深邃,在朝堂中素有智囊之称。他微微躬身,不紧不慢地说道:“大王,依臣之见,贾长生的势力如今如日中天,硬拼并非上策。我们不妨先采取缓兵之计,派遣使者前往贾长生处,送上厚礼,表明我们高句丽愿与他和平共处的诚意,拖延时间。”</p>
高句丽王微微点头:“爱卿所言有理。但贾长生会轻易相信我们吗?”</p>
谋士沉思片刻,答道:“大王,贾长生虽野心勃勃,但也并非毫无头脑之人。我们在派使者的同时,可在国内秘密加强军事准备,一旦使者谈判破裂,我们也有应对之策。再者,我们可利用这段时间,联络周边其他国家,寻求可能的盟友,共同对抗贾长生。”</p>
高句丽王听后,眼中一亮:“此计甚妙!那依你看,若与贾长生谈判,我们应提出哪些条件?”</p>
谋士答道:“大王,我们可提议划分势力范围,以某条河流或山脉为界,双方互不侵犯。同时,承诺在贸易上给予贾长生一定的优惠,让他看到与我们合作的好处。当然,这些都只是缓兵之计,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争取时间,壮大自身实力。”</p>
老将听了谋士的话,急切地说道:“大王,不可过于依赖谈判。贾长生此人诡计多端,我们必须做好战争的准备。臣建议在边境地区设置多道防线,利用地形优势,布置陷阱、暗哨,让贾长生的军队难以轻易突破。”</p>
文臣们纷纷摇头表示反对:“此举会使边境地区的百姓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之下,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我们还是应该优先考虑和平解决的办法。”</p>
高句丽王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一方面他担心贾长生不会被谈判所迷惑,战争一触即发;另一方面又害怕过度的军事准备会引发国内的不稳定因素。沉思良久,他抬起头来,问道:“那若真的开战,我高句丽的胜算几何?”</p>
老将毫不犹豫地答道:“大王,贾长生的军队久经沙场,战斗力不容小觑。但我高句丽也有我们的优势,我们熟悉本土地形,可利用山川险阻进行防御和伏击。而且,我高句丽的勇士们对国家忠心耿耿,必能拼死一战。然而,战争之事,变幻莫测,臣不敢妄下定论。”</p>
这时,负责后勤的大臣站出来说道:“大王,不管是战是和,物资的储备都至关重要。目前仓库中的粮草仅够维持数月之需,若战事一旦拉长,后果不堪设想。臣建议立刻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粮草,同时从周边国家高价购买,以保障军队的供给。”</p>
高句丽王无奈地叹了口气:“也只能如此了。此事就交给你去办,务必尽快筹集到足够的粮草。”</p>
接着,又有一位大臣奏道:“大王,臣听闻贾长生的军队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深得民心。而我高句丽百姓如今对战争充满恐惧,军心民心不稳,这对我们极为不利。臣建议大王下旨安抚百姓,减免赋税,开仓放粮,让百姓感受到朝廷的关怀,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之心,支持这场战争。”</p>
高句丽王觉得此建议可行,便点头应允:“爱卿所言甚是。即刻拟旨,昭告天下,就说朝廷定会竭尽全力保我高句丽平安,让百姓安心。”</p>
在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朝堂上的意见逐渐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与贾长生谈判,争取时间;另一派则主张积极备战,加强军事防御。高句丽王始终难以抉择,内心痛苦挣扎。</p>
突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士兵匆匆入殿,跪地禀报道:“大王,贾长生的军队已在边境有所调动,情况危急!”</p>
这一消息如同重磅炸弹,瞬间让朝堂上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老将再次挺身而出:“大王,事不宜迟,恳请即刻下令加强边境防御,准备迎敌!”</p>
高句丽王咬了咬牙,终于下定决心:“好!传朕旨意,令边境军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加强巡逻和戒备。同时,派遣使者前往贾长生处,按照谋士所言,与其谈判。朕将这关乎高句丽存亡的重任交付于你们,望你们各尽其责,保我高句丽平安!”</p>
“臣等遵旨!”众大臣齐声领命,各自回府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而高句丽王则独自坐在王座上,望着殿外的天空,心中默默祈祷着高句丽能够度过这场劫难。</p>
只不过他们做的准备再多又有什么用呢?贾长生已经盯上他们了,哪怕他们准备的再多,贾长生只要动手,他们也躲不过去的。而且贾长生的实力是他们不可想象的,这么长时间以来,贾长生虽然没有利用系统得到奖励,但是他自身确实可以拥有很多忠诚的手下,加上现在的地盘足够强大,他若是真的想要发展壮大,那就实在是太容易了。</p>
而现在,他准备接下来再接再厉,拿下高够力,再回到南宋。</p>
(本章完)</p>
www.mbeoge.cc。m.mbeoge.cc</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