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一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九章 长城血战(十),抗战之浴血大兵,秋一秋,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卫兵在前面开路,杜聿明和司令部的十几个人冲出门外,边走边打,子弹在左右身后“啾啾”地直叫。
他们跑到第七十五旅的阵地上,架起电话机,同各团联络,得知敌人攻势很猛,官兵伤亡很大。杜聿明下令后撤到预备阵地。这时,天色很快暗了下来,杜聿明召开紧急会议,商量对策。研究结果,部队伤亡再大,只要有一个人幸存,都要坚持战斗到底。
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杜聿明调整了部署,师部设在南天门,各旅以南天门为中心进行守备;
。佩剑旅在南天门右翼防守,第七十五旅在南天门左翼防守。各部按指定区域调整以后,杜聿明觉得部队已战斗三天,粮弹消耗很快,有的部队已无米下锅。于是,他给密云的徐庭瑶军长打电话,要求粮弹支援。
徐庭瑶很快回答说:“我这个军长现在成了你的后勤部长,你不说我也会派人送去的,黄昏时刻已派五辆卡车送粮食给你们了。”
徐庭瑶放下电话,考虑到第二十五师已伤亡大半,不能再叫这支部队继续撑下去了,虽然杜聿明不叫苦,但作为军长,自己也应为这支部队的长远发展着想。于是,他重新拿起电话,对杜聿明说:“你们师的战斗任务已经完成得很好,为了让更多的部队参加作战,摸摸鬼子的作战特点和规律,我马上要第二师去接替你们师的防务。”
师长黄杰带着第二师连夜赶到了古北口,接替了第二十五师的防务。第二十五师开始来古北口时,有两万余人,现在只存3000余人了。官兵们的军装已经被撕破,半是灰土,半是血污的棉花,在冷风吹拂中抖动着。有的士兵跑到杜聿明面前,要求留下来再战,他们坚持说:“我们来古北口之前,就做好了死的准备,现在鬼子还没消灭光,我们请求留在这里再打几仗!”
杜聿明十分感动,他劝大家说:“弟兄们,仗有你们打的,你们还愁打不到鬼子吗?也许两三年都打不完的。我们回去后,休息好了,吃饱了,喝足了,养好了精神再打不行吗?”
这样,在杜聿明的劝说下,官兵们掩埋好同伴的尸体,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阵地。
奇怪的是,当杜聿明的第二十五师撤走后,日军就再也没有向古北口发动新的进攻,黄杰第二师就在南天门与古北口之敌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其实,这时日军也感到伤亡太大,部队十分疲劳,继续打下去很难获胜,所以,决1933年,3月19日,迁安县榛子镇,王以哲第六十七军军部。
王以哲率领手下众将校,站在军部门口,迎接李卫东的到来。
不一会儿,远处一匹战马奔来,王以哲强挤出笑脸,迎了上去。
李卫东拉住缰绳,骑在马上,用目光望着王以哲。
王以哲抱拳笑道:“欢迎李将军,李参谋长来我六十七军指导。”
李卫东用马鞭指着王以哲道:“王将军,可记得你是哪里人吗?”
王以哲道:“怎能忘记,我是东北,哈尔滨,宾州厅人。”
李卫东又道:“王将军,可记得九一八否?”
王以哲一听,顿时脸腾的一下红了起来。
九?一八事变前,王以哲的第七旅官兵每天进行例行的工作,很少有其他事情可做,驻太平防,大有“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之势;各级军官讲究吃喝穿用,摆阔气,毫无警惕xing可言。
所以在九?一八事变当时,王部官兵毫无准备。之后虽然拿起武器,但在不准抵抗的命令下达以后,各级军官只好忍气吞声地挨打,受到惨重牺牲,最后不得不“弃甲丢盔”离开北大营,而置3000万同胞于不顾,狼狈进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