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北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4章 嫡长房继承制,崇祯重振大明,凤凰北斗,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图穷匕见!</p>
很多臣子心里,泛起这个想法。</p>
皇帝先是否定诛十族,为成祖稍微正名。</p>
然后又对建文君的继承顺序提出争议,说明他不是理所当然地继承人。</p>
目的无外乎是说建文君正统性不够,成祖有资格和他争位。</p>
靖难年号的提出,更是表明了这一点——</p>
只有君主才有年号,皇帝把靖难年号和建文年号并列,意思是说成祖起兵之后,天下实有二君。</p>
这颠覆了群臣以前的认知,刑部主事李若愚道:</p>
“成祖起兵靖难,是清君侧之恶。”</p>
“故而成祖当时,仍承认建文君为君。”</p>
朱由检对此老神在在,不疾不徐地道:</p>
“当时如此,后来成祖则认识到建文君不堪为君,发布即位诏书说:”</p>
“今年仍以洪武三十五年为纪,其改明年为永乐元年。”</p>
“这样续用洪武年号,虽然不合常理,却是无奈之举。”</p>
“否则仍用建文年号纪事,成祖兵马和建文兵马,又谁是官谁是贼?”</p>
“所以朕以为若要复用建文年号,靖难年号当同时使用,两个年号并列,是在争夺正统。”</p>
“否则就仍用洪武年号,记录当时事迹。”</p>
这是支持建文君臣的人更加无法接受的。</p>
然而朱由检决心已下,要么建文年号和靖难年号并用,要么就使用洪武年号。</p>
他要通过这点,让天下人把成祖和建文君之间的战争,视作继承战争——</p>
成祖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就能继承皇位。</p>
这是很多臣子不大认同的,一时君臣之间,开始陷入僵持。</p>
这个局面没有持续多久,被皇帝降座揖相、心中极为感激的韩爌,对群臣为何支持建文君臣更理解,出言调和说道:</p>
“臣以为建文年号应当复用,但是建文元年七月,成祖起兵靖难后,当同时并用靖难年号。”</p>
“《靖难实录》,当为《建文与靖难实录》,记录建文君臣和成祖靖难的事迹。”</p>
“建文之臣既食建文之禄,自当为其尽心。”</p>
“成祖也曾说过:‘彼食其禄,自尽其心,勿问’,赦免了为建文君尽忠的周是修等人。”</p>
“死节诸臣多是如此,臣以为应该补谥。”</p>
这个说法,朱由检能够接受。</p>
群臣中除了一些固执己见的人之外,大部分臣子已经倾向认可。</p>
他们恢复建文年号的目的,是在单纯地为建文君鸣不平、给他争取名位吗?</p>
更多的是想让方孝孺等殉节诸臣,得到应有待遇——</p>
这些人的行为,在他们看来就是朝代灭亡都能得到忠臣之誉。</p>
大明没有灭亡,更应该褒扬他们。</p>
如今皇帝好不容易松口,承认建文君是正统之一,方孝孺等人也能以忠臣身份得到追谥。</p>
大部分人已经倾向认可,把这个成果先定下来。</p>
不过还有些人想要更多,李若愚道:</p>
“建文年号既复,建文庙谥不可不补也。”</p>
“陛下既为景皇帝补谥上庙号,臣以为建文君也当如此。”</p>
朱由检对此勃然大怒,呵斥道:</p>
“荒谬!”</p>
“建文君如何能与景皇帝并论?”</p>
“景皇帝和于谦等臣子挽救天下,故而有此待遇。”</p>
“建文失德乱政,若非起兵靖难的是成祖,天下焉知姓谁?”</p>
“这样险些导致大明失国的人,如何能与景皇帝并论?”</p>
“还是说,你是嫌这个天下不够乱,想要让天下纷乱四起?”</p>
李若愚吓得急忙跪地请罪,又辩解道:</p>
“微臣一片忠心,实在不知陛下为何会说,这样会让天下纷乱四起?”</p>
朱由检看群臣也多有疑惑之色,神情稍稍舒缓,向他们道:</p>
“你们啊,还是不明白什么是嫡长房继承制。”</p>
“太祖昔年为文官荫叙定下嫡长房继承制,但是其他继承制度却多有不明之处,嫡长房继承制也没有深入人心。”</p>
“成祖恢复太祖旧制,一切遵从祖制,大明皇室和宗室继承,一直是用嫡长房继承制。”</p>
“例如土木堡之变后,朝廷要立长君,当时为何立郕王朱祁钰、而非一些人提议的襄王朱瞻墡?”</p>
礼部尚书温体仁接话道:</p>
“《皇明祖训》曰: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p>
“郕王是英宗之弟,按兄终弟及当立。但他却是庶子,不如襄王身为嫡子尊贵。”</p>
“臣也一直疑惑,请陛下为臣等解惑。”</p>
朱由检暗暗点头,觉得温体仁真识趣,继续道:</p>
“成祖继位之后遵守祖训,向后人解释过太祖深意。”</p>
“郕王之所以继位,是因为按太祖定下的嫡长房继承制,宣宗这一房的后人,继承顺序在其他支脉前面。”</p>
“只要宣宗有子嗣,就轮不到襄王等人继承。襄王也知道这一点,所以虽两次监国,却从没有妄念。”</p>
“《皇明祖训》的粗疏之处,成祖以太祖制定的荫叙承袭之法补之。嫡长房继承制虽未对外明说,实际却一直在执行完善。”</p>
说着,他又提起了一件事,向群臣道:</p>
“世宗嘉靖皇帝之所以继位,就是按嫡长房继承制,他按伦序当立。”</p>
“你们说若按嫡长子继承制,他和益王朱祐槟谁先?”</p>
“还有郕王朱祁钰,如果按嫡长子继承制,他和襄王朱瞻墡谁先?”</p>
这两个继承案例,让群臣产生很多争论。</p>
因为按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同母弟和庶弟,继承顺序高于嫡长孙同母弟和庶弟:</p>
襄王朱瞻墡身为仁宗嫡子、宣宗朱瞻基同母弟,继承顺序在仁宗庶孙朱祁钰之前。</p>
益王朱祐槟身为宪宗庶子、孝宗庶弟,继承顺序在宪宗庶孙朱厚熜之前。</p>
这和实际的继承情况截然相反,必须以嫡长房继承制解释。</p>
不过也有人不认同这一点,认为朱祁钰和朱厚熜继位时,仁宗和宪宗都已去世。他们的继承顺序,应该按当时的情况重新排序。</p>
但是如何排序呢?嫡长子继承制对此没有规定,诸臣说法不一。</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