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北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18章 募资百万,崇祯重振大明,凤凰北斗,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改进的掣电铳四式,受到了封地贵族的热烈欢迎。</p>
这种能在一两里外射杀敌人的火铳,实在是太合他们的胃口了。</p>
尤其是羡慕崔南伊等人被封爵的毛承禄,更是当即表示要买这种火铳。</p>
为了获得购买的优先权,他把出售航运集团股票获得的钱财,拿出来了两万:</p>
“东江领愿意出两万两银子,购买百分之一兵工厂股分。”</p>
“只求兵工厂优先给东江领造火铳,早日用它们打建虏。”</p>
朱由检哈哈大笑,又向毛承禄道:</p>
“东江领是想购买一千支后装线膛火铳吧?朕之前开出的价格是五万两。”</p>
“但是这种新火铳的结构更简单,每支降价到四十两银子。”</p>
“还有那种活门火铳,价格是十五两。”</p>
“只需花费十万两,就能购买一千支线膛火铳、四千支滑膛火铳,恰好装备一个卫。”</p>
这是朱由检为封地贵族开出的套餐,线膛火铳和滑膛火铳1:4的搭配,在军中试用后还是非常合适的,能够兼顾射程和成本。</p>
一个卫五千六百人的兵力,按火铳手五千人计算,全部装备火铳需要十万两。实际火铳手数量还可能更少点,可以留一部分火铳做储备。</p>
这个价格说低不低,普通的富豪都拿不出十万两现银来。</p>
但是说高也称不上高,大明这些积累二百多年财富的家族,基本都能拿出来。</p>
但是东江领偏偏不在此列,刚刚被册封伯爵的毛文龙,并无多少积累——</p>
之前东江镇为了养活辽东逃出来的民众,已经是竭尽全力。</p>
直到当今皇帝登极后专门安排官员督促朝鲜筹饷,他们的钱粮才好转起来。</p>
不过今年朝鲜发生的大战,让东江领的耕种遭到建虏破坏。没有多少收益不说,还要救济灾民。</p>
之前凑出五万两已经是竭尽全力,要不然毛承禄也不会在知道航运集团股份值钱的情况下,仍旧要把股份卖出去。</p>
此时听到皇帝为一个卫开价十万两,毛承禄为难地道:</p>
“臣只能拿出六万两银子,买不起这么多火铳?”</p>
“求陛下宽限些时日,臣再想办法筹集资金。”</p>
打算把手里的航运集团股份,再卖出去一些。</p>
不过这部分股份其实是东江航运公司持有,之前他卖出的时候大多是转让给股东,因此得到他们的同意。</p>
现在要继续售卖,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而且他的心里,也有很多不愿。</p>
朱由检也不想东江领把大明航运集团的股份卖出太多,削弱大明和东江领的联系。</p>
在估算了一下成本后,他向毛承禄道:</p>
“六成定金也可以,剩下的四成可以缓到明年支付。”</p>
“你们东江领在前线打仗,应该优待一点。”</p>
认为六万两银子已经足以覆盖成本,通州兵工厂拿着定金就能把五千支火铳生产出来。</p>
毛承禄喜不自胜,连连感谢皇帝。</p>
张维贤这时站出来道:</p>
“臣愿出三十万两银子,购买三个卫的火铳。”</p>
朱由检却没同意,向他道:</p>
“通州兵工厂的设计规模,是每年生产五个卫的火铳。”</p>
“英国公还是先购买一个卫,其余的以后再买。”</p>
这让英国公“啊”了一声,有些不情不愿。</p>
他实在没有想到,自己拿出银子,竟然还买不到。</p>
这让他又向皇帝道:</p>
“臣愿再出十万两,扩大兵工厂规模。”</p>
“臣以为此等火器,每年至少应生产十个卫。”</p>
其他封地贵族,同样建议皇帝增加火铳生产,并且纷纷表示愿意投资兵工厂,购买火铳装备。</p>
但是朱由检却没答应,因为就连通州兵工厂,他都不知道能不能达到产能设计——</p>
手工业时代的生产完全靠人,合格的工匠需要很长时间培养。</p>
他之所以能开办通州兵工厂,还是因为在年前的朝鲜之战中、从朝鲜搜刮到工匠的原因。</p>
没有这些工匠,他连开办通州兵工厂的初始班底都凑不起。更别说招募工人扩大规模,生产更多火器了。</p>
英国公张维贤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只能不情不愿地表示,今年先买一个卫。</p>
又预定了明后两年产量,打算再购买两个卫——</p>
时日无多的他,迫切地想要增强张家的实力。</p>
甚至打算在去世之前,看到张家能成功开藩。</p>
朱由检答应了他的请求,让他付十二万两银子再预定两个卫。</p>
这下三年十五个卫的产量,就卖出去四个卫了。如果不继续扩大规模,就只能再卖出十一个卫。</p>
江陵公国的代表张允修,此时急忙说道:</p>
“江陵公国同样在前线,应该优先购买。”</p>
拿出两万两银子入股,并准备筹集六万两定金购买火铳。</p>
宁远伯国的代表李顺祖,则是豪掷二十万,购买了一个卫火铳不说,还入股百分之五——</p>
颇有野心的他们,不满足于只是伯爵。打算趁着攻打建虏立功,获得公侯爵位。</p>
现在的入股不仅是看好通州兵工厂的发展,还在为将来购买更多火器做准备。</p>
韩藩的代表朱璟溧也想购买一个卫,朱由检却没答应。</p>
一是韩藩比较穷,买火器最多也就是交定金。</p>
二是韩藩现在都成功开藩了,买这么多火铳干什么?它的周围又没有多强的外敌。</p>
朱璟溧此时诉苦道:</p>
“日本虽然不敢攻打北海岛,但是零散的倭寇,登岸抢劫的却不少。”</p>
“还有岛上的土人,也时不时造反,需要用火器镇压他们。”</p>
朱由检不知道他说的是不是真话,但是无论如何,这些都是小患。</p>
所以他向韩藩和庆藩的代表道:</p>
“韩藩、庆藩可购买一个千户所,只需要两万两银子,再拿两万两入股份。”</p>
“剩下三个千户所的武器,分给南洋那边。”</p>
这让人群中的郑鸿逵,狠狠松了一口气。</p>
他不是不想买火铳,实在是郑家如今的爵位太低,和前面那几家根本就争不起。</p>
如今皇帝特意留出来三千支,他急忙站出来道:</p>
“郑家愿意买两千支,组建两个千户所。”</p>
“并且拿出十万两,购买百分之五股份。”</p>
显然,他认为郑家的爵位不会止步子爵,在为将来做准备。</p>
这下今年的产量就只剩下一个千户所了,朱由检正想留给李国助,让他牵制郑芝龙。阳武侯薛濂跳出来道:</p>
“陛下,阳武侯国也在南洋啊!”</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