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第430章 各怀心思
白露未晞yz提示您:看后求收藏(431.第430章 各怀心思,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白露未晞yz,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荀子腿脚已十分不便,他费力的迈上层级堆叠的章台台阶,虽有司空马在侧相扶,却已然颤然。</p>
这里是天下之高处,秦灭六国期间,诸侯莫不西面而朝于章台之下。</p>
距离荀子上一次来到咸阳,大抵是四十年前的事情了。</p>
现在他明显感觉自己身体已经在极端的边缘,生与死之间就差了一口气。</p>
到底是什么指引着他非要再卖力的多活两个月?</p>
十年前,他听闻韩非死于秦狱,已然发出叹谓。</p>
那件事闹得很大,除了秦国上下通晓之外,六国的情报网络也第一时间获悉,就连楚国也都举国皆知。</p>
“荀卿可要修书去秦?”昭阳亲赴兰陵相问。距离楚幽王十年,幽王病逝,芈犹上位还有三年,距离昭阳当上楚国令尹只有三个月。</p>
听到这个消息的荀子微微蹙了眉,阖眼摆手。</p>
昭阳走后,他剧烈的咳嗽起来。</p>
他的眼前晃过韩非和李斯的面容来,好像他们在兰陵时那种形影不离、潜心相谈都是错觉。</p>
荀子年轻时候也曾不解,为何会有庞涓孙膑,张仪苏秦这样同门相残之事。</p>
原来,他自己的学生也未能逃脱这个宿命。</p>
韩非和李斯的论调一向尖刻,他们也从不掩饰自己过人的才华。</p>
看着他们,荀子写下‘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p>
荀子通达人性之深。早在他眼看着李斯死皮赖脸的缠着韩非要他带他前来问学的时候,荀子就知道,他们注定会是最亲密的朋友,也是致命的敌人。</p>
果不其然,在韩非死后一年,韩国就第一个被秦国亡灭。</p>
风拂过,空旷而辽远,带着春日里头的凉。</p>
荀子入殿,雅乐奏响,无不显示秦国对之的庄重。</p>
四柱皆以玄鸟回纹饰之,大片的黑色,错杂深红于中。</p>
殿中一池清透的水,池上悬一琴,长六尺,十三弦,二十六徽,皆用七宝饰之。</p>
朝议并未涉及多余的文臣,只在于博士官中。</p>
嬴政的目光穿过大殿之上的众人,无人知晓这道目光最终落到了谁的身上。</p>
荀子先是在西案听完了章邯带来对于齐王献降的陈报,最后才真正参与到章台宫这次朝议中。</p>
他知道,这大概就是秦国习以为常的思维惯性——先就要予人足够的威慑,再寻以驯化。</p>
荀子本要起身,但年纪实在过大,秦殿本就宽阔,入殿又皆要脱履,等他走到中殿,再设中座之席与王对谈,都觉十分麻烦。</p>
不料嬴政并非他的祖父那样端坐高台,一动不动。</p>
他止住礼官的动作,率先降贵于礼,随后立身以示。</p>
接着,他竟然从高台上走了下来。</p>
许栀也感到些微的震惊。</p>
她知道她的父王对待贤才一向礼贤下士。秦灭六国之前,嬴政当塑造这样的形象。当下即将完成统一大业,任何人都可能会就此喜形于色、洋洋得意。</p>
但现在,嬴政明知荀子大概率不会说溢美之词,却还是保持了好态度。</p>
她只听嬴政对荀子道:</p>
“寡人知晓荀卿入秦颇多不易,心中亦有不解。今日设席,便是为荀卿解惑。寡人昔年所得指教者亦在殿中。今日之殿上,当尽以畅所欲言,不必考量言辞,一概无罪。”</p>
李斯听到嬴政提及指教二字时,立刻颔首。</p>
同样表露不解的还有一同在席间,陪于荀子之侧的司空马。</p>
也还有坐在同侧的博士太傅淳于越。他虽在秦为官,曾也是齐国博士,同样为儒学出身。</p>
嬴政态度出乎他们意料,当下大王已经发话,这场辩论却比想象之中要平静。</p>
甚至于说,两边的人都平静得过于反常,这根本就算不上是辩论。</p>
平静之中,但见杀伐静水流深。</p>
许栀并不知道,荀子和李斯在殿上所言,只是将从前在兰陵时就有过的谈话重新讲述了一遍而已。</p>
有所不同,便在此番传达荀子之言的人便是司空马。</p>
当旧式的言语都被翻出来,已经快要进入白热化的情景。</p>
许栀注视着他们,虽只有法儒两家,但也感受到了什么叫力排山海的辞辩之风。</p>
驳议之长,后世难以与之相提并论。</p>
陪席在侧的淳于越额上已生出了细汗。</p>
淳于越自齐来秦年岁也算长,可他自来与那个从楚国来的李斯说不上半日,他就能被对方呛得哑口无言。</p>
固执己见的人,不会因为人的关系而改变自己的想法。</p>
李斯同他的老师说话也不乏有攻伐。</p>
席上,一众博士包括周青臣也都面露难色。</p>
但他看见有人却饶有兴致的听,一幅潜心学习的模样。</p>
难怪嬴荷华伶牙俐齿,早年在博士官署常把他气得死去活来!她平时接触的都是李斯这样的官员,偏巧又对李斯那个儿子颇为上心。</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