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鹏北海,凤朝阳!,至圣先师,泡泡泡,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落日西山方觉晚,带霜北雁始知秋。”
“书山探宝勤寻
路,学海求知苦渡舟。”
“满腹经纶舒广袖,琼楼玉宇任风/流。”
虽然只是平静的宣讲,但林如海两榜进士、功底扎实,竟然讲得周围十里内,洪钟大吕,雷音震动,哪怕站在人海最后,也能听得清清楚楚,如雷贯耳。
虽然很多人听过无数遍,但学子们还是认真、反复咀嚼。
这首圣人写的诗,必然有其深奥的道理。
表面看,这是一首劝学诗,勉励读书人勤奋好学、日以继夜,从书山学海中汲取知识,最终遨游天地、成就一番伟业的大道理。
但既然放在这至关重要的府试,自然有醍醐灌顶、提点后辈之意。
林如海沉声道:“书山探宝勤寻路,学海求知苦渡舟。一个勤,一个苦,两字已经将书山学海的捷径,告知尔等。”
“至于书山之中,到底会遇到何事?何等挑战?只能说——因人而异。”
读书人们发出一声哀叹。
这话,等于没说。
林如海面色如常,淡淡道:“书山觅宝,学海泛舟,机缘不同,全看造化。有人进书山第一山,便在松树下觅到了镇国文宝,满载而归,有人苦苦爬到第三山,文宫受损,也入宝山而空归。譬如人生,又哪里有绝对公平可言?”
“我只能说,越往后,越精彩。寻觅到高等文宝概率越大。”
“这么说,书山学海,便是我等寻觅宝物猎奇之地?”
欧阳斌傲然道:“那宝物岂不都归我?”
林如海正
色道:“书山觅宝防自满,学海泛舟宜从容。就算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不要过度自满。因谁也不知道,书山学海,在山与海的彼岸,到底有什么在等着你。”
杜预低头,思索着林如海书山觅宝防自满,学海泛舟宜从容这两句诗。
他隐隐感觉,这诗是林如海说给他听的。
“最后嘱咐一句。”
林如海郑重其事道:“书山学海,危险重重。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人生有三次机会能进入书山学海。千万不要为争夺文宝或者别的,不顾实力强撑,一旦文宫崩坏,以后再无机会。得不偿失。”
一众秀才,凛然一寒。
文宫?还能文宫碎裂?
林如海正要宣布开始,谁知玉真公主却将目光投向杜预。
她淡淡道:“杜预,你做一首诗来,为我大唐秀才们赴考壮行!”
无数目光,顿时集中在杜预身上。
有妒忌,有不忿,有冷笑,但更多的是佩服。
欧阳斌、芃芃、王伦等人,各种不忿。
凭什么让杜预代表大唐秀才发言?
我等难道不配吗?
可惜,玉真公主对杜预欣赏有加,何况这是代表大唐出征,需要全员以最强状态上阵。
杜预,大唐诗仙,必能写出最好的诗词,给全体秀才上BUFF。
作为镇国秀才,杜预有这个资格,代表大唐秀才作诗。
杜预略一沉思,当仁不让,走上台去。
他这次没有谦让,过分的谦让反而让人看不起。
该展示,要展
示。
唯有实力,才能赢得地位、尊重和好处。
何况,这种当众装杯,啊呸,作诗,能马上提升杜预的文名、文气,让他实力更进一步?
这种装杯与好处并存的机会,怎么能推让?
杜预吟诵道:“《鹧鸪天·送大唐才子府试》!”
才气,从他身上蓬勃而出。
文宫虚影,杜预的文像,高达一丈多!
大唐读书人,纷纷惊呼起来。
“我的天,这是何等才气?”
“好高!”
“这是····秀才吗?”
“别开玩笑,我表哥考中了举人,才气也没一丈啊。”
杜预平静道:“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
大唐秀才们目光炯炯,啧啧赞叹。
第一句的意思,秀才们在初秋微凉的天气、穿着白色苎麻织成的新衣、去参加科举考试,与考生们一道在考场里专心致志地书写,犹如春蚕啃食桑叶,回廊里沙沙有声。
“镇国秀才,果然不凡。”
“这第一句,就让人心驰神往,恨不得马上大展拳脚啊。”
秀才们干劲上来了。
杜预继续道:“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玉真公主都微微颔首,满意一笑。
林如海点头赞道:“好诗,入情入境,令人悠然神往。”
在座都是读书人,自然听得懂杜预的诗词意境。
乡试放榜时,飘拂的桂花香已经先散向了月殿,你一定能名登桂榜,蟾宫折桂,不仅如此,连下一年桃花浪涌起时像鱼跃龙门一样考试得中的会试
也已经为你准备好了。
这捷报连登黄甲的美好前景,让读书人们血脉贲张。
“好,好诗啊。”
“送考诗,听多了,但如此意境送考试,真的好。”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这等诗词,让我等充满期待。”
“功名,我来了!”
杜预语调一变,高亢起来,大袖一挥,目光炯炯。
“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
才气,冲天。
诗词,鸣州。
杜预的诗,声震九重,直冲云霄。
人们沸腾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