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2章 民心惧曹,鹅的三国,中更,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杜畿说着拱拱手,田吏也赶紧拱手回礼:“使不得,能为杜先生做些事情,小吏跟人说起来也痛快。”</p>
田吏说罢,又左右看一眼,低声说:“司隶校尉元常公府上曾来人,想要赎买两户女眷,说是要充给仆僮做妻。”</p>
杜畿听了皱眉,也说:“这种事情我在杜陵也有听闻,说是钟元常已赎买、解救了近百户孤寡隶户。他既然肯出钱赎买,又是孤寡隶户的话,你们照章办事即可。能被赎买,也是一桩善事。”</p>
田吏听了也是点着头,分配给各处田庄的隶户掌握了许多生产、经营技能,从发配之初就给了赎买、自赎的机会。</p>
从一开始,就没想着拿这些人当普通奴隶来使用。</p>
实在是因为二郡豪强从叛,必须从严处理,贬为隶户后,也是公有资产,不能轻易损耗。</p>
所以今年夏收后,一些关中有亲旧相识的隶户就被赎买回去,再倒一遍手续就成了关中郡县的编户。</p>
一些人八月底已经申请授田,获得了田产。</p>
与田吏又闲聊几句,感慨一番大司马英明神武,关中士民生活越发幸福之外,又一起低声讨论了东面弘农爆发的战争。</p>
对甘将军能不能挡住曹军,田吏多少有些担忧。</p>
甘将军此前没有单独领兵的辉煌战绩,对面来的又是鏖战天下二十年的凶残曹军。</p>
生怕曹军突破弘农杀入关中,坏了所有人的好生活。</p>
今年才算关中大治的第一年,夏秋两季收获依旧勉强能支撑各处熬过这个冬天,明年依旧有青黄不接饿肚子的苦日子要熬。</p>
等各处田产适应精耕恢复肥力后,才能真正供养关中暴涨的人口,并有盈余。</p>
到那个时候,主粮充足,各种副食品也就能摆上餐桌。</p>
田吏感慨赞叹也非常的遗憾,就可惜他冬天才分配了一个妻子,跟着妻子一起来的儿子还小,不然也让儿子去当义兵。</p>
只要守住潼关一线,等大司马回师,那敌军自然不足为虑。</p>
故而郡县还未下令,许多民壮已自发开始向潼关聚集。</p>
如果进犯关中的是其他人,他们不一定这么积极、愤慨。</p>
可来的是曹军,谁敢心存侥幸?</p>
杜畿明显察觉关中人的心气已经发生了转变,心中那点不自在也就这么消磨不见。</p>
他回去的路上,就见一支长安士人组成的义兵队伍向东开拔。</p>
领头的是王粲,王粲骑着高大黑驴,这黑驴子健壮,比杜畿的驽马还要高三分。</p>
两人见礼,在路边聊天。</p>
王粲就问:“先生可知弘农战事?”</p>
“不知,但我有函谷天险,如今之函谷不利于大军行进,以我观之,曹军会被甘将军挡在陕津以东。”</p>
杜畿神态沉稳,语态自信:“大司马明知曹操迁入河洛,却前往河西经营西垂之事,说明大司马已有应对之策。我以为,长安大学生止步于潼关即可,不应深入弘农,以免干扰甘将军。”</p>
王粲微微皱眉,就说:“我也是如此做想,长安大学生乃大司马心血,负有众望。若赴险地,虽能激励吏士,但也是明珠暗投。若有折损,坏的是未来基业。”</p>
随即王粲就问:“先生乃关中大儒,受吏民爱戴,可否同赴潼关,以应幕府所需。”</p>
杜畿听了扭头看一眼驰道上结伴行进的大学生,摇头:“某负罪之人,不敢叨扰。”</p>
“那先生珍重。”</p>
王粲也不再规劝,拱手施礼,杜畿也在马上回礼。</p>
一人轻踹马肚子,另一个顶胯蹭了蹭驴背,就这么错身而过。</p>
(本章完)</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