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相黄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05章 宗室坑宗室,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无相黄叶,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勤炼今年也不过四十多岁,养的白白胖胖,一张标准的大圆脸。</p>
王文龙想起之前见到万历皇帝的脸也挺圆的,福王朱常洵更是十几岁就胖的不成人样,再想道以前网上看到的历代明代皇帝画像,王文龙感觉老朱家的基因里似乎携带着大圆脸的特质。</p>
朱勤炼一见王文龙便笑道:“我在家时也常读建阳先生的《尚书古文疏证》,那是近几年研究尚书的上上之品了。”</p>
王文龙谦虚道:“不敢当将军厚爱。”</p>
周王府一系的宗室子弟受到的教育还比较端正,像朱勤炼这些人是愿意读儒家书籍的,但是因为朱勤炼他们没有希望考科举,所以读书只是为了明理,努力方向和普通的生员不同,在科举考场上,他们的学问发挥不出来。</p>
朱勤炼和王文龙坐下,仆人端上茶来,朱勤炼笑道:“建阳前天在会上所讲的削藩停禄之论可是吓坏了不少人呀。”</p>
王文龙耸耸肩膀:“是我冒昧了。”</p>
朱勤炼笑起来:“禄米停不停又不是建阳说的算,你只不过是指出一条明路,若有人为此而记恨你,那实在也太不知好坏。”</p>
“多谢将军能如此想。”王文龙说道。</p>
“只希望此事不要被建阳言中就好。”朱勤炼端着茶杯叹息一声。朱载堉提出宗室科举,然而朱载堉在父亲涉及郑藩之乱被圈禁后就搬到父亲的圈禁地陪伴父亲生活,等到朱载堉名声响亮,更是被万历皇帝所赏识,准许他离开藩地进入京城生活。导致朱载堉对于宗室这些人的认识极为缺乏。</p>
朱载堉以为向万历提出准许宗室科举就能给宗室一条路,朱勤炼却是对于宗室之人是什么样的性格摸得门清,他根本不觉得准许宗室科举能够给宗室带来多大改变。</p>
如果大明真的有一天开始减少宗室支出,这些宗室只怕要饿死……</p>
王文龙回答道:“虽说我不敢猜测圣上是怎么想的,但只要计算宗室人口,就知道宗室支出肯定无法稳定发下去了。”</p>
“我也明白,是以才忧心忡忡。”朱勤炼也很无奈,从公心出发,他也知道大明的宗室对于国家非但没有多少好处,相反带来的坏处还更多,然而从个人角度讲,他又不希望自己在河南的亲朋好友落到生活无着的命运。</p>
朱元璋定下的政策虽然没有起到他预想中宗室守国家的效果,但却实在让一藩宗室之内形成了很紧密的关系,大家休戚与共。</p>
当大明要灭亡的时候,满天下这么多王爷,却没有一只能够成功领导起义军重建大明朝廷,反倒是分裂成不同阵营为了争夺南明王位而闹起内哄。但是在自己的宗室之中,大家却都有牺牲精神。</p>
楚王案中为了保护同为楚藩宗室的其他人,不就是一堆带头闹事的宗室主动站出来接受终身圈禁或是砍头的罪责吗?</p>
朱元璋想要让这些宗室去守护整个朱勤炼家,最后这几十万人却是各自都想守护自己的小家,说起来也是非常无奈了。</p>
王文龙劝道:“将军若想保全周藩,何不在出钱一事上主动承担些责任,圣上心中都明白的。”</p>
朱勤炼看了王文龙一眼,点头说:“就是不知圣上需要多少数额?”</p>
“这个……我要去通知邹公公来谈。”王文龙有些意外朱勤炼回答的如此干脆,看来在朱勤炼眼中只有保全周王宗室最重要,如果能给万历皇帝留个好印象,他不在乎把其他各支宗室给坑进去。也是,如今大明宗室已经接近十万人,这么大的家族内,当然是保存自己这一脉的亲人最重要,至于其他几万人自己见都没见过,哪来的什么人情啊?</p>
王文龙回去就派人去京城通知邹义,下午邹公公就赶到了清华园。</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