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息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3章 错了也不改,娘子,请息怒,娘子息怒,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213章 错了也不改</p>

和乐楼坐落在东华门外景明坊,是一个由五座四层高砖木建筑组成的建筑群。</p>

每栋之间,层层有飞桥栏杆相连,明里暗里互通,乃东京城内数一数二的豪奢去处。</p>

二月十四。</p>

《大齐七曜刊》主编汪敬饶携同僚十几人,前来和乐楼赴宴。</p>

午时初,一众人穿过气派豪华的挑高大堂,在小厮引领下登上三层雅间。</p>

凭窗远望,市坊如棋盘,行人如蝼蚁,让人生出一股一览众山小的豪迈。</p>

“汪兄,今日托您的福了.”</p>

副主编邹正道朝站在身旁眺望的汪敬饶恭维道。</p>

虽然七曜刊的办公处离和乐楼只隔三道街,但众人多是头一回来此吃喝。</p>

七曜刊普通小编每月月俸两贯,前段时间还因礼部停了拨款,欠发了两月的俸禄。</p>

可这和乐楼最便宜的一台席面也要两贯起步,挂着名家字画、摆着官窑汝瓷的雅间,你不花够五贯都不好意思会账。</p>

同样首次进入和乐楼雅间的汪敬饶,左右扫量屋内布置,矜持道:“呵呵,待会我那师弟柳川先生来了,我好给你引荐一番.”</p>

汪敬饶曾短暂跟随陈景安族伯学习过,勉强能和后者称为同门。</p>

陈探花出身世家、素有才名。这样的人,不嫌弃他这个声名不显的白身师兄,甚至主动送帖要请他和同僚来和乐楼这种地方吃饭,怎能不让汪敬饶不生出几分骄傲。</p>

少倾,陈景安带着一名留有八字须、身穿湖绿铜钱纹长衫的中年走进雅间。</p>

屋内登时一阵骚动。</p>

“久仰先生大名,今日终得一见,三生有幸啊!”</p>

“柳川先生,别来无恙啊!”</p>

“先生,请坐上首!”</p>

笑容可掬的陈景安作了团揖,这才上前走到汪敬饶身前,亲热道:“师兄!颍川一别,转眼已近十载,遥想当年咱们同窗苦读,叫人不胜唏嘘啊!如今,咱们也老喽”</p>

一声‘师兄’把汪敬饶喊的骨头都轻了几两,再由陈景安的话里想到自己蹉跎多年,不禁动了情,眼眶泛红。</p>

你看看,这就是世家子的风范!即便我如今混的不咋样,人家依旧对咱情真意切!</p>

寒暄一阵,分主宾落座。</p>

那留有八字须的面生中年男人,挨着陈景安坐了下来。</p>

众人对他的身份分外好奇,席间不住悄悄打量,吃了三五杯酒后,气氛愈发融洽,汪敬饶终于忍不住问了一句,“师弟,这位先生是.”</p>

“哦!怨我怨我,忘记为诸位介绍了,这位是四海商行驻京城分行的胡掌柜”</p>

陈景安话音落,胡掌柜赶忙笑眯眯的起身敬酒道:“小人敬诸位先生一杯。”</p>

“.”</p>

本来热络的气氛微微一滞。</p>

咱们文人清谈的酒席,怎混进来一名浑身铜臭的商贾啊!</p>

大煞风景,大煞风景!</p>

站在原处的胡掌柜依旧保持着灿烂笑容,但席间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没一人回应。</p>

稍稍尴尬。</p>

最终,却是邹正道心想,人好歹是柳川先生带来的,怎也给几分面子。</p>

随即端杯,遥遥回应一下。</p>

有了他的带动,其他人这才敷衍一般,举了举杯子。</p>

胡掌柜也不在意,呵呵一笑饮了杯中酒,坐了回去。</p>

陈景安恍若未觉,兀自悠然道:“报纸一道,可刊载消息、传朝廷政令于四方,可教化百姓、广宣圣人之言,可增长见识、使我辈士人足不出户知悉千里”</p>

汪敬饶等人一愣,不明白柳川先生为何忽然说起了报纸。</p>

但作为该行从业人员,他的话迅速迎来一番热切符合。</p>

“啊,对对对!”</p>

“先生所言极是!”</p>

“哎!礼部诸公若有先生这等见识,我七曜刊何至困顿如此!”</p>

如同声援一般的话,也引来一两句‘礼部无眼’的小声抱怨。</p>

陈景安淡然一笑,又道:“我家胞兄在地方任职,曾在当地扶持了《今日头条》,这份报纸,大家听说过吧?”</p>

“哦?原来那头条竟和柳川先生的兄长有这等渊源。”</p>

头条发行量大,覆盖地方广,是为行业翘楚,汪敬饶等人自然知晓。</p>

陈景安笑着点点头,接着道:“家兄有感报纸虽好,却经营不易,特命当地四海商行等义商组建成立一家民间机构,名为‘报业发展促进基金会’.”</p>

“师弟,鸡金会是做甚的?”</p>

这劳什子会,一听就和自己眼下所做之事有关系,汪敬饶不由来了兴致。</p>

“便是字面意思,促进报业发展。”</p>

“如何促进法?”</p>

“基金会下设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报纸发展、改善办公环境、促进各地同行交流,除此外,还设有‘为民发声奖’、‘公平正义奖’.”</p>

说到此处,陈景安笑着看向了胡掌柜,由后者继续讲解道:“以桐山头条为例,基金会去年补贴头条公房装修款项三百贯,子女入学补贴二百贯、冬日取暖炭补二百贯、外出采编鞋脚钱一百贯。去年十一月,有报社记者揭露公人欺压客商,获得‘为民发声奖’.”</p>

“好!好一个为民发声奖,为生民疾苦奔走,正是我辈责任!”</p>

邹正道一拍桌子激动道,随后仿似随意的问了一句,“那‘为民发声奖’.”</p>

胡掌柜一眼看出他想问啥,却作和善一笑,伸出一指,道:“奖金千贯!”</p>

“天爷!”</p>

“我奶奶的好孙子!”</p>

“嘶~”</p>

雅间内顿时响起一阵倒吸气的声响。</p>

众人心里都有一本账,方才那胡掌柜说的什么装修钱、子女入学补贴、取暖费、鞋脚钱,几项相加就有八百贯了!</p>

七曜刊上下拢共也才二十来人,按人头分每人每年也有好几十贯!</p>

更别说那甚的‘发声奖’、‘正义奖’之类的。</p>

得一次,直接进入小康生活!</p>

这‘促进报业发展基金会’,莫不是送财童子?</p>

一屋人眼巴巴望向了陈景安,不约而同想到,基金会是柳川先生的胞兄牵头组建的,若有先生牵线,咱七曜刊也该能获得‘扶持’吧。</p>

陈景安露出一抹儒雅笑容,轻捋短须后,抬手指向了胡掌柜,“这位胡掌柜兼任基金会理事,负责基金会在京畿地区的运作。”</p>

“.”</p>

“.”</p>

雅间内又一次安静下来,甚至有点尴尬。</p>

刚才人家敬酒时,大家可算不得给人面子</p>

同时也有人内心吐槽道:扶持咱士人报纸的基金会,怎让商贾做了管事。</p>

全然忘了,人家是金主</p>

面面相觑中,最终由邹正道开了口,“胡先生,咱这七曜刊也能获得基金会扶持?”</p>

“自然,蔡州陈同知说过,大齐士人是为一体。柳川先生今日带我来,就是为了贯彻基金会服务大齐报业的宗旨啊。”</p>

胡掌柜话音刚落,七曜刊众人顿时喜形于色。</p>

“啊呀!大善!”</p>

“柳川先生,吾等谢过”</p>

只不过,道谢的话却都是说给陈景安的。</p>

似乎胡掌柜一介商贾身份,没资格听他们一声谢一般。</p>

倒是邹正道寻了个机会,端着酒杯坐到了胡掌柜身旁,细细询问起,获得基金会扶持,需要哪些条件。</p>

其乐融融间,陈景安不由想起了陈初的话舆论掌控,未必需要他们都替我们说话,只要我们能掌握正邪的评判标准就行了。</p>

所谓扶持,只是让他们端了咱们的饭碗。</p>

而听起来自带正气的‘发声奖’、‘正义奖’,才是那块丢出去肥肉。</p>

奖金颁给谁、为谁扬名、谁可以名利双收,就看谁的尾巴摇的欢实了。</p>

同在此日,晨间陈初带着陈瑾瑜、铁胆来到枣园街,让两人陪太奶奶、并一帮孩童去街市上买些成衣,好换下破烂衣裳。</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女生耽美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