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小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章 船队,小族长的奋斗,清河小子,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既然老国王主动说要送他一些玉米,张恪便暂且放下玉米的事儿来,免得表现得太急切了,让对方起疑心。淡定的坐下来,与对方一起吃东西。虽然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名贵海鲜,不过,最近以来,这玩意儿吃得太多了,张恪还真有点儿腻味了。于是,他便拿起一根玉米,直接捧着啃起来,还别说,又香又甜的,是记忆中的那个味道。倒是老国王见他这么自然地吃起玉米,看着竟然不像是第一次吃的样子,不由得有些奇怪:莫非这个年轻的人朝官员以前吃过金豆子?可是据他从汪大渊等人处了解到的信息,人朝并没有这种农作物的,当年他们一开始时,连怎么吃它,都是他亲自教的了。</p>
当红鸦将老国王的疑惑,向张恪询问时,张恪为免对方起疑,便道:“许多年前,家里曾经从一个海商那里买过一些,因为这东西颜色金灿灿的,透着稀罕劲儿,所以我印象很深。”</p>
众人闻言,倒是不疑有它。这东西在海外之地倒是不乏有人种植,若是有海商曾经将其带回人朝,倒是说的过去的。虽然,比起其它的东西,这玩意儿的贸易价值不高,很少有人出一次海,会带这个回去的。但毕竟算得上是个稀罕物,它金灿灿的样子也算夺人眼球,因此张恪的说辞倒是不无可能的。不过,这左右不过是件小事情,众人便随即略过这事儿不提。在场的人中,除了张恪,其实没有人会太在意玉米的事情。因为人们很容易就会忽略掉身边那些普通而又常见的事物。但张恪是知道,一种高产作物的存在,对于国家和百姓的意义的。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无论到了什么时代,那都是真香定律。在另一个时空,当玉米被引进中国后,尽管它并不能改变水稻和小麦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但作为一种易种,易储的粗粮,他却在一些荒年里,成为了救命粮。而在清朝人口爆增的过程中,玉米及蕃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及广泛种植也起了非常大的助推作用。可以说,玉米的出现,深刻的影响了国家和社会的面貌,说它改变了历史,也不为过。</p>
吃过饭,就已经入夜了。今日倒是不适合再举行谈判了,经双方商定,决定明日再开始正式商谈。国王吩咐红石红鸦好好招待张恪等人后,便自行离开了。此后,张恪决定晚上重新回到自己的船上去住。毕竟是在别人的地盘上,该有的小心谨慎还是不能放松下来的,因而当红石邀请张恪晚间住在岛上时,张恪最终还是礼貌的拒绝了。红石自然也明白对方的顾虑,因而倒也不多劝。不过,目前双方的关系虽然还谈不上亲密,但也算是气氛友好的,所以,红民人对于张恪及他们那艘船上的人并没有提出什么行动上的限制。但为了表示尊重,张恪他们并没有四处乱逛,只是偶尔下船在码头周边走一走,避免产生误会。</p>
临上船前,张恪看着汪波,想了想后,笑道:“汪先生,有没有时间,大家聊一聊呢?”</p>
汪波闻言,倒是正中下怀的,只是……。红石见状,却是主动道:“在下还有些事,就先告辞了,咱们明日见。”说完和红鸦一起施了个礼,便转身离开了。</p>
张恪和汪波相视一笑,张恪吩咐其他人先回船上去,他自己则和汪波慢慢的走在海边的沙滩上,边走边交谈。之所以,没有回船上去,也是做给红民人看的,免得让人觉得他们在干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p>
“汪先生,故乡还有什么亲人吗?”</p>
“先父有一些堂兄弟,具体现在如何,就不太清楚了。先母那一边,也应该有些人,不过她过逝的早,之后联系不多,具体的情况,我也不太知道。”</p>
“嗯。对于朝廷的招降,你或者你们这些来自于大陆的人是怎儿看的?”</p>
“不瞒张大人,二十多年了,当初出发时的三千多人变成了现今不到一千人,剩下来的这些人当中大部分还都与红民国联姻并有了孩子。当初他们还都是年轻人,如今却都已经年近半百,这其中也包括了我。对于是否回到大陆去,不说其他人,就说我自己,也是感觉很困扰的。”</p>
“可以理解,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啊。在这里,我先跟你表个态,也请你代为向他们转达一下:对于你们是否回到大陆上,朝廷是采取开放的态度的,也就是说你们完全可以自由选择。若愿意回去,朝廷会想办法妥善安排;若是想要继续留在这里生活,我们也会予以尊重。”</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