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火逸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1章,完蛋!陛下这是要白嫖我!,火逸仙,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林小风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笑容中蕴含着一种深邃的计谋与不可言喻的威严,他淡淡地说道:“把那些旗人统统解决了,剩下的若还想活命,你们自己看着办吧。”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p>
说起那些建奴的军队,其构成宛如一幅错综复杂的画卷,大体上分为四大块:满族的八旗,他们骁勇善战,是建奴的核心力量;蒙古的八旗,他们虽为外族,却因利益纠葛与建奴捆绑在一起;汉人的八旗,他们或因被迫,或因野心,成为了建奴的一部分;还有那些外藩蒙古的部众,他们虽名义上臣服,实则心怀鬼胎。这些人里头,对建奴的忠心其实没那么坚定,要是能想办法策反他们中的一两个,那无疑是大大的好事。</p>
这世道,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蒙古人也不例外。林小风心中暗自思量,将来北伐之时,说不定还能多诱些蒙古人投靠到大明这边来,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p>
李邦华一听,连忙点头应道:“臣等定当谨遵陛下圣旨!”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坚定与敬畏,仿佛林小风的每一个字都是不可动摇的天命。</p>
“陛下,多铎那小子还在居庸关外头闹腾呢,内阁的意思是让黄得功将军留在京城,这样进可以攻打多铎,退可以守卫京城,以防不测。”话音刚落,乾清宫里又响起了李邦华那略显急促的声音,似乎对当前的局势充满了忧虑。</p>
林小风转头看向内阁的其他大臣,他们的面容或凝重,或沉思,他问道:“诸位爱卿也都是这个意思吗?”他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威严。</p>
“是的,陛下。”众人齐声答道,声音虽齐,却也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犹豫。</p>
林小风沉吟了一会儿,重新坐回那张雕龙画凤的椅子上,目光深邃地望向窗外。窗外,紫禁城的红墙金瓦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庄重,却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孤寂。</p>
李邦华的建议,确实有道理。京城的兵力,用来进攻可能不够,但防守却是绰绰有余的。然而,林小风心中却有一丝隐忧,万一多尔衮那边战败的消息传到多铎耳朵里,他可能会放弃宣府,改从多尔衮入关的地方,或者更东边的青山关、喜峰口入关,那京城就又要危险了。而现在,黄得功正和李自成在大名府对峙,京城这边就只能靠蒋太微和吴三桂的军队了。</p>
难啊!可要是把黄得功留在京城,大名府岂不是拱手让人了?李自成得了大名府,势力肯定会更加壮大,这对大明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而南边,还有张献忠这个麻烦,他如同一只狡滑的狐狸,时刻准备着给大明致命一击。</p>
林小风穿越到这大明已经三个月了,有时候真是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这三个月来,他见证了太多的生死离别,太多的权谋斗争,让他不禁有些疲惫。然而,他知道,他不能倒下,因为他是大明的皇帝,是大明亿万百姓的希望。</p>
想了想,林小风缓缓摇了摇头,将心中的疲惫与忧虑暂时压下,说道:“给黄得功两天时间休整,然后让他火速赶往大名府,去救赵王、周王还有那里的百姓。”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是给黄得功,也是给自己打气。</p>
“同时,让辎重兵和运粮的商队先出发,黄得功他们轻装上阵,快速前进。”林小风继续吩咐道,他的每一个决定都显得那么果断而明智。</p>
“为了鼓舞士气,必须及时论功行赏。我命令户部和兵部在半个月内完成赏银和抚恤金的发放。”林小风知道,士气是军队的灵魂,只有让士兵们感受到朝廷的关怀与奖赏,他们才会更加勇敢地战斗。</p>
“阵亡将士的名单要尽快交到工部去,忠烈祠已经建好了,就差刻碑铭了。”林小风的话语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哀伤,他知道,每一场战争都会有无数的生命逝去,而那些英勇牺牲的将士们,值得被永远铭记。</p>
“至于多铎嘛……”林小风稍微停顿了一下,目光中闪过一丝狡黠,“调派京城的一千精兵去居庸关,进行攻城演练,声势一定要大,让多铎误以为多尔衮那边还没败!”他的计划既大胆又巧妙,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智谋。</p>
李邦华一听,愣了一下,然后小心翼翼地问:“陛下,多铎真的会相信吗?”他的语气中充满了疑惑与担忧。</p>
林小风一脸自信地说:“咳,不管多铎信不信,反正我自己是信的!”他的笑容中带着一种莫名的自信与坚定,仿佛他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p>
多铎信不信?林小风心里也没底。但他不怕多铎攻打京城。自从上次募兵以来,京城的百姓守城的能力已经很强了。甚至有些人还盼着多铎快点来呢,好让他们有机会领朝廷的守城赏银。他们知道,只要坚守城池,就能获得丰厚的奖赏,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诱惑。</p>
想要攻破京城的坚固城墙?那简直是难如登天!林小风心中暗自思量,京城的城墙高大坚固,易守难攻,即使是建奴的军队也难以轻易攻破。</p>
然而,林小风最担心的还是建奴不攻城,而是采用游击战术。这对大明来说才是最致命的伤害。建奴屡次入关,烧杀抢掠,百姓的财物损失还算小的,更重要的是朝廷的秩序被搞得一团糟。他们每来一次,地方上的治理就要被摧毁一次!这使得大明的地方治理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之中。</p>
君臣几人又商量了一会儿,邵师韩、成庆华、缪一奎等人行礼告退。只有李邦华还留在原地,他似乎还有话要说。</p>
“李阁老还有什么事吗?”林小风问道,他的目光中透露出一种询问与期待。</p>
“陛下,四月上旬的时候,您让锦衣卫和东厂给百官发放了家产申报单,让他们自报家产以备查核。您还记得吗?”李邦华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与犹豫。</p>
林小风点了点头,这是他推行的一项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目的是为了防止贪腐。然而,当时只是发了清单,还没来得及核查。</p>
“臣私下里打听了一下,京城的千余名官员中,填报家产的人连一成都不到。那些没填的人还扬言说,如果东厂和锦衣卫敢去搜他们的家,他们就辞官回乡。”李邦华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与愤慨,他似乎对那些官员的行为感到十分不满。</p>
“他们还说了什么?”林小风皱着眉头问,他的心中已经涌起了一股不祥的预感。</p>
“他们说……他们是大明朝的臣子,享有应有的尊严。”李邦华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苦涩与嘲讽,他似乎对那些官员的言论感到十分讽刺。</p>
林小风沉默了,他低头陷入了深思。自从穿越到大明以来,他就明白真正的敌人不是辽东的建奴,也不是漠北的蒙古人,更不是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些流寇。而是那些士绅地主阶层。他们的势力庞大到足以与皇权抗衡,这使得大明的政治局势变得异常复杂与微妙。</p>
先秦时期有诸侯争霸,汉唐时期有门阀世家,宋朝以后士绅地主逐渐成为了地方治理的重要力量。朝廷也默许了他们的存在以维持基层的秩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势力逐渐膨胀,成为了大明政治中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p>
为官者终究有退休的一天,他们怎么可能不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打算呢?又有几人能像张居正那样一心为国而不顾自身呢?林小风心中暗自思量,他知道,士绅地主阶层的问题已经逐渐显现出来了,这是大明政治中的一大隐患。</p>
李自成和建奴虽然暂时被赶走了,但士绅地主阶层的问题却依然存在。林小风感到头痛欲裂,他必须完善朝制、铲除贪腐、抑制土地兼并,同时还要兼顾各方的利益。这简直太难了!他仿佛被一张无形的网束缚住,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p>
变法改革必须调和这三者之间的矛盾才能持久下去。否则,即使采用铁腕手段也难以逃脱失败的命运。林小风深知这一点,他明白,要想成功推行变法改革,就必须找到一种能够平衡各方利益的方法。</p>
然而,这谈何容易?林小风反复思量,头痛得更加厉害了。他仿佛陷入了一个无解的困境之中,每一步都充满了荆棘与坎坷。最终,他摇了摇头,走出了乾清宫。外面的天空阴沉沉的,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雨。林小风知道,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挑战要面对。但他也明白,只有坚持下去,才能找到那条通往光明的道路。</p>
乾清宫外,阳光如织,金色的光辉洒满了青石铺就的地面,映得一群穿着鲜艳官服的宦官忙碌的身影更加鲜明。他们手里的扫帚、抹布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仿佛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舞蹈,将院子打扫得一尘不染。这些宦官,皆隶属于直殿监,是皇宫中负责各大殿和走廊清洁的环卫工人,他们的存在,让这座庞大的宫殿始终保持着一份难得的整洁与肃穆。</p>
此时,林小风缓缓步出,他身穿一袭明黄色的龙袍,衣袂随风轻扬,步履间透露出一种不凡的气度。他一出现,那些正忙碌的宦官们立刻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如同被风拂过的麦田,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头低垂,连大气都不敢喘,生怕有任何闪失触怒了这位至高无上的君主。</p>
林小风走到最前面那个宦官面前,他的目光温和而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你叫什么名字啊?”他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威严。那宦官一听,身子不由自主地一颤,如同秋日里的一片落叶,连忙回答道:“回皇爷,奴婢叫田雨,给皇爷请安了。”</p>
林小风的脸色依旧平和,他继续问道:“你是怎么进宫来的呢?”田雨低着头,声音微微颤抖,似乎每一个字都承载着他沉重的人生:“奴婢家里穷,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才进宫来伺候皇上。”</p>
林小风的目光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同情,他又问:“那你家里都有些什么人啊?”田雨咽了口唾沫,声音里带着几分苦涩:“奴婢是山东滨州人,家里有爹娘和一个弟弟。十二年前的夏天,奴婢就被选进了直殿监,一直到现在。”</p>
林小风听了,微微有些惊讶,眉头轻轻一挑:“你家原来有十五亩地啊?”田雨一听,急忙解释,声音里满是惶恐:“是的,皇爷,奴婢说的都是真的。”</p>
林小风笑了笑,那笑容里藏着几分复杂:“朕不是不信你,只是奇怪,十五亩地应该够你们一家四口吃的了,怎么还会穷到进宫来呢?是不是因为朝廷多收了税啊?”</p>
一提到税,田雨的脸色就更加难看了,他吞吞吐吐,仿佛每一个字都重若千斤:“其实……其实朝廷多收的税也不是很多,只是比以前多了一倍半。但是官府又经常加税,还把粮食折成银子卖得很便宜,奴婢家里实在补不上这个窟窿,才不得不进宫来。”</p>
站在旁边的郭天阳,一脸冷峻,见状立刻板起脸来,大声喝道:“大胆!皇爷问你话,你竟敢隐瞒!来人,把他拖出去打板子!”他的声音如同冬日里的寒风,让人心生畏惧。</p>
田雨一听,吓得魂飞魄散,连忙磕头如捣蒜,额头上的汗水与泪水交织在一起:“奴婢说,奴婢说!求皇爷开恩!”他一边磕头一边把家里的情况和朝廷的苛捐杂税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p>
林小风听完,眉头紧锁,心里暗潮涌动。这不就是寅吃卯粮吗?难怪老百姓要造反,都是朝廷逼的!表面上只增加了三饷(辽饷、剿饷、练饷),实际上老百姓的负担重得不知道有多少倍!这种苛捐杂税,简直是无孔不入啊!</p>
想到这里,林小风狠狠地瞪了郭天阳一眼,那眼神中既有责备也有无奈,转身就走,留下了一地的阳光和跪伏的宦官。田雨见林小风走了,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他拽着郭天阳的衣角,声音里带着几分乞求:“郭公公,我是不是说错话了?”</p>
郭天阳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冷笑:“我也不知道。但你的话可能会让很多人掉脑袋。”田雨一听这话,吓得脸色苍白如纸,仿佛瞬间被抽走了所有的血色。郭天阳冷笑一声,甩手而去,留下一句冰冷的话语:“你能得到皇爷的垂询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以后还是安分守己吧,别多嘴。”说完就急匆匆地跟着林小风走了,留下田雨一人在原地,心中五味杂陈。</p>
第二天清晨,皇极殿内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传来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林小风没有直接提及赋税的事情,而是按照李邦华的建议,开始讨论起那些为朝廷尽忠却没有得到应有封赏的人。其中,就提到了前陕西三边总督孙传庭。他坚守潼关,最后兵败身死,连遗体都没能找到,只留下了失踪的传说,让人唏嘘不已。</p>
经过一番详尽的调查,得知孙传庭在潼关城破时,为了不落入敌人之手,挥刀跃马冲入敌群,英勇牺牲,遗体也被敌人焚烧了。林小风听后,深感悲痛,他决定追封孙传庭,以表彰他的功绩,让这位忠臣的英名得以流传后世。</p>
满朝文武大臣都纷纷附和,表示赞同。林小风看着众臣,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缓缓说道:“孙传庭虽然是个文臣,但却有着武将的才华和勇气。他忠诚勇敢,出类拔萃,是个真正的忠臣义士。朕为他感到自豪,也为他的牺牲感到悲痛。”</p>
然而,也有人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孙传庭其实不必以死明志,他可以选择退守其他城池,以时间换空间,或许还能改写历史。但可惜的是,林小风的性格和决策最终逼得孙传庭走上了绝路,这也成为了林小风心中永远的痛。</p>
在追封孙传庭的问题上,大臣们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经过商议,决定追封孙传庭为“忠武”,这是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林小风虽然没有直接表态,但他对李邦华等人的意见表示了默许和支持,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p>
这场关于孙传庭的追封讨论,不仅展现了明朝末年复杂的政治局势,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忠臣义士的崇敬和缅怀之情。而林小风作为皇帝,虽然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他的每一个决策都需谨慎再谨慎,因为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命运。</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